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 16:56 阅读量:1.4万+
华人号:大灣區時報
作者 山野村夫
过去的澳门,是万国市场、中西合壁,引无数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內地还处于封闭年代,澳门沿海的乡村除了耕田就是耕田。很多年轻人为谋求出路,冒险偷渡去澳门或香港。但是偷渡是犯罪的,轻则批斗,重则坐牢。所以,这些策划偷渡去澳门的人,都用一种暗语,叫喝咖啡,意思是去澳门喝咖啡,借指去澳门。当年,去澳门喝咖啡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到了八十年代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珠海成为特区,政策开放,允许澳门周边镇搞小额贸易,澳门水警也允许持有出海证的渔民上岸。一时间,澳门周边村镇纷纷造船出海,申请办证,成立什么贸易公司,沿海的渔民则收购鱼、虾、蟹,运往澳门销售赚钱,一派热闹气氛。
看着这么多伙伴居然去澳门了,我也不甘落后,买了一条机动小船,办好证件,要去澳门看个究竟。
我驾着小船在海上颠簸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澳门二十七号码头,靠岸拴好小船,在熟人的带领下,我到附近岸边水警办事处办理入境手续(行街纸)。手续办妥后,迫不及待逛澳门街。
穿过一条大马路后,我到了一条叫“十月初五街”的街道。这条街虽然很窄,但是非常繁荣,金铺、米铺、什货铺、五金铺、小食馆、西餐厅、成衣店、电器店、药材店、水果店等等,应有尽有,街上人头涌动,特别是摆地摊的小贩,叫卖声吵吵闹闹,再看看门面装修比较豪华的银行,略略点算下,足有十五间之多,可谓银行多过米铺。可想而知,当年的十五初五街是多么的繁华。
再看街道上的建筑物,都是有一定年份的老建筑,很多还是三四层的砖瓦房,房屋非常密集,有的连开窗门的空隙都没有,正所谓是横街窄巷,寸金尺土。我不禁感慨,这样的居住环境怎与我乡下比?眼前的场景是繁华也好,密集也好,也无心顾及,心中就是在想,当年的人拼命偷渡向往澳门,说什么到澳门喝咖啡,那澳门的咖啡究竟是什么味道?这种好奇心我始终没有忘记。于是,便在街上寻找喝咖啡的地方,突然看见一间名叫“南屏雅叙”的西餐厅,估计这里可能是喝咖啡的地方了,于是与同伴一起进入厅内,找个墙边的地方坐下来。其实这间西餐厅面积大约只有一百平方米,除了厨房、收银台,客厅大约有六七十平方,分四排台桌,每排五张四方长台子,每桌只能坐两个人。
我是个乡下人,平时都是从事耕田,长期都习惯了衣衫不整。现在去澳门街,虽然也收拾干净些,但是穿件蓝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裤,一双解放鞋,而且还有沾点泥巴,一看就是个乡里来的内地仔。这让我一进门就引来数道目光。但管他呢,反正我身上有钱,就是来喝咖啡,怕谁?
于是我叫来服务员:“老细,要两杯咖啡!”服务员迅速向后厨喊道:“咖啡两杯。”
片刻间,两杯咖啡送到。这可是真的到澳门喝咖啡了,我心里霎时高兴起来,连忙端起桌上的咖啡张大嘴巴就是一口。“哗,咁苦架!”咖啡一入口,我就脱口而出蹦出这句,把周边客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他们目带讥讽地看着我们两人。那名服务员快步走过来,用手指着台边的塑料盒说:“番薯,苦就加糖,糖在哪里。”我早就通过香港电视剧知道,“阿灿”是叫我们内地人,“番薯”这个称呼还是第一次听,但我心里多少也知道这是对我们乡下人的侮辱性叫法。但是那个时候,管他什么“番薯”“粉葛”,还是先尝下澳门咖啡吧。于是我就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是很精细的白糖,比我们乡下的白糖细多了。我马上用勺子装了两勺到哪杯咖啡里。喝了一口,甜了,还是觉得不够甜,又来两勺。哗,好甜,原来咖啡加糖后这么甜的,澳门咖啡也不过如此。再看看那盒白糖,还有一半,心想反正也不用收钱的,不吃白不吃,于是,我们两个人两把勺子不停地把糖往这杯咖啡上放,边喝边放,就这样,两杯咖啡喝完,那盒白糖也没有了。
喝完咖啡,我们两人得意洋洋,正准备叫服务业埋单时,发现旁边的客人个个都偷偷在笑,有的还说什么,“这些内地仔,真是大乡里出来的”。有的说,“你以前也一样”。总之,他们以我们两人的举动为话题,评头论足。
原来,当我们进入咖啡馆后,这些顾客己经注意着我们两人的动态了,虽然他们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喝咖啡,若无其事。但是目光一直盯着我们喝咖啡时的“表演”,看见我们如此愚蠢,如此土气,难怪露出讥讽表情和一些耻笑言语。我自己看见情况不对,马上叫服务员埋单。所幸两杯咖啡,才十二元,便宜,两人慌忙走出咖啡馆。
