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1)| 李国庆:医术为刃解谜题 仁心为盾护边疆
李国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记者
:近40载春秋,您以第一术者完成各类心导管手术1.5万余台。您如何理解“护心人”这一身份?
李国庆
:突发性心血管病起病急骤,进展极快,分秒间就可能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相信如我一样,每一名“护心人”都是时刻警觉、时刻待命。
在2023年5月的一次紧急医疗救援行动中,当我得知需要救治一名69岁介入术中突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时,我意识到,挑战再次降临。我与团队迅速响应并动身前往,成功完成高难度的院际转诊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惊险时分。这使我非常注重前沿技术的引进和救治机制的优化,只为多争取一分生机、一分希望。
比如,我们将“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技术”引进疆内;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团队共同实施科技支疆项目“心脏骤停后目标体温管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组建亚低温治疗团队并成功开展多例救治;在院内建立技术培训基地并开通新疆地区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绿色通道”等。
对于心脏瓣膜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为主,但部分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更稳妥的选择。
我的另一身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介入质控中心副主任。为提升新疆地区心血管介入诊疗疾病的质量和数量,我们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职能,确保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规范化发展。同时,作为介入培训基地导师,我一直在努力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基层的广泛应用。
■记者
:您曾提出“科研育人”的理念,请结合您的科研和执教经历谈谈科研如何塑造医者。
李国庆
:科研使医者从“疾病管理者”进阶为“医学攻坚者”,为医学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科研对医者的塑造体现在多个维度,既要帮助青年医生掌握最新医学证据,优化治疗方案,同时还要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为执教20余年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我谨记“为党育人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的深切嘱托。我希望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各民族优秀医学人才,为守护边疆各族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贡献。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共4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超过30%;积极开展科研转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学术或实践创新能力。
■记者
:在您看来,一名优秀的医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李国庆
:始终以仁爱之心与患者沟通,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始终以精湛医术赢得患者信赖,对待每一项工作都高度负责、对待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对待每一次救治都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兑现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
来源:健康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1)| 李国庆:医术为刃解谜题 仁心为盾护边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