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扬帆浦江 | “这是自发明X射线130年以来的又一重要突破”
“这是自1895年伦琴发明X射线130年以来的一大重要突破!在心血管领域,中国本土研发的零噪声DSA的出现,就像DeepSeek之于OpenAI一样……”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完成联影全球首台零噪声DSA复杂冠脉介入(PCI)手术后,这样向媒体评价联影首创的“零噪声”医学影像技术,标志着国产高端DSA技术开启新篇章。
这一大国重器、全球首台,诞生在上海嘉定的侨企!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嘉定工业区的联影医疗,了解背后的故事。
“你好小U,打到蜘蛛位。”
“好的,已发送蜘蛛位到系统。”
与一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不同,零噪声DSA还能接收指令、发送要求,并完成检查摆位,是个聪明的智能机器人。

“以往,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做不同部位检查的时候,要人工完成摆位。而这台设备可以接收声控指令,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联影医疗X射线事业部副总裁林晓杰表示,现在,医疗设备也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在一些复杂手术中,有些角度往往要靠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精准找到血管。而今通过机器人的控制,机械臂可以自动到达,辅助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
以往,图像质量高清与低辐射剂量是一对矛盾体。DSA剂量降低,射线量降低,图像质量必然会降低。如果图像质量要高清,那必然辐射量会增加。现在,上海联影医疗打破了这一无法兼顾的技术壁垒。
林晓杰介绍,零噪声DSA通过优化成像系统,让图像中的干扰性噪点几乎完全消失,从而让DSA设备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提升57%,信噪比提升超过4倍,而辐射剂量降低至少70%。

“图像分辨率提高了57%,这就具象到我们能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小血管。比如有个血管网叫侧支循环,以往的设备,我们看不见,医生要靠经验来找到侧支循环。现在,通过零噪声DSA,这是世界上首次能在X光下看到侧支循环。”林晓杰解释道。
对此,葛均波院士高度认同,“它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冠脉造影的间隔支、对角支等侧枝小血管看得清清楚楚,透视图像质量达到了造影水平,更将辐射剂量降至新低。”
未来也许有一天,凭借该技术孕妇能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接受心血管造影,医生也可以摆脱沉重的铅衣,将医患双方的辐射风险降至新低。
“以前,这一类医学影像设备里,进口占比超过90%。2月18日,零噪声DSA的启用,标志着我们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今后,我们将领先世界一流水平。”联影医疗X射线事业部总裁向军透露,这一设备开启了国产高端DSA技术新篇章,未来还将运用在更多领域。

“除了和中山医院葛均波团队合作外,未来还会和华山医院、华西医院、中大医院、阜外医院等国内一流三甲医院合作,推动在产学研医协同下,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神经外科疾病的精准诊疗。”向军介绍说,2017年联影医疗拿到了科技部“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重点研发专项——新型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成像系统及临床应用技术,随即开启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深度合作,“这些年来,团队铆足了劲做这一类型产品,通过不断研发升级、不断打磨,现在可以自信地说,我们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据了解,位于嘉定的联影医疗代表中国智造陆续破冰海外高端市场,产品已经进驻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波兰、印度、韩国等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医疗机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追梦中华·扬帆浦江 | “这是自发明X射线130年以来的又一重要突破”》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台湾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