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14:06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科学之窗中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应了城市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城市空间伴随着激烈的扩张、重组、改造获得了新的物质形态的表达和内部功能的变更。“黄金发展期”同样意味着“矛盾叠加期”,部分新建筑、景观与城市总体发展格格不入。人们由此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断裂”,这种“断裂”不仅仅是对城市整体连贯性肢解的直接反映,还催生了人在与城市共处中的孤立感。在此情况下,以织补与嵌入助推城市纹理断裂区的新生成为规划师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
1相关概念解析
1.1 城市纹理断裂区
“纹”原意指代物件的纹路;“理”是物质本身的层次和次序,指代事物的规律。在不同的领域,“纹理”的含义不尽相同。凯文·林奇在讨论城市意象的区域元素时,将纹理的连续性纳入决定区域特色的组成部分。从这一点上看,纹理是构成城市意向的可识别性的符号,并与道路、节点和标志物一起丰富、强化区域的特征。“不同元素组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互相破坏”,“破坏”的后果就是大量元素分歧之下城市肌理的不连续和城市意象的不连贯,最为鲜明的表征就是城市纹理断裂区的产生。
从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程来看,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历史不断交错演进,城市纹理也在持续性地发生变化。人们在惊叹都市生活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直面诸多新的问题,如城市无序的蔓延与膨胀、老旧中心城区的衰弱和城市文脉的割裂等。其中,城市中“局部死亡”的区域或多或少指代破碎、不完整的空间,具体来说表现为地理空间的隔阂、空间功能的缺失和城市文脉的破碎,是城市难以名状的“伤疤”和“孤岛”,有的甚至会引发周边区域整体运行的失序,是需要重点进行集中整治的对象。
1.2 城市织补
伴随着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大城市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大量涌入的人口造成住宅短缺和公共卫生问题,城市的原始格局与强劲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为了与混乱对抗,现代主义者试图通过理性的计算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机器运行的速率,由此解决棘手的社会问题。在1933年颁布的《雅典宪章》中,城市被简化为几个功能区,“城市深深扎根于计算的土地”。现代城市规划试图通过紧凑、集中、高效的城市机制改善大城市混乱的生活状态,但这种理想化的简单方式对城市内部的关联性、多样性和动态性视而不见,忽略了城市的生活模式、公共价值和美学功能,必然会制造出破碎的城市片段。这种破碎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不足,实际上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混乱;另一方面则是公共性的支离破碎,若城市本身倾向于营造理性的空间,必然会造成不同群体的分离。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纹理断裂不仅仅表现为空间形态上的支离破碎,还有由此带来的城市人口关联性和活跃度的降低。
“织补”,顾名思义就是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编织、缝补完整。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策略,织补理论来自文脉主义,意在挽救西方战后城市建设濒临瓦解的城市肌理。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柯林·罗正是基于实体的危机和城市冲突出版了颇具意义的著作《拼贴城市》,“让实体在一个普遍的肌理或网络中消融”这一策略得到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响应。20世纪80年代,柏林政府倡导“谨慎的城市更新”项目,并以法律条令的形式规定了12 条工作原则,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街区的特殊性,主张根据街区基本形态、人口构成和功能定位,以动态、弹性、协调的方式实施修复、添补与替换,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口居住环境和提升开放空间,挽救老城街区中濒临消失的建筑和地方文化,并融入新的生活形态和经济基础。
总的来看,城市织补强调在控制城市新生事物的过程中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共存和互补,主张秉承小规模的渐进式改造原则并遵循城市的结构肌理,真正做到新旧协调统一。尽管不同城市所构成的纹理各不相同,但这并不影响织补理论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2001年,巴黎在申办2008 年奥运会时就明确提出“织补城市”的口号。城市织补既可以视作对纹理断裂区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也可以视为对城市精神特质和社会网络的建构与重塑。
