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稳粮记——“中原粮仓”的“唐河担当”

2019-06-21 20:02 阅读量:6.2万+

华人号:唐河头条

夏收期间,唐河县16.3万亩永久性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内农民在收获小麦。 左力/摄

夏收收官,褪去金黄底色的豫西南唐河大地开始冒出新绿,播种后的245万亩玉米、红薯、水稻、杂粮等秋粮开始了粮食生产的又一个轮回。

夏粮丰而仓廪实。今年,唐河县夏收小麦面积205万亩,全县小麦平均单产达441公斤,总产90.4万吨;与去年平均单产418.4公斤、总产84.4万吨分别增加5.4%、7.1%。

而2018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平均单产458.3公斤,总产达141.6万吨,超省下达任务16.3万吨。

自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来,唐河粮食生产连续十余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总产居全国50强、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这就是中原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唐河答卷”。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我们必须毫不懈怠、担当作为,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中原粮仓更稳固、更丰盈贡献‘唐河力量’。”唐河县委书记、县长周天龙说。

无中生有

守耕地红线“挤”十万良田

“空心村”变成了“实心田”,实就实在残垣断壁、老旧农舍变成了可耕地。在该县马振抚镇关地村,“空心村”逐渐变成了山区粮农的“聚宝盆”。

今年,该镇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关地、栗棚、八里冲等16个村委确定30个整治区域,完成拆除房屋2500余间,面积53万平方米,复垦土地800余亩,硬化道路8000米,整修村塘10处,让山区小村“长”出了沃土良田。

马振抚镇党委书记赵晓良指着绿色萌动的田块感慨地说:“山区面积大,但有增长潜力的好地少。粮食生产要想扩面积、增产量、提效益,‘造田’是唯一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

藏粮于地,首先要坚守耕地红线。连续十多年来,该县每年的夏粮生产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面积始终稳定在350万亩以上,诀窍就在于见缝插针、争田夺地。

耕地见长,靠的是深入挖潜。唐河聚力土地保障,狠抓土地整治,严守基本农田“红线”,严厉打击乱占耕地、破坏耕地、违法占地;加大撂荒地、宜耕地、窑场地的开垦复垦力度,着力治理空心村,全力确保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用地,挖掘土地增粮潜力。

五年来,唐河新增补充耕地14.25万亩,土地由稀缺资源演变为“可再生”资源。

“联”中求效

粮田高标准丰产有样本

“示范方里这些地,历年来粮食收成都在1000斤以上,好的能收1400斤。”桐寨铺镇仝庄村粮农杨永亮一边干活儿,一边夸奖脚下那片土地,“为啥?联片成方,好浇,好排,好防病虫害,地又比较肥,好处都占完了。”

他脚下那片土地就是以桐寨铺、桐河两乡镇为核心区的16.3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这是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示范区已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配套功能完备,抗御灾害能力强,高产高效,全省一流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样板。

靠高标准粮田示范样板积累的宝贵经验,该县建立了高标准粮田保护区。保护区严格按照《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要求,高起点、高质量打造全县规划的176.1万亩高标准粮田,确保高标准粮田面积今后不改变用途、不减少规模、不降低质量,划定保障农业生产稳增长底线;2018年又对其中的58.67万亩高标准粮田进行了完善提升建设,并完成了8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

粮田高标准,舍得扎下本。该县聚力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对县域内所有涉农惠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集中投放,聚力突破,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装备水平。2012年以来,共计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近16.1亿元,县财政累计从涉农资金、产粮大县资金中列支6700万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76.1万亩,有效增强了农田抗御灾害能力,该县粮食生产能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实现稳产增产,高标准粮田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忙中有“法”

技术走在前高产不作难

6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并没有淋湿源潭镇振群家庭农场负责人乔振群的心情。麦收时期天气晴好,他的麦子早已晾晒完毕,一部分已经售出,还有一部分待价而沽。

“今年麦子,最高一亩能打1400多斤。”乔振群捧着金灿灿的麦子满面笑容,“虽然今年后期旱了点,但是我们技术不缺位、管理又到位,在专家指导下及时防病浇水施肥,所以小麦品质高,不完善粒少,能达到二级麦标准。”

老乔今年48岁,2009年返乡创业开始种地,从最初的300亩,到今年家庭农场一共流转了2900多亩地,其中2000亩种了小麦,种的是“新麦119”,比去年足足多了600亩,今年老乔打出了230万斤麦子。

老乔说:“我今年种的是高产强筋品种麦,亩产平均能达1100斤。销路也不成问题,跟南阳龙头企业想念挂面早就签了订单,每斤能卖1.25元。我看呐,咱老百姓的饭碗是一年比一年端得牢靠!”

