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09:47 阅读量:3k+
华人号:观中国在故宫博物院文创商店的货架上,“故宫零废弃”环保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参观者。其中有一款明星产品—苹果皮做的“龙纹手机包”,不仅走进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现场,还一度跃居微博热搜榜首位,受到外国友人和时尚达人的热捧。大家惊诧于如此细腻的皮质触感,竟然是苹果皮做成的。
用苹果皮做一款“素”皮包
“这款苹果皮制成的‘龙纹手机包’灵感来源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此瓶为康熙年间的创新器形,长颈球腹,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故宫文创的合作方“抱朴再生”(BOTTLOOP)创始人刘学颂表示,“BOTTLOOP”意为“瓶子的循环”。“抱朴”则取自老子《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在倡导“拥抱纯朴、循环再生、生生不息”的环保生活方式。
“2024年是龙年,龙本身也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象征。所以,我们从故宫的展品中挑选龙的形象,最终选中了清代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这个瓶子艺术价值很高,用矾红彩描金在瓷器上表现龙独特的造型,体现了康熙年间的工艺水平和审美特点。”刘学颂说,通过这件小小的文创产品,可以让游客把在故宫博物院里的文化震撼和文化滋养带回家,把这种龙腾虎跃的精神力量也带回家。
20世纪90年代初,刘学颂在日本神户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日本的生活时尚行业工作了15年。从日本回国后,她又加入了国内一家可以生产食品级再生聚酯切片的企业—“盈创回收”,一头扎进最苦最累的废塑料回收行业做了10年。
“盈创回收”的食品级再生工厂具备“可持续全循环模式”,年处理废旧PET饮料瓶5万吨,相当于直接减排二氧化碳约10.55万吨。在其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刘学颂于2019年创立了“抱朴再生”这一融中式传统环保哲学与现代年轻潮流文化于一体的潮牌。
对于文化赋能各行各业,刘学颂有着自己深刻且独到的见解。“我们要扎根于传统的母体文化,扎得越深就越有源泉,越能得到滋养。”她强调,“但是又要进行颠覆式的创新,通过科技和现代审美去不断创新适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这款素皮革的手机包就是利用了果汁和蜜饯行业剩余的果渣和果皮制成的生物基材料,这是一种创新的动物皮革替代品。”她进一步解释道,在工业化生产中,苹果榨汁后会留下果皮和糊状的果肉,这些由素纤维组成的残余物可以转化为纸浆,然后与有机溶剂和聚氨酯混合,再粘合到织物上制成皮革状织物,这种皮革也被称为纯素皮革。
“苹果皮革与动物皮革有许多相同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苹果皮革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环保的,且不会伤害动物。”刘学颂介绍说,皮质用具手感细腻,可塑性极高,但是动物皮革的鞣制过程会污染环境;合成皮革则100%由塑料制成,难以自然降解,同样会污染环境。植物皮革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不但可以呈现与动物皮革相似的结构、颜色、触感,其生产流程还能大幅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自然降解,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是东方独有的智慧和哲学。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发展走到尽头,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类应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我们可以在东方智慧中寻找到答案和灵感。”刘学颂说,“我认为这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机会。”
“故宫零废弃”项目
“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用文化去赋能各行各业,也就是咱们中国人说的‘器以载道’。”刘学颂说,他们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始于中国传统兔年,也是“故宫零废弃”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这个项目由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1月16日共同发起,其愿景是持续追求“将填埋/焚烧处理方式的垃圾减少至无限趋近于零”。在这一项目的带动下,故宫文创产品开始与合作方共同探索零废弃创新解决方案。
在“盈创回收”的食品级再生工厂里,工人在回收塑料的再加工生产线上忙碌着
“我们希望通过与时尚、艺术、公益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零废弃整体解决方案,并向年轻消费人群推出不同生活场景的再生创意潮品,让可持续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刘学颂说,他们与用户之间是“共创”的关系,一同参与到整个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真正放大循环经济的价值。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结合绿色低碳、环保再生和循环经济的设计理念开发的环保文创品越来越多,不仅有这款用苹果皮回收再造制成的“龙纹手机包”,还有以故宫落叶作为发酵原料编织的“松福手环”,用回收的废弃塑料瓶制成的眼罩、雨披、皮肤衣、手提包、丝巾等等。“这些文创产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废弃垃圾也可以化身极具中式美学的时尚单品,助力降碳减塑、实现绿色生活。”刘学颂说。
“以苹果皮制成的素皮革手机包每件可以减少碳排放78克。”刘学颂说,他们将减碳数据清晰地印在了这款“龙纹手机包”袋上。在故宫“零废弃项目”中,设计者正是通过这些文创标签让消费者了解产品是如何利用回收物再生创造的,引导消费者“把低碳环保理念带回家”。再比如,“瑞兽主题手提环保袋”的商品标签上就明确标着:手提袋由8个故宫PET塑料瓶经过“化塑为丝”的工艺制成,并附有“故宫零废弃”项目简介。这样消费者会知道,他们在故宫博物院中正确分类并投放的垃圾经过回收后变成了如此时尚新颖的文创产品,通过正向反馈进一步推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根据故宫博物院官网显示,自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已有60322只塑料瓶化身成为故宫环保文创产品,相当于减少1.72吨二氧化碳当量。
超酷的“可持续生活执行者”
在打动和影响更多年轻人加入和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这件事上,刘学颂认为最核心的是从价值观层面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成为‘可持续生活执行者’是一件非常‘酷’和值得分享的事情!”她说。
2018年,刘学颂和团队用8个饮料瓶做出了第一件T恤衫,上面印有专属二维码,扫码便能看到它与石油原料进行对比后的减碳量信息,让年轻人从可量化的角度直观地看到这款产品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他们非常愿意分享,并互相鼓励,觉得很有成就感!”她说,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主办方还邀请450名志愿者身穿这款环保T恤亮相,展现了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世界杯”的期待。随后,在2019联合国青年气候峰会上,他们再次带着由回收瓶子做成的环保T恤和环保包袋亮相纽约街头,收获了更多年轻潮人的点赞。
2024年11月,刘学颂(右一)来到阿塞拜疆巴库,参加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9),并应邀参与“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转型”主题边会
“我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去联合国做演讲,并分享自己的故事,但是现场大家都觉得我们的故事特别棒!”她回忆称,2018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她受邀出席由欧盟委员会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主办的“力争上游,共同应对塑料污染”高峰论坛,分享了对全球塑料危机的洞见,并提供了应对全球“塑料危机”的中国新思路。
作为一名环保文化潮牌的创始人,更是作为一位母亲,刘学颂倾吐着自己与团队的初心:“地球不是我们从祖先那里传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不应该只给他们最好的物质和教育,同时也应该给他们留下美丽的地球和可持续的环境。我们怀揣对大自然的敬畏,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塑料转化为再生材料,结合时尚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制成环保潮品,以此来连接更多关注环保的人,用实际行动共爱地球。”
2024年11月,刘学颂来到了阿塞拜疆的巴库,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9),并应邀参与了“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转型”主题边会,分享中国在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领域的案例和实践。在她看来,中国的民间力量正在全球气候行动中展现影响力,中国创新有为的年轻人正在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