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深蓝之书

2025-04-25 23:33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军事天地

深蓝之书

——世界读书日遇见海军博物馆

■中国军网记者 刘诗扬 王乐

4月23日,青岛之滨,晨曦微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从沉睡中醒来。

码头边,退役功勋舰上悬挂着满旗——这是人民海军的最高礼仪。长江舰、济南舰……他们像是身披绶带的老兵,向博物馆行注目礼。岸边的浪花像翻开的书页,人民海军度过的艰难时刻,它都曾亲历。浪花的每一次冲击,都将馆中珍藏的文物,卷回那个阵痛年代。

——泰州白马庙老屋,13名身着土布军装的创业者,用铅笔在泛黄地图上勾勒出新中国海防的第一道轮廓。

——一段枯枝,不足85厘米,布满了35枚炮弹碎片,这是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战士的钢铁意志。

——永暑礁的木质邮箱,藏着南沙卫士对祖国和亲人的爱……

一个个故事碎片,慢慢拼起深蓝之魂。

(一)

陆上装备展区“解放”号炮艇静默不语,然而,岸边的礁石依然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75年前,为解放万山群岛,人民海军组建起一支火力船队,在珠江入海口海域,战役打响。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排水量仅28吨的“解放”号并没有退缩,舰队副队长林文虎沉着指挥,果断下令发起攻击,指挥“解放”号全速冲入敌舰群,抵近猛烈射击,予“太和”号护卫舰以重创。拂晓后,国民党海军发现人民解放军实施夜袭竟是吨位不大的炮艇,于是集中兵力实施围攻,在此过程中,林文虎献出年轻的生命。

伤痕累累的“解放”号炮艇载回了林文虎留下的笔记本和一枚胸章。透过玻璃展台看到,满浸的血渍下记录着党的理论和学习领会心得,写有“完成任务”“努力学习”“实事求是”……

1940年,年仅20岁的林文虎放弃泰国优裕的生活,选择回国参加华南东江抗日游击队。他边打仗边学习,对“同志”“共产党”的含义有了认识,思想由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万山海战被毛泽东主席赞扬“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予表扬”,林文虎也被中南军区追认为海军战斗英雄。

退役功勋舰艇鹰潭舰(左)、济南舰(右)。王乐摄

当红漆铁架托起“解放”号功勋炮艇,锈蚀的炮管仍在计算黄海潮汐涨落;当105舰悬挂满旗停靠在渤海湾,首艘国产驱逐舰的雷达仍在扫描星辰坐标;当长征一号核潜艇潜望镜指向穹顶,裂变轨迹在穹顶之上永恒延伸。

一座博物馆,半部海军史。

(二)

民众之尊崇,源于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为今日中国军人地位的奠基。

博物馆第四展厅门口,两名在校大学生等待合影,腼腆的眼神中透露着难掩的崇敬。追“星”成功!两位大学生与身着海军礼服的海军某部指导员黄天乐,及其胸前的荣誉勋章同框了。

作为“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的传人,黄天乐第三次来到海军博物馆。但这次,是第一次作为英模代表参加致敬英雄仪式。“担子重,但是荣誉感更强烈了。”黄天乐说,带兵这些年,入营的第一课一定是把鸡雄山阻击战的故事讲给战士们听,“想成为战士,先听先辈故事。”

74年前,朝鲜战场的鸡雄山阵地,饥饿是比敌人更可怕的威胁。在缺粮缺水缺弹药的艰苦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第77师第230团1营2连炊事班根据构筑阵地战士的分布情况,设置点位架锅灶煮野菜,每天3顿饭,往返几十里路,冒着枪林弹雨只为给战场上的官兵送上一口热饭。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英雄广场。王乐摄

当青春遇见青春,深蓝的火种持续点燃年轻官兵的心。黄天乐在英雄纪念广场驻足,望着英雄群像雕塑前的长明火台,历经风雨洗礼,火焰炙热依旧。

人人内心都埋藏着星火,点燃它——让它燃成火矩。

(三)

“爷爷很疼,我心疼他,我要像他一样坚强。”年幼的手指轻轻触碰“中国人民海军英雄模范”电子屏上钢铁战士“人民英雄”麦贤得的照片,一位小朋友对讲解员说。

还有一张新时代的经典——“网红”照片“大手牵小手”,这是也门撤侨的生动记忆。网友热议,祖国的强大不在于免签了多少国家,而在于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把你安全带回家。深蓝画布上勾勒着最鲜活的大国形象。

“海军的生日就是我的生日。”退役军人薛冰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个退伍不褪色的年轻人专程从家乡赶来参观海军博物馆。一早赶来排队参观的市民杨女士说:“我的父母建码头,我的孩子登舰艇,青岛人骨子里就和大海连着筋。”

的确,这座在深蓝盾牌守护里起航的城市,牵动着生活在此人们的一颦一笑。

致敬人民海军英雄仪式现场。刘诗扬摄

“我的城市何时入列”,这是全国各地民众最深情的期盼。为什么以城市地域、山川湖泊等命名中国舰艇?因为他们是“流动的国土”,这是早已刻在人民海军心尖上的誓言。

人民海军,从伤痕中走来,那些缝补过的伤口,化作基因里的图腾。

从“近海防御”迈向“远海防卫”,76年来,一代代海军官兵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和继往开来的建设发展中,孕育形成海上猛虎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空雄鹰精神、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核潜艇精神……深蓝血脉照亮着人民海军最初的航向,用信仰作龙骨,以牺牲为铆钉,锻打出铁血的海军之魂。

在中国地图上,海军博物馆只是一个普通的坐标。但在我们心灵的版图里,它却是一部人民海军的深蓝史诗。

(感谢孙硕对此次采访的协助,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深蓝之书》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泰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军事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