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跨越3600公里 镜头记录中国救援队彻夜奔赴缅甸震区

2025-03-31 01:24 阅读量:4.9万+

华人号:华侨视野

央视网消息:中国救援队3月29日从北京出发赶往震区,飞行3600多公里后,救援队抵达仰光。随行的总台记者记录下了从北京到缅甸的一路奔忙。

在首都国际机场的专机楼,大家可以看到,记者身后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集结,手边就是这一次即将带往缅甸的通讯设备.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大家传来缅甸前方的最新消息,记者携带这次也是带了多套卫星通讯装备。

为了给灾区徒步行进做好准备,队员们很少拉手提箱,重量达50多斤的背囊成了大家的标配。知道缅甸当地可能手机信号不好,队员们在飞机上刚刚安顿下来,就赶紧先跟家人通起了电话。电话那头的儿子对于爸爸此行救援的远途并没有多少概念,只是一个劲儿地问着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唯有妻子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注意安全。接受采访的中国救援队队员表示。这是第二次出国救援,第一次是在莫桑比克,这一次挑战性还是很大的。人员的死亡也在持续上涨,这也是救援人员最担心的事情。

飞机降落在仰光国际机场,虽然还没有下飞机,但是缅甸方面的工作人员包括民众已经在飞机下迎接了。他们手中拿着缅甸和中国的国旗,摇动的是一份浓浓的胞波情谊。

飞行3600多公里后,救援队抵达仰光。原计划救援队可以直接从仰光乘飞机抵达内比都,这意味着整个路程时间将缩短数个小时,但降落后队员们就接到了一个消息,由于当地的飞机承力有限,队员们将不得已从仰光驱车走夜路行进300多公里,而这意味着,队员们将在车上度过未来的十几个小时。中国救援队负责人在做现场动员时表示,考虑到队伍的整体性,救援人员们不分开,请同志们克服困难,不要怕困难。

夜幕降临,在当地的一家华人餐馆,队员们吃上了来到缅甸的第一顿饭,一顿简单的炒饭。

帮着大家解决网络问题,给大家做翻译,随团的华裔志愿者忙前忙后。他们中最小的32岁,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在看到朋友圈里招募的消息,这六位华人一起报了名。志愿者字慧芬表示,他们的任务是翻译,跟着救援人员一起上前线。她是第四代华侨了,在灾区里也有我的家人,缅甸人都盼着救援人员的到来。56岁的志愿者马兴国说:“我想尽一份力。我们都很期待我们中国的救援队过来帮忙,非常期待的。”缅甸政府工作人员表示,非常感谢中国。中缅两国是邻国,有着特别的情谊。这一次,再次见证了什么是患难见真情。

当地时间29日晚上10时,队伍继续出发,乘坐大巴前往受灾严重地区。一天的奔波后,有的队员在座位上很快睡着了,有的还在为马上到来的救援做着计划。这一夜,他们要疾驰着,开赴灾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跨越3600公里 镜头记录中国救援队彻夜奔赴缅甸震区》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智利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国际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