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洛水古渡巩义篇·益家窝渡口

2022-11-28 18:36 阅读量:5.1万+

华人号:巩美

益家窝渡口

 

图1:益家窝渡口在巩义洛河段的位置

益家窝渡口的人文底蕴

 

伊、洛两河在偃师岳滩镇岳滩村和顾县镇杨村之间交汇后,继续向东流去,交汇后的河段洛阳人称为伊洛河,而巩义人则仍称之为洛河。这段洛河在巩义地域又流淌了34公里,然后在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汇入黄河。
洛河自西南来,进入巩境,蜿蜒东进,经回郭镇、益家窝、黑石关、康店、礼泉、孝义、仓西、南河渡、水峪沟口、七里铺、神堤,擦邙岭头注入黄河。34公里长的洛河巩义段,两岸有很多渡口,著名的有清易镇(清中)渡口、益家窝渡口、黑石关渡口、康店渡口、焦湾渡口、七里铺渡口(仓西古渡)、南河渡等等。益家窝渡口就是这些著名渡口之一(图1),而且有着浓郁的人文底蕴。
益家窝渡口所在的益家窝村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北部洛河东岸,北邻黑石关,紧挨陇海铁路,孝芝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 21个村民小组,有耕地 3800 亩,1300户,总人口 5500 余人。
偃师孙家湾有一鄩溪,从今寺沟村的深沟流出,南注入洛,谓之下鄩,因位于洛河之北又名北鄩;在洛河南岸芝田镇益家窝村的山中,也流出一条溪流,北注入洛,谓之上鄩,又名南鄩。两股溪水流入洛河那个河段,在今寺沟渡口那一块,洛河刚好因地势在那里由东向北拐了个大湾,弯成了偏东北向,于是出现了鄩湾之地名。孙家湾原名即为鄩湾(当地人称酸湾),所以,益家窝渡口与孙家湾渡口一样,亦为鄩湾,只不过是在巩义不这么叫罢了。对此,《水经注》有明确记载:“洛水又北径偃师城东,东北历鄩中,水南谓之南鄩,亦曰上鄩也。径訾城西,司马彪所谓訾聚也。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其水南流,世谓之温泉水……鄩水又东南,于訾城西北、东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巩洛渡北,有鄩谷水东入洛,谓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谓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称矣。”
被《水经注》关注的溪流自然不同凡响,经专家学者考证,鄩溪与夏代斟鄩氏、夏都斟鄩不无关系,考古工作者由此发现了 不少夏商时期的遗址。例如,在坞罗河与洛河交汇之台地上发现的以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的稍柴遗址,被列为我国夏文化研究的重点遗址之一。这就 是巩义人坚决反对把洛河巩义段称为伊洛河的主要原因。你想,没了洛河哪来的夏文化,哪来的河洛文明。如果伊、洛两河交汇之后的河段称伊洛河的话,那么洛河汇入黄河之后是不是就成洛黄河了?
处于文化底蕴如此厚重之处的益家窝村,无疑是巩义市的一个传统古村落村。据史料记载,益家窝村形成于唐代,系一益姓人家从山西逃灾来此,卜居于洛水之滨,五代时发展成为家资巨万的大户,益家窝因此得名。这里很早就是河洛腹地、运河重镇,更兼此地人杰地灵,土地肥厚,气候温润,环境优美,由此引得四方游客纷纷驻足。
益家窝村处于洛河东南岸,洛河从稍柴滩到寇家湾北部形成一个河湾,将益家窝囊括其中,使之成为西通洛阳、东达开封乃至山东济南的重要水上航道。民国时期,益家窝还有四十多家商船运户,拥有行船100 多艘,渡船 5 艘,商铺商行100 多家,加之农历每逢单日为集,益家窝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对岸的石家庄村(图2)。
 

图2:益家窝交通示意图

见证益家窝古渡的两处地方

 

