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80年前那场胜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清明将至,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苍翠,铜像耸立。一群群瞻仰者走进陵园,久久驻足、深情告慰。
他,是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将军,也是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他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更令中国人至今难忘‧‧‧‧‧‧
2020年7月24日,习主席在吉林考察工作时,评价杨靖宇“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回望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主席深情地说——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数千枚鲜红的手印,拓印在钢化玻璃碑上,肃穆庄严,凛然不可犯。
当年,这些手掌,这些曾经握过大刀、长矛、投掷过手榴弹、扣过扳机的手掌,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
站在历史坐标上,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浓缩了多少视死如归的不屈抗争,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北京密云,有这样一位母亲——抗日战争期间,她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她就是被誉为“英雄母亲”的邓玉芬。
80年前,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临终前,她对乡亲们说:“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习主席深情讲述了这位英雄母亲的抗战故事。
母亲,一个柔软而动人的称谓。当战争来临,千千万万的母亲作出了同样的抉择。
“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被捕后,绝食7天,壮烈殉国。
英雄的身后亦是英雄。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
当时,《大公报》感慨:“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正是因为有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中国才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在得知大哥左育林的死讯后,1937年9月18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在奔赴抗日前线的途中,提笔给叔父写下一封家书——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
左:左权将军写给叔父左铭三的信。右:左权(资料图片)
5年后,左权在山西辽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心中有炬破长夜,一苇能航万顷涛。当日寇的铁蹄踏碎山河,左权等无数革命先烈依然满怀憧憬和希望。
正如习主席所说:“以身许国、精忠报国是抗战英雄最鲜明的品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全体同胞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挺身而出,共赴国难。”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被捕后,面对一次次酷刑,赵一曼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血染黄沙誓要中华得解放,烈火永生待我九州尽欢颜”,这副对联,悬挂在烈士赵伊坪故居门口——
1939年,赵伊坪不幸落入日军魔掌。日军把他绑在树上,用皮鞭抽、刺刀戳……赵伊坪大义凛然:“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2021年,赵伊坪烈士的铜像在河南省漯河市伊坪小学落成。
追忆八路军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黄土岭之战,作家魏巍说:“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
抗日战争,不只是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和精神的较量。
习主席深刻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
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前不久,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官兵代表,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参加新四军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82周年纪念仪式。
新四军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82周年纪念仪式现场。
82位烈士,82年时光,第82集团军某旅……这是一种血脉赓续的传承。
1943年3月,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82名官兵,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数倍于己的日伪军殊死搏斗。
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黄昏。子弹打光了,4连官兵就与敌人展开肉搏,一直拼杀到最后一口气。82人全部壮烈牺牲。
解放战争中,“刘老庄连”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奇迹,为建立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新世纪以来,从长江大堤到汶川震区,从胶东湾口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维和战场,“刘老庄连”舍我其谁、一往无前,勇当陆军转型先锋。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刘老庄连”英模部队迈着铿锵步伐,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放眼望去,大江南北,座座军营,全军将士在火热的练兵备战中续写抗日英雄的梦想与荣光:陆地,战车列阵铁流疾;空中,银翼奋飞战犹酣;海上,舰阵劈波逐浪高;深山,长剑淬锋气更盈……
“正是因为前人们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铭记他们,就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踏上征途,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回望80年前那场胜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军事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