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避险逃生,来“真”的!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2025-02-19 07:30 阅读量:5.9万+

华人号:社会万象

为进一步发挥应急科普场馆助力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宣传推广优秀场馆建设经验,即日起,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在部官网、部微信、部微博和《中国应急管理报》开设“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专题栏目,带网民“打卡”各具特色的全国应急科普场馆,记录场馆发展,介绍特色项目,展现建设成效,普及应急知识,引导更多人走进身边的应急科普场馆,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安全素质。

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等你来打卡

你体验过地震后的真实场景吗?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

你真的能科学自救互救吗?

本期“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栏目

我们一起走进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地震科普沉浸式体验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以震前应急准备

震时应急避险

震后自救互救的

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为线索

利用国际先进水准的

救援培训和科普场馆设施

打造半实景灾害场景

沉浸式体验项目

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01

实景模拟灾害废墟

在综合废墟训练场,以实景模拟地震灾害废墟、虚拟灾害仿真环境,让公众观摩馅饼式坍塌、局部坍塌等不同形态的废墟,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因沙土液化形成的斜楼,沉浸式感知灾后场景。

02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运用全息成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现代多媒体展示技术,围绕地震基本概念、地震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御、应急避险及自救互救等知识,通过科学布置和引导,多角度多维度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03

应急避险互动区

通过居家环境地震模拟振动平台,建筑物破坏废墟甬道、半实景街区灾害环境以及次生灾害氛围,让公众与现场环境互动,从而加深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04

互救共救体验区

运用沉浸式空间投影、人机感知交互技术,通过半实景构建与虚拟成像相结合的方式,布置模拟应急避难广场、应急避难生活、现场紧急救护和简单搜救体验空间。

05

仿真馆4D动感影院

通过三通道环幕和动感座椅特效,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发生、灾害形成,学习自救互救技能。另外,通过佩戴VR眼镜,公众可以沉浸在虚拟地震废墟环境中,体验废墟被困自救方法。

参观体验

“这些知识都富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庆幸今天我们能学习到这些知识,有意外情况发生也不至于手足无措。”现场参与体验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表示,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通过与现场环境互动,不仅近距离感受了地震的危害,还学习了应急避险、急救技能。

“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北京翠湖小学的师生参与地震应急避险逃生演练后表示,这次的科普教育增强了大家面对灾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对地震灾害加深认识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加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地震灾害无法避免

日常学习应急救援知识

掌握逃生技能尤为重要

查看下方参观预约指南

快来打卡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避险逃生,来“真”的!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