能够见证益家窝渡口沧桑巨变的有两个地方:一是洛河岸边的一座楼阁式古老建筑,人们称其“启圣阁”或“春秋阁”;另一是春秋阁南边的一条斑驳古朴的老街,当地人唤作“牌坊沟”。
启圣阁与对岸石家庄村的九龙庙一样,也是为 了纪念黄守才而 修建的黄大王庙。因为这段洛河, 上游不远处是伊、洛两河的合流处,下游东北方向是洛河汇入黄河口,这样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免不了成为水患重灾区,所以两岸百姓纷纷修建纪念河神黄守才的庙宇,希望一生都能得到河神黄守才的保佑,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家园。
 

图3:紧邻益家窝渡口的启圣阁

 

益家窝的黄大王庙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9大殿及庑殿为砖木结构。大殿三间,前有卷棚,里面彩绘壁画,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用檀香木雕刻的黄大王神像,面目栩栩如生。后来,洛河一场大水把庙宇给冲毁了。现存的启圣阁是原黄大王庙建筑群中的一座 配殿,也称春秋阁(图3),为当时的扬州通判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所建。春秋阁,顾名思义是供奉关羽的地方,于是,这里便成了当年益家窝的商船外出或回归时举办河神祭拜仪式的地方。
今启圣阁分上下两层,歇山式建筑,极富民族建筑特色。岸边垂 柳掩映,倒影入水,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一层有十二根石质廊柱,与河对岸九龙庙的石质廊柱一模一样,其中朝南的四根刻有与关羽相关的楹联。 转身上到崖壁的半山处,眺望对岸,对岸的九龙庙与启圣阁心手相依,一个依山傍水,一个勇立河畔,与河面上的桨声帆影及其两岸的葳蕤杨柳、渡口的繁华商街相得益彰、遥相呼应,成为昔时巩县八景之一。1935年秋,洛水大涨,将大殿、南配殿等冲毁 殆尽,只有启圣阁屹立不动。
启圣阁南面原有一座戏楼,“文化大革命”时被拆除,2012年地方政府又投资40万元按照原样重新修建。上有两幅楹联,囊括了古渡文化与古镇沧桑。一为:古事比今事要知今事通古事,戏情即世情欲晓世情看戏情;另一为:管弦锣鼓镲奏响河洛文化千秋韵,生末净旦丑演出嵩邙儿女万古情。
近几年,当地镇政府对阁楼进行了翻修, 2008年6月,启圣阁被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沟是一条斑驳古朴的老街,因民国时期益家窝村陈、刘两家在此沟立过两座“贞孝牌坊”而得名。老街位于春秋阁南边的第六村民组,从益家窝古镇西口直到渡口,是益家窝村的商贸、教育、文化中心。
牌坊沟现有东西向和南北向呈丁字形交叉的两条街道,总长540米。东西向街道呈缓坡,长240米,宽3-6米;南北向街道紧邻洛河,长300米,宽也为3-6米,沿河筑石堤。民国时期,这里设有饭店20余家,分布在粮行、煤场之间,较大的有张茂祥饭店、宋金玉饭铺、周同食堂、魏金池饭店等;有布店、棉花店两家,以兴泰隆生意最大;有麻店3家,生产经营的麻绳耐磨耐用,经常供不应求;还有同兴公盐号1家,杂货店十余家,客栈十余家(图4)。
 

图4:益家窝牌坊沟

图5:今日益家窝渡口

在牌坊沟东西向街道内,今保留有部分清代建筑,包括清代张姓“奉政大夫”“奉直大夫”宅邸、两座跨路牌坊等。昔时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煞是热闹。今宅院券门上,还不乏巩义当地书法家题写的楹联。通往渡口的街道原为古官道,在益家窝过洛河后可直达洛阳。明清时期,益家窝渡口是巩义水上交通要道,河上舟船往来如梭,古街生意兴隆,异常繁盛,从今天的益家窝渡口遗址不难看出当年的大千气象(图5)。

益家窝的艄公亦勇猛

 

