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究竟有多少华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一,有的说是十几万,稍微精确一些的说法是十五、六万,不到荷兰全国人口的1%。当然,还有人夸张地说是二十多万,似乎人数越多,越是显示华人力量的强大。
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CBS)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月,荷兰华人共有96618名,其中75%的华人移民来自中国内地,18481人来自香港,124人来自澳门,3850人来自台湾。然而这组数据没有包括海外华人的国籍为印尼、苏里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老挝以及其它地区的海外华人。
李明欢教授在《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活跃在一个西方社会中的华人移民社团》(We Need Two Worlds: Chinese Immigrant Associations in a Western Society,199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一书中,以在荷华人的原籍地将他们分为7个群体:广东人、浙江人、印尼华人、苏里南华人、越南华人、新加坡华人和马来西亚华人。但这个分类不是绝对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华人从中国国内移民至荷兰,这个分类可以扩展到上海人、北京人、台湾人、新疆人,甚至囊括美籍华人。
海牙唐人街庆祝中国新年。
华人在荷兰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但荷兰主流社会对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更不了解他们的网络文化。荷兰华人在荷兰干什么?他们如何看待荷兰社会?荷兰社会又如何描绘他们?与荷兰华人有关的网站记录了哪些内容?他们的网站又怎样描绘出他们在荷兰网络上的情况呢?
研究人员在最初的资料调查中发现,华人在荷兰社会没有被过多地讨论。在一个关于荷兰华人第二、三代移民的研究里,周耀辉博士(Yiu Fai Chow)指出荷兰华人经常没有被纳入关于“多元化社会”的讨论里。同时,他也留意到在荷兰“多元化社会”的讨论中, 与其他外来移民相比,(年轻)华人几乎是隐形的,他们似乎隐藏在外来移民会造成社会问题的现象之下。然而实地考察时发现,荷兰华人活跃在荷兰社会中。他们在荷兰开餐厅和商店、在荷兰庆祝他们的节日、开设中文学校,并且当地的唐人街都很热闹,但是关于荷兰华人的记录和档案却很少。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以及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2018年2月中至7月中的半年左右时间里,荷兰皇家图书馆(Koninklijke Bibliotheek-National Library of the Netherlands,KB-NL)开始建设“荷兰华人网络资源馆藏”(http://lab.kb.nl/dataset/web-collection-chinese-netherlands),在这期间一共有480个与荷兰华人相关的网站被选入这个馆藏。馆藏展示出华人是如何在荷兰网络上表明他们身份的一个文化进程,以及他们是如何被荷兰网络社群所理解。
建立这个网络馆藏的目的是为了描绘出荷兰华人在荷兰网络上的活动,因此这个过程便形成了一个利用文化手段来留下华人在荷兰的痕迹。当华人的故事被记录下来的同时,也在以荷兰文化为主的讨论对荷兰文化遗产的定义进行了协商。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个华人网络资源馆藏扩大了荷兰数字遗产,在荷兰华人的故事被囊括进来的同时也成为荷兰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由于这个专题网络馆藏是有关荷兰华人的,因此所选取的网站只要满足以下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被选入:其一,网站发布者是荷兰华人一员;其二,网站上的内容要与荷兰华人有关。虽然华人通常被荷兰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但由于荷兰华人来自不同地方,性别、年龄、职业也不相同,荷兰华人的组成是多元的。因此,在遴选网站时会覆盖每一组成员。
根据所选网站上的内容,这个荷兰华人专题网络馆藏可以分为17类,分别是:店铺类、饮食和餐馆类、博客类、文化历史与艺术类、教育类、语言学校类、个人网站类、宗教类、信息平台类、中荷关系类、节日和仪式类、移民组织类、新闻与媒体类、政治和社会时事类、留学生类、中医类、驻荷机构与办公室。
这个荷兰华人网络馆藏也保存了一些没有实体形式或濒临危险的文化资源,例如收集了荷兰当时唯一的华文书店网站、不同的同乡会网站和各种华人宗教组织的网站。这些机构或组织也许没有文件或档案记录,但他们确是和荷兰华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个华人网络馆藏用另外的一种方式保护这些没有实体或濒临危险的文化遗产资源。
总而言之,荷兰皇家图书馆建设的荷兰华人网络资源馆藏作为数字遗产保留了华人在荷兰活动的资料,同时也将华人故事纳入荷兰文化遗产,并保护了一些没有实体的文化遗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