1.3 城市触媒
“触媒”一词最早源于化学领域,意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提高或降低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这种概念和反应机理被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移植到城市设计学科领域,他们主张以美国为背景,“由各种不同的、广阔的方式去塑造城市”,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精神性和自明性。触媒既可以是一种有形触媒(如一座商业综合体、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一个景观实体),也可以是一种无形触媒(如一项城市开发政策、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报告、一个城市历史事件等)。在触媒的发酵下,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在不改变城市底色的基础上实现原始触媒点与新增元素的同频共振,提升现存元素的价值,或对现存元素进行有利的转换,进而形成影响力更大的触媒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复兴,甚至能够辐射到更大的城市区域,最终促使城市持续地进行渐进的改革(图1)。由此可见,城市触媒理论十分关注触媒点与局部和全局的关联性,它将城市想象成为一个整体而非孤立的片段总和,追求的是循序渐进的、以小带大的、良性发展的嵌入式激活,同时确保触媒效应始终与有益的都市生活相契合。
图1 城市触媒作用过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
2福州中洲岛断裂区概况
2.1中洲岛的更新历程
中洲岛是闽江上的一个岛屿,成于宋代,历史上是福州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商贸和航运中心,位于台江区和仓山区交界处,四面皆为闽江水面,现由解放大桥接连两岸,核心区位优势明显,是“榕城十大景观”之一。“五口通商”后,外国人开始进入中洲岛,并设立教堂、诊所、私塾和洋行。1949~1990年,中洲岛有一定的建设和增改,但全岛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从20世纪90年代起,福州市政府开始重新定位这片闽江沙洲,于1993年对中洲岛进行全面拆迁并改建为公园,将岛上800多户居民全部迁出,随后一度招商失败,土地长期空置。1999年,开发商中洲岛实业发展公司不惜斥资2亿元人民币,声称要打造全国首个集购物区、环岛美食区、古典音乐演奏厅和露天音乐广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步行休闲购物岛,并于2000年开工建设,于2001年10月开始出售商铺。这个本被定位为理念超前、独具一格的商业岛,在随后短短几年时间里,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及项目手续不全,深陷产权纠葛,饱受非议。2006年“海峡国际服装批发城”入驻,各大女装品牌在此汇集,但仅仅半年之后就销声匿迹。2007年中洲岛以小商品、窗帘和服装三大批发业态为抓手,欲与中亭街服装批发中心、台江农贸批发市场对接互补,形成一个高、中、低档批零兼顾的三角洲和重要集散地。至此,福州最大的小商品、窗帘和服装批发商家在中洲岛落户并试营业,主营箱包皮具、小家电和五金制品等,鼎盛时期至少有500 多个商家在商城开店,再加上美食节活动及娱乐设施的引进,中洲岛迎来了短暂的繁荣。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东方威尼斯”本该风情万种,却难逃萧索和落寞。随着周边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江心公园和万宝商圈等先后竣工并投入开放使用,中洲岛的人气急剧下降,商业氛围淡薄,再加上仿欧式建筑破败不堪,店面大量闲置,市场名声每况愈下,沦为低档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大排档、路边摊的天地。在此情况下,这颗介于台江区和仓山区之间的“南台明珠”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纹理断裂区。
2.2中洲岛断裂区现存的主要问题
2.2.1 交通可达性之断
可达性是判断场所生命力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对于商业场所来说,优越的可达性意味着客流的集聚能够产生市场规模效应,从而保障地段的商业价值。中洲岛在交通可达性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这是导致其数次商业定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自然区位来看,中洲岛位于闽江南岸,紧邻连接台江区和仓山区的解放大桥,北岸元洪城、中亭街等繁华商业区与它隔江相望,南岸烟台山、上下杭历史文化风貌区初见规模,且闽江沿岸自古就是福州大批商贾的聚集地,具备浓厚的商业气息。然而,尽管距离两大商圈仅一桥之隔,但闽江作为商圈的天然区隔屏障使得本是独具一格的小岛游离在两大商业布局之外。尽管在规划初期,中洲岛采取了寓休闲于购物的经营模式,并佐以闽江风光和仿欧式建筑来吸引主力消费群体,但地处江心的购物岛不具备满足目标消费群体到达该商业中心的便捷度,在强化可达性供给行为层面“力不从心”,商业中心的发展处于尴尬境地。