藏粮于技,看的就是良种良法。唐河通过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多策并举,从而实现了单产、总产的持续提升。

为跳出基层农机推广网络线断网破的怪圈,该县多年来坚持重新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县23个乡镇办农业服务中心基础上,新规划建立农技推广区域站11个、民间技物结合服务网点86个、农情测报站点24个,健全科技直通田间地头、千家万户的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消除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距离,让科技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

11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的投入使用,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试验的推广和解决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全县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短期准确率达98%以上,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92%以上;开展统防统治180万亩次,应急防治16万亩,累计防治633万亩次,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处置率达100%。

与农机推广相配套的,还有“金种子”工程。唐河在全县建立了新品种引试展示基地、良种加工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年引试新品种30余个、生产优质良种3000万公斤,良种覆盖率达100%。唐河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在16.3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建立一个400亩粮油新品种试验示范方,累计展示、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24个,新技术21项。

传技点对点,服务面对面。该县直面群众,持续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组织县乡科技人员182名,分包到村,现场指导,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电视讲座、播放科教片、发放技术资料,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使新技术、新品种入户率达98%以上。

“绿”中提质

生产标准化打好有机牌

完成了茅台集团原料生产基地的生产和供料任务,在四川禾顺实业有限公司工作的“80后”董鑫踏上了返回老家四川泸州的归途。

禾顺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茅台集团供应原料的企业。

2015年,董鑫带着农技师团队来到唐河县张店镇,开始组建茅台集团原料生产基地。“在这里建原料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唐河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生产基础稳,生产条件好,再加上气候适宜种植弱筋软质白麦,完全符合原料基地的要求。”

茅台专用原料,专门界定优质弱筋小麦,而且是有机小麦。“有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董鑫说,“要想让土壤达到有机种植标准,不是一年之功,得个三五年时间。”

去年,该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了2.4万亩有机小麦“郑麦113”。这是个中弱筋品种,无论穗形、颜色,还是长势、株高,都不同于其他小麦,今年产量亩均900多斤。

达到有机,并非易事。有机小麦的土壤和水质要经过3年的转换期,而且只能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逐渐去除之前的化肥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使土壤重新变得松软、肥沃。去年,唐河县4.2万亩有机基地得到认证。

这4万多亩有机基地的“绿色效应”是不可低估的。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32个,无公害农产品20类,产品32个,有机农产品基地12个,累计有机转换证书17个,产品20个,“三品一标”基地总面积达60万亩以上。共检测农产品样品1500个,检测合格率达98%,抽检无公害基地样品6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档率、监管率均达100%,检测合格率达100%。

去年,唐河投入省有机麦基地建设资金400万元,建立了2.2万亩项目区,根据茅台集团有机小麦生产标准,采取典型引路、示范观摩、技术培训等形式,带动全县有机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有机小麦生产全程标准化水平。主要推广应用高质抗逆专用小麦品种、土壤深耕深松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病虫草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有机麦集成生产技术模式,实行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用,订单生产,实现绿色高质,节本增效。

2019年5月,南阳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对示范区进行了测产验收,示范区小麦平均单产429.7公斤,在维持产量不下降的基础上,通过品质提升,售价提高0.4元/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40万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共增加效益1000万元左右。

唐河县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点县、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省定有机麦生产基地县,在实施过程中,县里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要求,科学规划设计,实施集成技术、集中力量、集约项目,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创建高产高效示范典型,探索绿色模式和经验,示范带动全县粮食品质全面提升。

强中谋“链”

粮业昂龙头产业有奔头

小麦入库,位于昝岗乡岗柳村的河南省曹氏百川棉业的二期扩建工程,也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

这家企业是河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曹东旭既忙着查看新生产线的生产效果,又忙着推销企业新研发的“六味食疗面”。

“企业效益好,收购价格就高。粮食生产的效益一般,但通过深加工保值增值对于提升种粮效益必不可少。”曹东旭说。

这些年,唐河围绕面粉和精制挂面加工,发展小麦加工企业87家,年加工能力达250万吨,是全县小麦总产量的近3倍,年加工能力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围绕粮食副产品和玉米等粗粮加工,发展饲料加工企业达9家,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饲料的生产加工,带动了全县畜牧业发展,间接提高了种粮效益。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初步形成了面粉、食品、精选包装和饲料四大加工体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附加值,实现了规模优势向产业优势、生产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工业龙头的反向拉动,让订单农业异军突起。唐河现已发展各类订单农业生产面积70万亩,其中小麦50万亩,涉及种子、酿酒原料、食品加工等方面;高粱2万亩,专供茅台集团;花生10万亩,主要用于鲜食、种子、加工食用油等;红薯5万亩,用于鲜食、制种;其他3万亩。

粮食加工业加速集聚,原料基地应运而生,催生了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788家,其中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有2347家;发展家庭农场1536家,其中种植类1311家;现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8家。被评定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4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流转土地87万亩。

瞩目唐河,从农业大县到粮业强县的蝶变之路,折射出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和担当!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稳粮记——“中原粮仓”的“唐河担当”》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唐河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