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1 18:38 阅读量:2.5万+
华人号:豫头条【核心提示】20多年前,柘城县安平镇的张继峰“穷怕了”,他最终离开家乡,经过多年吃苦在外打工、创业,从打工仔到创业成功,年收入百万。
10年前,张继峰却又毅然放弃外面丰收收入而回乡创业,只为了让家乡父老乡亲富裕起来,他培育杨树新品种、摸索套种模式、成立加工企业、建立农业合作联社,现在张继峰培育的新品种获得国家林业部门认可,并被远销到东南亚。他的苗圃基地有近100名贫苦户在工作,每年收入将近10000元。其他乡亲们则采用新型套种模式,收入也颇丰,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逐渐走上绿色致富路。
(国家林业局林促会主席及众多林业方面博士与张继峰合影(中))
在外收入百万可他仍念念不忘家乡
在柘城县安平镇张楼村,有一片800亩的杨树新品种培育基地,这里郁郁葱葱,种植的全部是杨树苗,分布非常均匀。有的已有大拇指粗,有的则刚刚发芽。而在这里工作的民工们,全部是周边村庄的贫困户。
这些村民或因年龄较大,或因残疾,出外无法打工,在这里,他们每个月能有将近500——1500元收入不等。11月19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见到张继峰时,他正在田园查看苗圃生长情况。
(柘城县大规模栽种杨树新品种)
“当时我准备回来是,有朋友就说,你咋越活越倒退呢?”回忆往事,张继峰感慨不已,1990年,年仅20岁的张继峰高中毕业后,毅然拿着包裹去了东北打工。“家里兄弟姐妹多,吃不饱饭”他立志以后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
可真到了外面,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很难找到如意工作。饭店、小作坊、黑工厂他都呆过。一次,辛苦了三个月一分钱没拿到,他就被黑工厂老板赶了出来,身无分文饿晕在了街头。
幸运的是,后来他进入了一家林业公司,张继峰工作踏实、认真、肯干,最终成为销售主管。后来,张继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销售木材做筷子,因为诚信经营,为人朴实,他的公司不断壮大发展,打通了一条条销售渠道,年收入可达到百万元,“外面拼搏了10多年,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可不知为啥,有时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张继峰说,自己在外,时刻在关注的家乡。
虽然家乡这些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和外面飞速变化的世界相比还是慢,“每次听说老家还有一些乡亲们辛苦到头收入不多,心里挺难受的”
(柘城县领导多次到苗圃基地视察)
发展绿色经济 他的树种远销东南亚
2008年,张继峰与柘城县安平镇政府招商团队接触后,毅然而然决定回乡创业。这次,他立下誓言,决定将绿色经济引入家乡,创造新的杨树树种,走绿色经济,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当下很多木材生长周期都比较慢,砍伐后储存量会越来越少,这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张继峰说,在外这么多年,他逐渐接触了很多经济学、环境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同行,听到越来越多的是“绿色经济”。而家乡的父老乡亲都喜欢种植杨树,却因其生长周期慢、木材品质差等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于是,张继峰创办了柘城县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和国家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河南林科院、等国内多所林业专业院校合作,经过专业的技术支撑,历经8年培育,成功研制出了“吉德1号杨”。“吉德1号杨”是雄性无杨絮,对环境有益无害,其生长速度是普通树种的3倍,单株4年便成材,且其抗病能力非常强。最重要的是,材质好出材率高。目前成为唯一可以在热带和亚热带快速生长的可替代桉树的杨树新品种,。
2016年9月5号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来自该院杨树所、西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审定组等国内杨树专家组,现场联合审议,认定了吉德杨的特异优势。同时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认定,并颁发了品种权号20160173,也获得河南省林木良种认定,良种编号豫R-SC-PD-004-2016。目前,吉德杨远销到内蒙,山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等,以及东南亚国家,吉德杨成为速生林推广的品牌。
(群众正在苗圃基地内工作)
用科技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有了新树种,张继峰开始不断扩大苗圃基地,现在,他的苗圃基地有800亩,除了专业的25名管理技术人员外,日常用工150人全部都是安平镇的乡亲们,而且多是当地贫困户。
今年30多岁的刘飞,是一名残疾人,也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来到苗圃基地工作后,收入每个月平均3000多元,“这里工作非常轻松,平时就是来松松土、修建树杈、治理虫害”刘飞告诉东方今年.猛犸新闻记者,他和弟弟都在苗圃工作,在家门口收入能这么高,真是没想到。
同时张继峰还带动相当多的贫困户和当地低收入者共同创办了合作社,由公司出钱和技术,大家出劳动力,年底每人来分红。但这只是带动了部分乡亲致富。
张继峰又邀请农业、林业专家,发明和推广了杨树嫁接复萌及多轮采伐技术和造林模式,因生长周期快、种植成本低,5年杨树每亩收入达11676元,每亩七年收入25600元,同时杨树林下可种植红薯、每亩地年可收入2400元,可连续种植两年,第三年又可改种大蒜、改种绿色蔬菜。而这些用地,基本上都是在村里的荒地、废地、盐碱地、坑池边,不占用农田。
而部分不想采用套种模式的群众,则由张继峰提供技术搞树下养殖,仅养殖这一项收入农民收入便可上万元。如时节不好,养殖、套种后过剩,由张继峰则实施回购。“我就想着,决不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们吃亏,一定要带领他们走上富裕路。”“”
经过多年的普及,现在张继峰的新树种在商丘市、特别是柘城县的大小村庄都种植开来,村在林中,林在村中,城乡一体绿色同生的局面已经出现。
“刚回来创业时,有些朋友问我干嘛回来,可我已经吃过苦了,也不想让乡亲们再吃苦。”张继峰说,下一步,他除了继续加大新树种的科研与技术升级外,还准备在家乡打造一个杨树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没有深加工,乡亲们的经济林根本不挣钱”,张继峰说,通过深加工,让经济效益最大化,让乡亲们在绿色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