从距离因素来看,商场需要以优良的购物体验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其中距离因素涉及服务半径的问题。台江商圈虽热闹非凡,但休闲场所狭小、商品档次不高,整体少了些许火候,而中洲岛的商业定位多少迎合了投资者内心对于雄厚台江商业中心崛起的期许。然而,多年来中洲岛在经营方面始终没有走上轨道,前期试图围绕休闲娱乐、购物和餐饮等项目进行招商,也一直收效甚微。加之福州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城市商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刀阔斧的除尘布新之下,万宝商圈、浦上商圈、东二环商圈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类高端大型综合体不断入驻,距离短、购物体验感佳的场所具备明显的优势,消费者的需求被崛起的新商圈分流,这给所在商圈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洲岛带来了极大挑战。
从交通因素来看,导致中洲岛沉寂多年的交通瓶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尽管开设了多条公交路线,但由于解放大桥实行由南向北单向通行的交通管制,使得台江商圈的人流很难通过解放大桥到达中洲岛。同时,往南的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自2010年起开展大规模的保护与修复行动,至今尚未完结,导致中洲岛的服务半径和人口进一步受限。这样一来,中洲岛独特的区位优势竟成为其沉寂的主要原因,加之地理区位因素将其与台江区、仓山区隔离,导致其往北靠不上台江商圈,往南对不准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定位,从而成了福州一处陷落的地标。
2.2.2 功能结构之缺
在传统的城市中心,人们可以感受到多种功能互补叠加而营造出来的生机勃勃的城市氛围。住宅、写字楼和休闲之地混杂在一起,使得区域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时段不至于死气沉沉。这种细致的城市功能纹理状态“常常被称为混乱的状态,却呈现了一种更高级的组织方式”。然而,一些拥有浪漫情怀的规划者更倾向于在隔离的“孤岛”中创造博人眼球的标志性建筑,中洲岛上拔地而起的“东方威尼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2001年中洲岛推倒重建的定位是纯商业社区,投资者对其信心满满,认为这种经营思路必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在“商业定位= 经济效益”的简单思维下,岛上原有的生活空间、江景休闲观光区等被重新洗牌,投资者对“看上去很美”的区域格局抱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这种僵化的、单一的功能分区仅仅追求视觉效果,生硬地割裂了城市空间的有机功能纹理。简·雅各布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城市的每一种首要用途,都需要城市“庸俗”的基本格局来紧密配合,否则就不像是一种城市形态。单调乏味的商业社区定位弱化了区域与城市的整体联系,无法实现居住、商业、休闲的多功能融合,致使这个高大上的购物岛厄运连连。
2007 年5 月,中洲岛被重新定位为小商品、服装和窗帘批发市场。事实上,中洲岛并不具备成为大型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和优势。除此之外,从经营层面
考量,中州岛全岛面积为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和配套空间有限、消防隐患多,物流费用、服务水平和专业人才储备均不尽如人意,似乎总摆脱不了“低端经营”的大众印象。近年来,政府不断引导福州城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外迁到闽侯等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物流便捷、经营成本低及商业配套面积大,优势较城区明显,有利于形成大规模、专业化的市场体系并发挥集群优势。由此,台江商圈的业态调整是下一步重点关注的议题,它一度引以为傲的服装批发市场势必会迎来新一轮改革。从中州岛临近区域的发展状况来看,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无意走现代物流中心的路线,台江商圈能否继续坚持批零兼营互补的发展模式仍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同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地方政府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下通过历次扩建,以小企业集群组织化、专业化、协同化来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现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条件下,中洲岛想要在专业批发体系层面获得特殊优待实属不易。
2.2.3 历史文脉之弃
建筑是城市文脉的载体,尤其是老建筑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可或缺,它既是储蓄城市集体记忆的“容器”,也是续写城市文化的坚实基础。人们可以通过老建筑的活化与更新来培育多样性的用途,为城市文化的延续提供富有价值的庇护。2003 年,开发商在中洲岛上建立起一座巨大的仿欧式古典建筑,记忆中“江中有岛,岛上有桥”的绝美都市画卷早已无从追忆,江两岸砖木结构的民房也被不伦不类的仿欧式建筑所取代。由于整个庞大的商业岛此后多年一直荒废,这些欧式雕像由于年久未修,早已遍体鳞伤。这个曾经的“东方威尼斯”颇有向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看齐的意蕴,这种纯粹的复刻忽视了地域性、文化性的挖掘,导致极具福州地域特色的生活场景消失,城市文脉也随着建筑的瓦解不知所踪。