由于船运业的发展,使得以牌坊沟为代表的益家窝集市兴起。早在明朝中期,益家窝村就有了自己的船队。当时仅有六七条小帆船,载重量也不大,且仅限于内河运输。到了清乾隆、雍正年间,发展到四五十只大船,载重量也大,并且可以远行外河。益家窝渡口的船队,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其他渡口要多。据《益家窝村志》记载,清时益家窝村有三桅大船86只,大的船队有三兴、顺兴、和合、华典、聚兴、福保等10余家。船主有:刘建立、陈嵩山、程老虎、齐德镇、张伯爵、刘文聚、刘中兴、刘克庆、刘建督、刘通善等,全村拥有船只的有百余家。村中造船的能工巧匠也有不少,如刘恒茂、陈有才、张治国、陈贵州、魏文超、周太平等等。尤其是第六生产队的刘恒茂,在1960年至1979年近20年间,先后在卢氏、济源、小浪底、花园口、孟津、东坝头等地打造了百余只船,小的三四丈,大的二是多丈,最大载重量100余吨。船做成后在未下水之前,他能准确计算出下水后的吃水量是多少,令同行赞叹不已。
船运为村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成为牌坊沟的最大行业和益家窝村的经济支柱。石家庄村的艄公曾一度威名远扬,有“七十二艄公”之传说。其实,益家窝的艄公与之相比也不逊色。
 

图6:过河接新娘一般要用两艘船

 

由于相同的地理位置、相似的生活习俗,益家窝与石家庄两村村民来往较为频繁,结亲的也不少。当然,在汛期到来之时,河水暴涨,行船危险性剧增,一般是不行船的。遇到急救,或婚丧嫁娶等特殊情况,也可另外加开。民国时期就经常遇到过河接新娘的迎亲队伍,这个时候,一般要用两艘船,除了显得宽余、大气外,还有好事成双之意(图6)。
民国期间, 有一年秋季突然发大水,本来是不开船的。可是,洛河南北岸有一支娶亲的人马要过河接新娘子。亲友们找到船老大,好说歹说,船老大看水势太大还是不敢应承。最后,新郎的家人几乎要下跪了才使船老大起了怜悯之心。就这,还是让对方写了生死文书,才冒着生命危险开了船。载着娶亲队伍的渡船在汹涌的河流中艰难行驶,随着水浪上下颠簸。两岸围满了观看的人群。船老大双手操持着船尾的舵,在他的沉着指挥下,几个船工手握竹篙,左点右撑,渡船避过无数暗流漩涡,成功抵达北岸。围观的人群沸腾了,叫好声南北呼应。事后,新郎提着重重的礼物,全家人到几个船工家里挨个道谢。
在长途航运中,益家窝的船工亦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炸毁了黑石关洛河大桥后,致使陇海铁路中断,中原一带东西运输只能依靠水路联系。益家窝渡口依据其地理优势和古渡口的航运条件,为沟通东西物资流通发挥了重大作用。直至新中国成立时,益家窝渡口还有各类船只百余艘,水上货运西到洛阳、西安,东至黄河后入渤海,与对岸的石家庄渡口并驾齐驱。
益家窝渡口是至今伊、洛两河岸边保存最好的古渡之一。2006年12月,巩义市芝田镇政府与巩义市交通局投资30万元,对益家窝渡口进行了改造,使渡口又具备了通航条件和能力。
前些年,巩义市有关部门有意发展洛河游船,把沿河的益家窝启圣阁、康店康百万庄园、寺湾村石窟寺以及香玉故里、杜甫故里、河洛汇流等景点串联起来,开辟一条巩义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观光、研学增添一个新的选择。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设想。

 

作者简介: 刘彦卿,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业余醉心于河洛文化研究和河洛文献收藏。现为河南省杂文学会执行会长,洛阳市杂文学会会长,洛阳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智库专家。

 

END

编辑 | 吴亚玺

审核 赵培

来源 | 巩义文联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洛水古渡巩义篇·益家窝渡口》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