咖啡喝了,也要去看看风景吧。于是,我们朝着新马路方向行去。哗,很宽敞的马路啊,车多人多,楼房又高又特别,街道又干净卫生,我心中羡慕不已。一路走过市政广场、邮政大厦,我们更加被那些建筑吸引着。继续往前行,突然看见前面有座圆形建筑物,更加引人注目。
没来澳门街时,就听人说有座赌博场叫葡京,想前面那座大厦就是了,于是加快脚步随着街上的行人,朝着那里走去。
说到葡京赌场,早就听人家说了,里面如何漂亮,我们在乡下山上也隐隐约约看见,今次能亲身接触,心中十分兴奋。
很快就到了葡京大厦了,只见是幢圆形的建筑物,大约十多层高,像个鸟笼,大门天花有五颜六色的图像,像个老虎口张开一样,奇奇怪怪的。不管这么多了,里面肯定有什么奥妙,于是我们两人就朝着大门进去看个究竟。谁知脚还没有踏入大门,就来了个穿着古怪的门卫,双手拦着我们。怎么回事啊,不准我们进去?只见他指着门边的告示,我一看,上面写着“衣衫不整,不得入内”字样,再打量下自己,我们衣着整齐啊,就问门卫:“怎么不准我们进去?”他又指着我们的脚。“脚上穿着鞋啊,有什么问题?”“什么事啊!”他不高兴了,说道:“您穿的什么鞋?不能进去!”原来我们是穿着旧的解放鞋,并且鞋上还有点泥巴,难怪不给我们入内。
看着人家高高兴兴地进出,自己却被卫士挡在门外,并且引来无数目光,我们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想自己在乡下哪个山头,哪个海角不能去,如今真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再争吵下去也不是办法,也不想被人看西洋景,我们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嘴上还骂骂咧咧地说,他妈的,等我赚到钱,买几套西装,几对皮鞋再来踏沉你。
从葡京门口被人赶走后,我一肚子气无处发泄。正在郁闷时,突然抬头见到远处有一座大桥,横架澳门至离岛,又长又高,好像一条蛟龙,腾跃在大海上,汽车在龙背上来回穿梭,令人望而生畏。
在内地,当年也没有这样雄伟的大桥,连想也不敢想。现在能近距离欣赏,我非常惊讶。又看见不远处港澳码头上,水上奔驰的飞翼船连船底都能看见,令人难解其中奥妙。大乡里出来的我,被眼前的奇幻般景象迷得留连忘返。
正在沉醉中,同伴提醒,己经下午二点多了,该回去了。我才想起,一起来老乡们约好了五点钟集中乘船回家。
我心想,反正以后有大把机会再来看,于是我们两个连忙回头往海边走去。
当年应该码头附近应该是新填不久,地方还很荒凉,突然看见有片地方,用铁丝网围着,围网上有块牌子写着“政府用地”,里面一大堆全是旧的摩托车、单车、三轮车、手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我们乡下人,哪见过这样场面,平时买台单车都很难,这里却堆积如此多单车?我心里觉得非常奇怪,于是走近去看。正在感叹之时,工棚里走出一个人,问我们有什么事吗。我们连忙说,“没事,只是随便看看。”哪知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对方听出了问题。
原来我们都是一样乡音。再一问,还真的是老乡,大家都觉得很亲切。于是他便请我们到他们的工棚里喝茶。闲聊间,他说起当年是如何偷渡到澳门,在澳门一路打工,现在在市政厅下属单位做事,好不感慨。最后问到这些单车摩托车是怎么回事时,才知道这里属于市政厅的执法部门,没收那些违规的、挡路的以及无牌小贩的交通工具,暂时停放在这里,正等候处理。看着这些东西,我心里想,在我们乡下地方,别说没有摩托车,连单车也很少。这么多摩托车、单车堆积在这里,真是浪费资源。心里这样想着,我眼睛不停地往那些单车看去。老乡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如果你们喜欢,就随便挑一辆走吧。听见老乡的话,我非常高兴,马上去挑单车。在里面看见一辆蓝色的二十六寸凤凰牌单车,八九成新样子,很是喜欢。于是,我便从几百辆单车堆中,扛起了这辆单车。同伴也挑了一辆外国的单车,我们两人非常满意。但是,单车怎样才能弄到码头上去?我们固然会骑车,但是在澳门这个陌生地方,车多人多,路途也不熟,会骑车也没用啊。
正在左右为难时,老乡突然想起来,说:“你们如果骑单车原路返回是很危险的,那里车多人多,红绿灯又多,你们毕竟是第一次来澳门,有些危险。”随后,他指着西环和那边的山头说:“往哪里走,哪条路车少人少,过了妈阁庙,一直走就是二十七号码头了,”哪知同伴听见如此复杂,他胆子又小,怕这怕那的,便说自己不敢骑车,不要了。而我胆子大,而且对这辆单车爱不择手,不甘放弃,便说道:“我不怕,我骑回去。”
最后我们决定,同伴自己原路返回,我骑单车按照老乡指的路回去。告别老乡后,我们各行其道。
我骑上单车,感觉很是轻松的,想自己在乡下的单车都是二十八寸的,又重又笨,不是广州生产的红棉牌单车,很少有上海生产的永久牌,凤凰牌单车。而单车的用途除了作交通工具,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来拉石头、拉柴、拉稻谷。哪有这样精致美丽的小单车?
