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夜读|不知不觉间,秋天已走过一半啦

2024-09-22 22:14 阅读量:3.7万+

华人号:中国侨联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2日20时43分将迎来秋分节气。

秋分,秋天行至一半。一半是内敛,一半是张扬;一半是凉飒,一半是明艳;一半是秋色宜人,一半是千里婵娟。此时的你,是否也有不一样的心情?

秋分·美文

秋分时节,天气给人的感觉,两个字:爽、朗
爽、朗,一个是爽,天气感觉清爽了;一个是朗,天空感觉明朗了。
于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但各地的温凉更迭大不相同。
秋分时节,北方已不是新凉,而是轻寒。而塞北秋分时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对于江南而言,通常是“冷至春分,热至秋分”。南方往往依然暑热未消,还难以把每只秋老虎都关进笼子里。人们把这时的闷热天气,称为“木犀蒸”。闷热,都被说得如此文雅。为什么叫做“木犀蒸”呢?
木犀,曾是桂树的俗称。农历八月,雅称桂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清代《清嘉录》:“俗称岩桂为木犀,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在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热。言蒸郁而始花也。”
在桂树即将开花的时候,常有一段时间像在锅里蒸的闷热天气,仿佛桂花是因闷热而开花。所以这样的天气便被称为“木犀蒸”。
古人认为,秋分是一个分界。
秋分之前暑有余热,所以秋燥还是温燥;秋分之后寒意渐浓,所以秋燥已是凉燥。因此过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温润之物
《管子》: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
也就是说,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都有了定论。
吃下“定心丸”,人们便忙着收,忙着晒。“三春没有一秋忙,收到仓里才算粮”。然后趁着秋高气爽,晒粮食、晒干菜,晒盐、晒鱼干儿等等。
从前,收割、晾晒、归仓之后,还有一个民间习俗,“送秋牛”。
立春的时候是鞭春牛,劝耕。秋分的时候,是黄纸或红纸上印着节气农事以及农夫耕田的图样,制成“秋牛图”。送图的人,往往是民间最能说会唱之人。他们在“送秋牛”的过程中,说秋耕事项以及各种吉祥话儿,劝说大家不贻误时令。
这种习俗也被称为“说秋”。而“说秋”说得好的人被称为“秋官”。立春鞭春,秋分说秋,都是关于劝耕的习俗化的行为艺术。
秋分时节,虽然有了些许寒意,但我还是特别喜欢那句诗:“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热得昏沉沉的,也被热得特别烦躁。秋分时的一丝轻寒,恰好让人舒畅,恰好给人一种唤醒感,气温体现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
但再凉一点,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肃杀之气,所以希望这样的天气不要来去匆匆,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秋分·赏心乐事

 竖秋蛋 

秋分这天人们会玩一种“竖蛋”游戏,民谚说“秋分到,蛋儿俏”,游戏方式很简单,即将鸡蛋慢慢地在一个平面竖起来,松手,蛋不倒视为成功。

 吃秋菜 

秋分当日还有一种时令吃食,叫作秋菜,是生长在岭南地区的一种野苋菜,也叫秋碧蒿。适逢秋分采来新鲜嫩绿的秋菜与鱼片煮汤,称“秋汤”。俗语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庆秋收 

秋分日,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时候,瓜果飘香,稻谷归仓,处处铺开秋收画卷,一派热闹的丰收图景。“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丰收,就是光阴给每一位辛劳者最好的回馈。

秋分·草木人间

秋分

和谷穗聊丰收

和柿子聊成熟

和只在傍晚开花的紫茉莉

聊晚霞的绚烂

和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

聊独立和勇敢

它们原地不动

就给了你很多答案

秋分·絮语

秋分何事最相宜

宜游宜从容。此时节,秋月沉静、秋水澄明、秋山渐染,金秋真的来了。走出家门,此时节的风景是可以让你坐下来慢慢品的。望着秋水长天,人也会在自然的轻抚下跟着温柔起来。

宜学宜收获。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不闷不燥,人也可以不慌不忙、不徐不疾。秋分日这天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土地在九月迎来了满满的收获。人也应像土地一样,在秋天学有所获,播有所得。

去过半的秋天中,分一半柔情与多彩,为生活添上几许明媚。不负秋天良景,不负辛苦耕耘,不负浪漫的你对生命所怀的畅想与遐思。

剩下的秋天,一起加油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夜读|不知不觉间,秋天已走过一半啦》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苏里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