3织补与嵌入:福州中洲岛断裂区缝合与激活探索
针对中洲岛断裂区现存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织补与嵌入策略,对其进行缝合与激活:一是形态织补,通过缝合断裂空间提升城市整体的衔接度;二是功能嵌入,以触媒活化实现区域共生模式的激活与重构;三是价值建构,在充分考虑城市文脉和肌理的基础上重塑区域空间的场所精神。
3.1形态织补——城市断裂空间的整体性缝合
从城市空间形态看,对于纹理断裂区的形态织补,关键是要串联起城市有机体的子系统,从局部到整体,即采用内外缝合和细化内部的方式,使断裂区与周围区域一起构成细致而连续的城市纹理。
3.1.1 内外缝合,提升城市纹理的衔接度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中轴线,记录着城市古往今来的变迁,承载着城市的秩序与希冀。在福州,一条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线绵延6km,记载了八闽首府2200多年的风云变幻。这条中轴线北起屏山镇海楼,南至烟台山,串联屏山、乌山、于山、乌塔、白塔及闽江,是历史文化的展示轴。其中,全长426.96m的解放大桥采用跨“中洲”及并万寿桥、江南桥的方式,宛如一条彩虹横跨在闽江之上,形成“桥连桥、桥上桥”的独特风格,是联结福州城区南北两端的重要交通枢纽。通过城市轴线的延续,可以实现断裂区与城市主体骨架的衔接和缝合,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的整合度。对于中洲岛与相邻区域的缝合,要重点解决客流由北向南输送的难题,提升公共交通的活力。同时,要转变“以车为本”的理念,实现岛内外交通的双向衔接。目前,解放大桥仍实行机动车单向通行的限制,12m宽的桥面上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相互交织,车与路的种种不匹配使得交通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今已有三县洲大桥、尤溪洲大桥和闽江大桥等多座桥梁横跨闽江,南北城区相通早已不是难题。出于纹理断裂区内部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效相融的考虑,可取消机动车单向通行的限制,以双向公共交通路线缝合中洲岛与南北城区,突出交通路网的衔接作用,并强化公交路线与市区内公交站点的交叉性,以一站式换乘提高城市轴线的可达性,加强与相连区域的渗透性。此外,可利用新路线的开发、地铁站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快速调整城市交通格局,使得断裂区与附近中心区域形成良好的通达性。
3.1.2 细化内部,增强城市纹理的个性
对于区位独特、面积有限的中洲岛来说,对其内部空间纹理进行重构,有助于与区域外部城市空间实现良好的衔接和渗透。从这一点上看,可以从福州江心公园改造项目中得到一定启发。江心公园始建于1982年,环境优美宜人,是福州市民口耳相传的“爱情岛”,后因三县洲大桥动工就此封闭,荒芜长达19年。从区位来看,江心岛与中洲岛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位于闽江的冲击沙洲,北望台江区,南邻仓山区,四面环水。由于改造定位完全不同,两个岛也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2013年,江心公园改造项目开始启动,在保留岛上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的修复与改造,将江心公园打造成独具个性、魅力无穷的福州新人文生态景观岛。借鉴江心公园改造经验,中洲岛要积极探索低碳出行系统、城市空间布局与景观体验之间的缝合,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慢速体验。要从断裂区内部慢行系统的营造着手,以全面贯通、充满江景绿意的亮点区段为依托,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常休憩、散步、健身及交流的需求。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地营造区域边界,如借鉴江心公园修建环岛观江亲水漫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绿道设计修复被割裂的城市肌理,构建完整的健步走循环回路和岛内骑行系统,给予市民“慢速观察城市”的个性化体验。此外,要注重断裂区内部空间品质的营造,赋予道路除通行功能以外的更多意义。十多年来,由于管理不善,中洲岛面临卫生保洁不及时、维修服务滞后、景观维护不到位和私搭乱盖等问题,直接影响慢行系统的安全度、便捷度和舒适度。下一步要重点从公共配套设施入手,根据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以洁净的步行空间塑造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加大对户外座椅、景牌、花坛、雕塑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使其与步行环境相得益彰;增添垃圾站、公共厕所和户外活动设施,合理利用公共空间;将具有使用功能的户外设施与艺术造型结合起来,营造尺度宜人、安全舒适及赏心悦目的慢行空间。
3.2功能嵌入——城市断裂空间的接续性激活