我心想,如果这台单车能运回家,以后骑着它,找女朋友都容易点。我越想越兴奋,越兴奋骑得越快,想想乡下的泥路、山坡道,我都如履平地,眼前这样宽敞的沥青路,何惧之有?于是我便加大踩车力度,往老乡指点的方向飞驰而去。
但骑着骑着,我总觉的有些不对路,怎么其他骑单车的人总是迎面而来的?难道他们不懂交通规则?而且他们对我毫不相让,有几次还差点撞上我。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什么素质啊?有没有一点交通常识?联想起上午喝咖啡时,澳门人还叫我“番薯”,我看他们才是“番薯”!
就这样,我忍着晦气,骑着单车,迎着不断逆行的汽车和单车,左防右让,从南环到西环,转到山咀,到了妈阁庙,再经河边新街、经新马路口才到二十七号码头,足有十多公里。这一路可谓危险的路途啊!终于到了码头。码头上的老乡们看见我大汗淋漓,推着这么漂亮的单车过来,都围着看,羡慕不已,不断询问来历。我把这个过程一五一十地讲给大家听,最后还愤怒地说:“澳门人真的没有一点交通常识,几次都快碰到我了。”大家一听,个个都哈哈大笑,一个老乡笑着说:“不是人家没有交通常识,是你没有交通常识,你看看澳门的交通。”他指马路上行走的汽车说:“我们内地是右上左下,人家是左上右下,两地的行走规则是不一样的。”在一片哄笑声中,我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原来自己才是“番薯”。真是大乡里进城啊,幸亏自己没有被汽车撞到。我在心里责怪自己的无知和笨拙。
从此以后,我处处小心,虚心学习人家的礼节,了解人家的风俗。
后来我经常到澳门,由于懂得了礼貌,学到了经验。所以,码头的老板,商店的商人,水警官员,大家打交道都很顺畅。
最有趣的是,那家雅叙餐馆,我依然继续去,但是后来去就不一样了。我礼貌待人,喝咖啡时,只加了两勺糖,让人无可指摘。时间长了,大家都相识了,连老板也成了朋友,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家族式生意,不但有餐馆,还有商场和贸易公司。我后来在做小额贸生意时,由于大家相互了解,成了合作伙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这也算是傻人有傻福。
但几年后,政策收紧了,小额贸易停止了,我们也就没怎么联系了。
到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祖国,国家陆续开放自由行。我又重返旧地,第一时间就到了雅叙咖啡馆。但是昔日的客人不见了,厨师服务员也变了,只有当年的富二代还在,也己经是两鬓白发。大家闲聊中,说到我当年喝咖啡的无知,他还记忆犹新。
如今一切一切都过去了,岁月不饶人啊,大家都感慨万千。
再到街上看看,如今澳门处处高楼大厦,人潮拥挤,当年澳门与离岛只有一座大桥,现在己经是三座大桥了,再看看我们的珠港澳大桥,三地联接,更加雄伟壮观,世界瞩目。
仰望着松山上的灯塔依旧闪烁着光芒,炮台山上的炮台,仍然仰首挺胸,注视着前方的海洋。澳门,回归祖国了,心中多么的自豪。
四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往事不堪回首。但愿祖国更加强大,澳门更加繁荣,两地更加兴旺。
山野村夫(中),三灶(杜观山)红旗海祥湾洒店郑文才先生、《大湾区时报》副总编辑 李翔(左)。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