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辽宁聚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精准发力

2025-03-27 16:22 阅读量:6.5万+

华人号:侨园杂志社
“省科技厅将紧紧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一主攻方向,聚焦融合的基础、关键和途径,构建攻关、转化、服务3个体系,一体推进策源、壮企、筑链、强基、突破专项行动,支撑辽宁产业体系,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月27日上午,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上,省科技厅副厅长金莉在介绍省科技厅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勇于争先的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时作上述表示。
金莉介绍,去年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综合排名提高5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2,R&D经费投入676.4亿元,增幅6年来首次高于全国水平,投入强度创10年新高, 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策源”行动,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以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抓手,夯实创新底座,在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争先进位。一是提升“两城一园”位势能级。会同沈阳市、大连市、沈抚示范区在构建科研体系、集聚人才团队、培育新兴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制定专项支持举措,共同开展科技招商等活动。二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辽宁优势力量,在材料、航空、种业等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辽宁基地;围绕我省产业需求在化工减碳、农业等领域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辽宁实验室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全面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规范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完成全省6个部门,3451个现有平台基地的优化整合工作。三是组织实施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大院大所大企共同争取承担新材料、工业母机、集成电路装备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精细化工、“双碳”、低空经济、生物科技等方向部署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围绕我省产业发展,发挥省委科技办统筹及厅市会商联动机制作用,共同靶向部署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实施“壮企”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一是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联合大院大所大企共建专业孵化器,扶持企业快速成长。深入实施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针对性地配置资源,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500家。二是精准解决企业问题。制定《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对企业购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创新服务给予创新券支持。深入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选派30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解决企业需求,推动3万台(套)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三是打造企业成长沃土。优先在高新区布局实施“四链”融合项目。出台高新区考核评价办法,推动高新区晋级提质增效。实施“揭榜挂帅”政策试点,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实施“筑链”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一是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成全省统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平台,推广覆盖全省的“1(总平台)+N(各市)+X(重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建设,打造成果转化一体化服务平台。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00亿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60%。二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组织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群主、产业链主对接,推动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攻关。常态化组织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双向“揭榜挂帅”,对企业“揭榜”成功的重大成果项目给予支持。差异化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验证中心,发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200项以上。三是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常态化组织社会资本进辽宁活动,推送“创新积分制”企业“白名单”。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快形成“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持续组织好创新创业大赛社会资本进辽宁、银企对接等科技活动。四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完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创新产品供需对接机制,推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启动实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支持大模型、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实施“强基”行动,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持续开展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专项行动。一是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强化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依托基础科学中心打造“基础研究特区”。加强信息、工程、能源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辽宁创新中心。有组织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资助效能,集聚人才开展协同攻关。二是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打造从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青年科学技术A类、青年科学技术B类、“兴辽英才计划”到与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相贯通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数量,给予青年人才早期科研支持。三是持续推进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专项行动。开展“院士恳谈会”“双百链接”“百万学子留辽来辽”等活动,共同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动态调整高校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

实施“突破”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开放合作。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出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意见》及配套文件,构建央地合作、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的创新机制。按照一校一策、一所一策、一企一策原则,研究制定《关于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选取试点单位,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评价、科技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改革政策“揭榜挂帅”。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国家试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驻辽中央企业享受辽宁政策。二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省委科技办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统筹部署创新资源、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系统推进工作。三是扩大交流合作。用好浦江论坛、“海创周”等平台,布局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项目。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科技合作,共同开展联合攻关、联建平台等系列活动。

记者:王春棠

编辑:张艳红  责编:王春棠  审核:孙海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辽宁聚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精准发力》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委内瑞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