根据城市触媒理论,每个区域都有其独到的特色,在设计、植入触媒元素之初要充分考虑在不破坏原有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积极、适宜、可控制的触媒反应。对于中洲岛来说,触媒策略要从全岛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功能嵌入为牵引,直接或间接地提升区域的价值。
3.2.1 基于触媒物质形态的激活
首先,选取纹理断裂区中富有代表性的城市触媒角度。对触媒的选取不仅要关注建筑老化、环境设施不完善和环境条件恶劣等问题,还必须强化庞大的仿欧式建筑功能业态的多样性修复,因此应针对现状问题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渐进式改造。
其次,寻求原始触媒载体,即对全岛区域的现状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挑选具有潜在活力的实体载体。对于中洲岛而言,最富吸引力的当属仿欧式建筑,尽管被广大市民诟病,但其却是外地游客心中的圣地。庞大的仿欧式建筑具有自身的特性,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全岛推翻重建的前提下,它仍可以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原始触媒载体,最能够反映十多年来中洲岛的整体风貌。
最后,激活断裂区内的触媒物质载体。在中洲岛的触媒运作过程中,应该关注建筑功能及业态的多样性,适当对功能进行整合。目前,可以选取单体建筑,对局部进行功能混合性的改造并引导新旧功能的置换。利用建筑自身内部的独特性和滨江优势,对内部闲置的商铺进行分阶段整合,将部分商铺置换为商业、居住、办公等多功能载体,将其打造成一个有产出的建筑,借以恢复区域的活跃度。所谓有产出的建筑,并非以纯商业社区来引导消费,而是要更加关注尚不成气候的行业和工作者,让荒废已久的空间成为工作室、画廊和杂品店,为那些不会选择在昂贵新建筑中试错的或暂无产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富有价值的
发展空间,进而吸引更多的到访者,逐步拓展更为多元的功能与业态。
3.2.2 基于触媒非物质形态的更新
从20世纪90年代起,面对英国城市中心区的经济衰退,英国政府意识到更新城市中心区的必要性,将“文化”作为一个触媒点,转向以文化和休闲业为重点的“文化城市”的营造:通过有意识地嵌入咖啡文化、夜间购物、遗产旅游和各式各样的“文化园”,新建大量的戏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鼓励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和嘉年华活动,带动点状触媒向带状触媒延伸,实现城市人口的交融、城市形象的重塑和街区的振兴。与此同时,英国大多数重要城市开始兴起夜间经济,曼彻斯特于1993年发起“一天有更多时间”的倡议,其他城市纷纷效仿,试图通过昼夜交替开展的经济活动来充分挖掘产业活力。都柏林的圣殿酒吧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采取一系列文化触媒植入的策略,创造出了新财富、新想法和新产品,让其从一片发展停滞之地变成一片交易活跃、充满生机的区域。
中洲岛可以借鉴英国城市更新的经验,从时间维度对断裂区进行全时性的功能嵌入,将每天不同时间段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此组织连接成连续的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应充分发挥滨江优势和旅游优势,积极开拓闽江夜游旅游资源,打造以中洲岛为核心的夜游路线产品。这里必须考虑到将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元素协调起来,注重夜游活动项目的大众化和多样化,做到动静结合。例如,适当植入咖啡文化、打造各式各样的酒吧与酒店、完善夜游配套设施、丰富夜间交通供给和提高治安保障等,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前来体验和消费。对于中洲岛而言,既要关注触媒效应的初步激活,也要把控触媒效应的无序蔓延,可以借由触媒效应引发的初步成果选择下一步的实施方略,在分层次渐进式的触媒载体激活中实现全岛的复兴。2020年4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夜色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榕政办〔2020〕52号) 提出着力发展“时尚品质商圈型、文旅夜市融合型、便民服务型”夜间经济形态,可借助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高品质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潜力,让荒废停滞的断裂区在物质和文化等方面持续动态发展。另外,触媒效应非常强调策略性的设计,其主要程序的每个步骤是基于上一阶段及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对一个遥远的策略进行展望。因此,在释放的过程中要关注新增机遇,如持续跟进,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实现文化旅游“线上+线下”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种“设计—植入—实施—调整—跟踪—反馈—再调整—再反馈”的策略性开发有助于城市断裂空间的接续性激活。
3.3价值建构——城市断裂空间的人文性延续
城市中的各种元素,体现了漫长发展历史中的厚重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改进不仅仅意味着单方面的改革,还“必须创造一种有效的共生模式”“重新建造人类文明”。对于中洲岛而言,形态织补和功能嵌入可以视作区域复兴的手段,但同时不应该忽略连续城市文脉的独特性。
