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3:49 阅读量:5k+
华人号:华人头条--泰国从谢伟的新办公室望出去,是上个月刚启用投产、占地46亩的松伟高端灯饰数字智能化产业园。
自2000年来到广东中山市古镇镇,2003年创立松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下称“松伟照明”),这名陕西汉子已经在“中国灯饰之都”扎根二十余年。尽管乡音未改,但办公室里的红木家具、工夫茶桌,一句“坐下喝茶”,俨然已是地道广东老板的风味。
时间拨回到3年前,广东首次召开“新春第一会”,向社会各界发出动员令:“以每个人、每个企业的奋斗,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深深触动了谢伟。创业之初,他从手工作坊“夫妻店”起家,如今刚落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已是他第五次搬迁的新厂房。
这段时间,美国滥施关税冲击全球市场,谢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相关新闻。庆幸的是,公司产品出口主打东南亚地区市场,美国市场份额占比不高,目前受影响不大;但隐忧也挥之不去: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企业如何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向三个方面要动力:创新能力、数字智能化和综合竞争能力。”回顾自身经历,谢伟感慨道,广东民营企业历经风浪,唯有坚持以创新破万难。
“创新是产品的生命线”
谢伟还记得初到古镇镇时看到的场景:这个面积仅47.8平方公里的小镇,在当时已有近二十年的灯饰发展史,产业初具规模,家家户户做灯饰,遍地是工厂和卖场,全年工业总产值超3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产值占比超八成,推销员们“提灯走天涯”。在这里,他人生第一次坐上了“虎头奔”。
在传遍大江南北的故事里,广东“遍地是发财的机会”。跟随着千禧年前夕那波“下海潮”,他毅然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南下广州。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南方人才市场认识了时任东方灯饰集团董事长苏泽深。在苏董的邀请下,谢伟成为了一名全国跑生意的灯饰销售。他越跑越感慨:“市场太大了!广东的企业主动上门做生意,很受外地客户欢迎,几乎生产什么都赚钱,第一年销量就翻了一番。”
看到了时代和环境的红利,他决定自主创业,用老家房子抵押的贷款加上8000多元积蓄,和妻子与2个员工一起创办了约200平方米的手工小作坊。
和当时许多“夫妻店”一样,小作坊的产品没有所谓的“设计”,产品毫无竞争力,第一年就亏钱了。第二年,谢伟对产品外观进行了改造,卖了三百多万,由亏转盈。这一改,奠定了他在后来二十余年里坚持的法则:创新就是产品的生命线。
“卖什么都赚钱”的好日子只持续到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外贸企业转战内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彼时,古镇镇总产值超141亿元,已形成庞大的灯饰产业集群,分化悄然出现。
“过去市场太好做了,不少老板的目光只停留在赚钱,没有做企业的长远考量。”谢伟观察到,行业内相互抄袭,利润急剧下降,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好卖。“必须要做原创的、有特点的产品,不仅要有自己的研发力量,还要申请专利,让别人不敢仿。”
他聘请了一位会用电脑画图的老乡,设计了第一套有专利的灯饰系列产品——“花好月圆”,这个好意头的名字让产品成为了连续3年的爆款。
2011年中山市成立灯饰知识产权维权中心。通过专利“快授权、快维权、快协调”机制,小镇实现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执法案件1个月内结案、灯饰类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专利授权。
“一款灯饰在市场流行的时间可能只有4—5个月,专利申请保护必须足够快,才能有效遏制抄袭,让企业有信心和底气投入研发创新。”谢伟说。
尝到了原创设计和专利的甜头,2013年,松伟照明成立了研发中心,如今获得专利超过1000件。
走在古镇镇的灯饰卖场,原创设计琳琅满目,各有其美、争奇斗艳。如今,古镇镇灯饰销量占国内灯饰市场70%以上份额,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跟不上数智化浪潮,会被降维打击”
夜里11点,谢伟在公司结束了清明小长假前最后一场管理层会议。
“工作狂”谢伟把工厂当成了第二个家,经常深夜才下班。不过,如今工厂里有了比他更勤奋的“员工”——在老化车间,自动老化装置彻夜不休地进行灯具老化测试,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机器不仅将人从这个光污染严重的岗位解放出来,还能在工业电价低谷的深夜工作。
但设备升级也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老厂房刚刚搬进数字智能化产业园不到一个月,小至饭堂、网速,大到生产、发货,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比如,仓储部负责人张甲强反映:由于货架的设置相对于仓库楼层高度偏矮,机器人在搬货到最上层时会因红外线扫描的误差而产生误判。经过讨论,IE(工业工程)部门将针对性地进行实地整改。
“我们就像从2D平面突然进入了三维空间,每个环节都需要运营和调试,预计磨合期要持续到五月中旬。”谢伟说。
传统产业走向智能化,认知上的磨合期比实际运营更久。灯饰属于制造业中的“快时尚”品类,工艺精密复杂且潮流迭代快,数十年来都以人工拼装为主。
2023年的夏天,松伟照明的新产业园打下第一根木桩。谢伟提出做智能化工厂,决策团队7人中却有4个人反对:建设智能化工厂投入动辄数亿元,这一发展趋于平稳的传统产业有多大向上发展空间能回本?
谢伟拉上团队到深圳、佛山,参观TCL、小熊电器等工厂的智能生产线。大伙儿十分震撼,逐渐认可了谢伟的话:“未来竞争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如果跟不上数智化浪潮,迟早会被降维打击,企业按下暂停键就是退出。如果不甘心,那就只有一个字:干!”
如今,走进技改投入超3亿元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仓库管理、上下楼搬运、灯具老化等“粗重活儿”已经由机器人替代。数字化、智能化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能为企业治理提供精准的战略数据支撑。
站在传统工业与智能化时代的分岔路口,松伟高端灯饰数字智能化产业园成为了古镇镇的标杆之一,镇上主动参加技改的企业也越来越多。2024年,古镇镇工业投资总额增长11.9%,其中技改投资总额增长6.3%。
谢伟并不满足于此,“在数字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更懂产品,还要更懂市场、更懂渠道,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开拓新市场。未来,我们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描绘全球用户画像,用更高标准、高品质的产品,更高的生产效率参与国际竞争。”(南方日报 唐子湉)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