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江苏“新春第一会”,为何聚焦这三个“一”

2025-02-07 10:16 阅读量:1.3万+

华人号:江苏省侨联

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江苏“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大会以“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为主题,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进行了专题部署。

为何聚焦这三个“一”?2025年江苏如何建好“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春风里的答案明确而响亮。

扛起光荣使命,经济大省挑大梁

三个“一”对应“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为什么是这三个“一”?

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的一段话给出答案: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重大任务,三者紧密关联,互为支撑,必须协同推进。

航标指引航线,战略指导实践。三个“一”目标背后蕴含着国家战略需要,是关乎全局的“国之大者”。

实际上,江苏对三个“一”的布局,既是着眼于国家创新全局的考量,也是一以贯之对科技、产业和开放等发展关键词的重视。早在2024年,江苏就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并明确了“路线图”——重点要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从“一中心”到“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体现出江苏用好重要抓手、锚定重大任务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信长星指出,要把握国家战略需要,立足全球坐标系,找准“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所应达到的目标定位,协同发力、一抓到底,为江苏经济发展赢得更大主动。

立足全球坐标系,意味着江苏要以全球眼光建设三个“一”,即拿出与“全球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世界聚合力”等相匹配的实践。使命越光荣,责任越重大,不妨从两组数据中窥见江苏扛起使命的责任担当。

先看全国。过去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0%,经济总量达134.9万亿元,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再看江苏。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达到万亿级规模,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了带动和支柱作用。

实力造就底气,奋进江苏乘势而上

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第一的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

这是江苏2024年揽获的“全国第一”的部分成绩单,也是2025年布局三个“一”的底气与信心。

过去一年,全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立足科技优势、教育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在基础研究领域,江苏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特区”首批3家试点,新设基础研究专项资金24.8亿元,布局建设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落地江苏,新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累计达44家。在成果转化领域,江苏启动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先试用后付费”改革,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000亿元。

去年年底,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全国共有35个集群胜出。其中江苏牵头和参与的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盐常宿淮光伏集群、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入选。目前,全省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达14个,总数全国第一。“新晋队员”强势“出圈”之际,“老牌选手”也持续攀高。如江苏首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正加速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数据显示,近年来,江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筑峰强链”行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数占全国比重超过15%、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江苏还率先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稳步推进工业领域“双碳”战略,国家5G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全国最多,“江苏制造”实现聚群成势、量质齐升。去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首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排在全国榜首。

同样“能打”的,还有江苏的开放水平。2024年,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5.62万亿元,年度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外贸进出口呈现加工贸易明显增长、外商投资和民营企业进出口齐头并进和对新兴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等特点。

瞄准“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江苏正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统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推动境外园区、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开放载体建设;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着力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全面推进“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开放的“软硬环境”越来越好、“大门”越开越大。

“六个更大力度”,实干为要奋勇争先

“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是针对全省面上的总体布局,各地的条件不同,承担的使命也不一样。全省各地市如何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奋进新征程?

会议明确,在“一中心”建设上,重点城市和重要节点要发挥牵引作用,各地要善于借力借势,通过建设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人才飞地,让更多科技创新资源流动起来、延展开来。在“一基地”建设上,要强化全产业链协作意识,优势互补、各扬所长,把产业特色品牌打出来,更好展现国际竞争力。在“一枢纽”建设上,要把枢纽建设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形成东西互济、内外联动、进出平衡、面向未来的开放新格局。

擘画新蓝图,吹响新号角。围绕今年重点工作,会议以“六个更大力度”作了具体部署:

要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建好基础科学中心,用好各类科研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努力在重点产业领域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要更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扣“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握未来产业靠技术驱动、靠场景牵引的特征,选准赛道,推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加快落地、裂变为产业。

要更大力度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围绕东西双向、空中网上建设安全经济的海上通道、便捷高效的陆上通道、高效协同的空中通道、互联互通的信息通道,开辟具有澎湃动能的国际经济走廊。

要更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加快完善海外仓布局,发挥好海外园区功能,进一步促进外贸转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要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围绕生物医药等有条件的领域深化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扩大数字贸易合作,加强碳足迹管理、绿电绿证服务,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要更大力度夯实人才支撑,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打造高科技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

更大力度,源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更来自于乘风破浪的魄力、行稳致远的定力。

一元复始从头越,万象更新不负春。江苏蛇年开工首日的“新春第一会”,以一系列具体部署凝聚起实干开新局的磅礴力量,将“春”的氛围渲染得分外浓烈。

放眼江苏大地,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企业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创新引领产业“开门红”……

实干为笔,奋进作墨,崭新的“春天的故事”正在续写。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江苏“新春第一会”,为何聚焦这三个“一”》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