3.3.1 打造以中西文化交融为支点的人文城市
中洲岛要更为关注文脉的隐性元素,将自身的价值建构纳入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蓝图中。百年前的烟台山,一批风格多样的中西建筑拔地而起,至今还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洋行和教堂等西洋建筑。同时,烟台山拥有众多庙宇、道观,是传说中福州民俗信仰中的陈靖姑女神祈雨之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闽都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元素在此交织,共同铸就了深厚多元的烟台山文化。2014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确定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总面积为53.22hm²,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3.22hm²,囊括江心岛(5.94hm²)和中洲岛(4.23hm²)两大部分,以居住、文教功能为特色,打造集文化休闲、创意及旅游于一体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片区( 图2)。中洲岛作为规划蓝图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政策的推动,通过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布局,实现自我重塑。除了修复和开发之外,福州还特别关注对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外西洋文化的挖掘。作为福州历史文化的新名片,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势必要带动新一轮的旅游效应。中洲岛要牢牢依托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格局,以中西文化交融为支点,打造以建筑、文创、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路线,强化服务功能,让市民和游客既可以在中西交融的静谧厚重中寻觅福州真实的历史信息,也可以通过观赏活动的流线将毗邻的中洲岛、江心岛、烟台山串联起来,在福州版的“万国建筑博物馆”中获得新的意向,更加全面地体会闽都文化与涉外西洋文化的交融。这既是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城市纹理断裂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图2 烟台山功能结构规划图
资料来源:《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3.3.2 构建灵活联动的文化网络
城市纹理断裂区往往留有一些废弃的老旧建筑或其他元素,或多或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历史信息,构成了城市集体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在1999年轰轰烈烈的除尘布新之下,中洲岛原先“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消失得毫无踪影,如今要再度复原早前中洲岛上的景象并不现实。因此,对于中洲岛的人文价值的挖掘,必须有意识地根据城市需求构建灵活联动的文化网络,在短时间内吸引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纹理断裂区的关注,在保留断裂区自身特性的同时重新修复连贯的城市记忆。对于荒废已久的改造区域,起步显得尤为关键,中洲岛的再生需要城市发展政策的扶持,因此吸引政府资源的再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于建设大型文化设施的高投入,中洲岛要积极探索“小而美”的文化活动网络,与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相互呼应,把散落在仿欧式建筑中的活动连接成一张艺术网络,让人们流连于充满活力的江滨夜景,同时带动相关餐饮、酒吧和艺术品商业的发展。这样一来,把中洲岛直接作为文化活动的空间载体,使得人们在游览、休闲之中能够参与其中,真正关注到平日里忽略的城市角落,进而对其建立新的意象。此外,还可以考虑以活跃民间传统文化为契机,顺应榕台民众祈福消灾的朴素愿望和寻根谒祖的情感,有组织地在陈靖姑祖庙所在地一带开展庙会活动,向广大市民展示闽都民间艺术,如评话、伬唱和闽剧等。如此,中洲岛作为重要的服务功能补给区被纳入周边联合发展的网络中,无形之中以价值建构来实现与毗邻区域的缝合。这样一来,真正能够在城市居民意识中构成丰富城市意象的始终是整体、连贯的城市文脉,因此作为城市灵魂的文脉构建便成了纹理断裂区更新策略的点睛之笔。
4 结语
人们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开始回归理性的思考,城市纹理断裂区是下一步急需挖掘的更新对象。对于城市纹理断裂区,绝不能粗暴生硬地割裂城市意向的文脉,而是要更为弹性、缓和、系统地对其进行形态的织补和功能的嵌入,回归城市纹理本该传承的精神特质和社会网络。对中洲岛而言,只有真正实现形态、功能和文脉的有机联结,才能在城市中真正确立其坐标和使命。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