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06:45 阅读量:4k+
华人号:奇异新西兰文/李斌
近日,福建本土作家李国武的非虚构散文集《苦蚕》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根植于平潭岛海洋文化与乡土精神的作品,以沉静而深情的笔触记录世俗生活、家族记忆与时代流变,甫一问世便引发文坛关注。闽派文学大家南帆先生为其题写书名,著名评论家孙绍振教授亲自作序,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陈晓明教授和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亦予以高度推介。评论界普遍认为,这是继陈毅达《海边春秋》之后,又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平潭题材海洋文学力作。
《苦蚕》以平潭岛为叙述原点,书写的是海边人家的真实命运,是风雨潮汐下的生命与文化的展现。不同于《海边春秋》的小说叙事,《苦蚕》采用非虚构散文的形式,以纪实和沉思并行的方式,展现平谭岛乡民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生存状态与精神追寻。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谢有顺指出:“《苦蚕》文字中有海风的气息与乡土的韵味。作者以深情叙乡愁,以省思观世象,既有平凡生活的真实细节,亦写神秘而玄妙的故事。这种世俗生活与文化伦理相融合的写作,昭示出了一个地方灵魂中的重要侧面。”
作者李国武早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弃文从商,辗转南北、行走四方。直至近古稀之年,他回归文学初心,以《苦蚕》作为对故土与童年的深情告白。闽籍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哈雷评价道:“这是一部岁月钩沉、墨染乡愁的著作,以独特的审美感悟和深度体验,重溯乡土文明的根系。从海岛世俗生活的肌理穿透到文化精神的场域,是探寻平潭这座国际旅游岛前世今生不可多得的佳作。”
《苦蚕》全书28万字,数十篇散文构筑,从记忆中的苦雨寒灯、祖屋炊烟,到海边拾贝、渔歌随潮,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生命史,更是一部地域文化的“活档案”。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石华鹏指出:“让我惊讶的是,《苦蚕》这部书所记录的人事是如此鲜活和深刻,它们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证明作者不仅有超强的写作能力,更对过往倾注了全部感情。”
作为一部海岛题材的非虚构散文集,《苦蚕》将个体生命、宗族记忆与地域文化深度交织,在纪实的基础上融入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孙绍振在序言(其序言已发表于2025年3月27日《福建日报》)中指出:李国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让苦难显影时始终保持着自然的尊严。都说生活是一副磨盘,磨碾着人也喂养着人,极尽艰难的困境,也磨砺出海岛人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凛凛风骨。在一个浮躁时代里,《苦蚕》保留住了写作的良知和温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厚重的生活。这正是该书打动读者的原因所在——不刻意煽情、不虚构传奇,却在朴素中见真情,于沉静中见锋芒。
此外还有中南大学二级教授聂茂、闽派评论家伍明春,还有乡贤冯秉瑞和何玉华等作家为《苦蚕》从多角度予以褒奖。
书名《苦蚕》寓意深远。蚕,是默默无声的吐丝者,也是隐忍中完成蜕变的象征。李国武借“苦蚕”一词,既表达了童年记忆中的苦乐参半,也隐喻海岛人民在历史潮汐中沉默坚守、改革浪涌里自我更新的精神品质。
近年来,平潭这座开放的岛屿,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而《苦蚕》的问世,恰逢其时,它不仅是个人记忆的回响,也是一个文化区域自我观照、自我书写的重要文本。李国武的写作,打通了散文与地方志、记忆文学与人文反思之间的界限,在非虚构散文中写出了文学的穿透力与人文厚度。它承接了我省著名作家陈毅达《海边春秋》对海洋文化的精神写照,又以散文的形式突破了小说的叙事界限,实现了从现实生活到文化反思的跨越。
目前,《苦蚕》已于各大书店及平台发售,四月二十日由平潭乡贤召开首场作品研讨会,并计划于夏季在福州和平潭举办新书首发式、分享会与读者交流活动。专家们认为,此书许多篇章也是可延伸影视创作的绝佳素材。据透露,李国武第二部作品《蜕壳》已经完稿,第三部《风口》正在创作中。他将继续围绕平潭海岛与两岸民间文化展开深度探访与书写,争取于明年完成《逆潮》三部曲。
如今,当平潭以“国际旅游岛”的新姿惊艳世界,《苦蚕》恰似一剂文化的醒酒汤,提醒人们凝视这片土地被风沙雕刻的皱纹。这部用半生淬炼的“精神茧房”,终以文学之名完成了对故土最深沉的回望。它不仅是一位作者的文学回归,更是闽派海洋文学一次动人而深刻的回响。
编辑:shengjuan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