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母校的凤凰涅槃

2025-02-25 09:00 阅读量:3k+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作者上大学前在河南西华县农场留影

莘莘学子寒窗苦,想起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不为别的,因为这届毕业生再无缘于大礼堂前照那张能让人回忆一辈子的大学毕业照。从《作家文摘》等媒体里看到那漫天烈火中倒下的国宝级文物建筑,心里痛心疾首,烈火烧掉的不仅是一座百年建筑,更是百年河南大学的精神象征,此事虽已过去了良久,仍在震惊着开封,震惊着河南,尤其是让来自海内外的“河大”人为母校今年这场大火震惊不已。

这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总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设计独具匠心,下有高大广阔的台基,中有厚重青砖墙的屋身,上有重檐歇山组合大屋顶。青灰筒板瓦组成的礼堂大顶。周边四角挑起,高低错落有致;屋脊上形态各异的脊兽;屋檐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雕绘在垂花柱、雀替和挂落处,使得整栋建筑物显得雕梁绣户,让百年大礼堂典雅而气韵生动。

我最近一次回母校是在新冠疫情后的2021年春,时任校党委卢书记不但为我这个“著名校友”(1975年毕业的首届外语学院工农兵学员)组织了外语学院为主的师生特别欢迎座谈会,还拉着我到大礼堂前合影留念,幸好有了这张绝版的大礼堂照。照完相我三步并两步跨进大礼堂,眼睛环视着这熟悉的舞台,脑海里闪现出半个世纪前当学生时在这里的一幕又一幕——

我人生中参加的第一场大报告会就是在这能容纳两千五百人的大礼堂里,也是平生第一次置身河南大学开封明伦校区大礼堂。

1962年,我被当市委书记的父亲万里送去下乡劳动锻炼,在河南黄泛区农场耕耘10个春秋。下乡不久,周恩来总理知道后在首都应届中学生毕业代表大会上称我为干部子弟下乡的典型,其录音在全国的中学和高校播放。1963年9月,《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以“市委书记的儿子参加农业劳动”报道了我下乡务农。打那以后各地络绎不绝地请我这个知青去做报告,开封是近水楼台。记得1964年夏天,我正在地里干活,一身水一身泥,农场领导领着开封市委宣传部的负责人,直接把我从劳作中叫出来,惊喜中钻进汽车直奔开封的河南大学。晒得黝黑的知青高中生就这样被曲校长请上了这座大礼堂的主席台。我望着台下不太整齐的条椅上坐满了的大学生,还有不少银发教授,也有几位金黄头发的外语教授。我心中忐忑,是曲校长递上一杯热茶温暖镇定了我:“不着急,慢慢说吧!”这让我放开心扉地讲——如何在无电灯、无自来水,身居草顶泥屋的生活。每天鸡叫起床就进行艰苦无比的田间劳作。如何在暴风雨中遭遇墙倒屋塌,竟脱口全文背诵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说我的这场现场报告,还间接促成了我的英语老师、美籍华裔吴雪莉教授长子黄礼民去下乡。吴教授的英文名字叫Shirley·Wood,她13岁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产生强烈好奇。1945年,吴雪莉与中国特派留学生黄元波相爱并结为夫妻。第二年,随着丈夫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我们开封外语学院的英语教授。前两年我还为她的九十大寿特书丹青一幅,2022年吴教授病逝于开封。

学校大礼堂给百年的师生们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外形轮廓呈“凸”字形,大玻璃窗像两个老虎的眼睛永远瞪着前方,三扇雕花大门格外古朴雅致,越走近它就越觉得高大巍峨,我们又是多么的渺小无知。大礼堂过去全称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破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落成,一举成为河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已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群文物。

1974年,英文系全体师生合影于大礼堂前,前排右1为班长万伯翱

在大礼堂做报告八年后,我竟做梦般能从农田间考入这所大学殿堂,1972年我作为河南省首批工农兵大学生就读外语系。入校时,先前一步报到的学生和老师们敲锣打鼓列两厢欢迎。停课几年的教师员工们抢着接过我们的洗脸盆和铺盖卷,他们对新来的工农兵大学生是心有余悸。等师生们慢慢熟悉起来后经常笑呵呵地说“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说实话,我们这批学生还是从内心把老师当敬爱的师长,从来没有当什么“战友”来对待,因为我非常渴望从老师手里学习到知识才能去建设好祖国。

本文作者毕业后任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副政委

上学期间,大礼堂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殿堂,在这里听校长和校内外老师们训教,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汇报演出。我也常走上舞台演出过好几出剧目呢。校革委会让系里出节目,系里人才比较全,从导演到编剧、演员都是一水的外语系师生。比如,在20多分钟的英语朗诵剧中我本色出演农民形象,来自洛阳拖拉机厂的女学生演工人形象,而来自部队的学员就出演解放军了。我还参与了刘炳善教授创作的英文剧本《刘胡兰》,虽然当时我英文基础差,但从剧情到舞台艺术的角度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都被老师采纳了。我还饰演了蒋军大胡子营长,满嘴激烈地用英文和英雄刘胡兰进行着表演,把反面人物的无耻塑造的淋漓尽致,一下子衬托出刘胡兰的英雄和伟岸,引来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取得了极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刘炳善老师很有才华,能用英文写小说并获头奖,编写成中国首部《莎士比亚文学大辞典》。颇具绅士派头的他,四十多岁还未成家。改革开放后结婚成家,并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教授楼,家里是书山稿海,书房的小通道仅能放张小桌子。

进入学校的第二年,我也为大礼堂添砖加瓦。当时,总后勤处黄处长恭敬地找到我,说礼堂这几年在武斗中损坏了不少桌椅,想请我帮忙和他一起到北京找市革委会领导,为大礼堂购置一批折叠木椅。暑假我们乘硬座火车找到北郊木材厂崔书记,订购了金黄色的椅子,此事受到几代师生的表扬并传为一段佳话。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工作岗位,也时常利用出差机会回母校看看,续写了我和河大的缘分,比如我的文章入选了学校的文选,校方竞聘我为“文学院”客座教授,图书馆收藏我的文学著作等等这些美好的瞬间,很多都是在大礼堂内外举行仪式。另外从学校走出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也都在返校时来大礼堂做报告,像著名建筑师杨廷宝,黄埔军校一期学员、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侯镜如,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人民音乐家马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教授等等,河南大学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和省部级干部,他们都成为了国之栋梁。

如今大礼堂已成历史。校领导在电话里颇为痛心地告诉我,大火是由于夏天电线线路老化在高温下自燃,万幸的是由于消防抢救及时保护了礼堂的砖石基础架构,烧毁的仅是木质结构中的华盖部分。他止住哽咽坚定不移地跟我说:“我们力争一年内完成修复,并做到修旧如旧。届时邀请学长您前往礼堂观看。”我作为一名河南大学的学子,盼望着大礼堂很快重现校园,成为东京汴梁城涅槃烈火中飞出的那只金凤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母校的凤凰涅槃》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