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探索明史遗珍 武汉举办明藩王文化研讨会助力国家级遗址公园建设

4月18日至20日,以“明藩王文化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圆满举行。会议吸引了6个省份11个市的明代藩王文化领域学者参会,收到全国各地投稿论文37篇,为进一步推动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建工作,提升武汉龙泉山风景区的文化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片1.png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明史学会指导,武汉大学、湖北大学、龙泉山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主办,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大学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承办。

聚焦明楚藩王文化,共谋遗址保护新篇

4月19日上午,研讨会在二妃山庄酒店会议厅正式开幕。该环节由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负责人严峻主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经济师程亚红、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刘兴元、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莉、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余萍先后致辞。

图片2.png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负责人严峻主持开幕式

据了解,长期以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楚王墓群的保护利用工作,接下来,各级政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精神,加快建成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力争形成“北有盘龙城、南有九王寝”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格局,为推动湖北打造特色长江文化贡献武汉力量。

图片3.png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经济师程亚红上台致辞

程亚红表示,东湖高新区始终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明楚王墓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研讨会是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的重要契机,希望专家们的见解能为明楚王墓价值阐释和遗址公园建设提供新思路,推动光谷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

图片4.png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刘兴元上台致辞

刘兴元提到,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楚王墓群在城市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下武汉正积极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明楚王墓的保护利用意义重大。

图片5.png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莉上台致辞

李莉介绍了湖北大学在明藩王文化研究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的努力。她表示,湖北大学相关学院和研究中心积极参与研讨会承办工作。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方合作,为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图片6.png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上台致辞

屈文谦强调了武汉大学在考古领域的深厚底蕴和责任担当。他表示,武汉大学长期致力于考古学研究与文化遗址保护活化,与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持着紧密合作。此次研讨会为各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相信专家们的研讨成果将为明藩王文化保护传承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带来新的启发。

图片7.png

湖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余萍上台致辞

余萍说:“湖北是一本厚重的书,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人类重要起源地、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国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红色文化重要繁盛地。当前,湖北正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目标,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丰富人文内涵的支点,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是‘支点建设’的应有之义。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明楚王墓与明代藩王文化资源,加快建成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湖北打造特色长江文化,是文化支点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次研讨会以‘明藩王文化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既是学界对藩王文化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阐释,更是对文化遗产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探索。我们将充分借力各方智慧,积极吸纳高见良策,不断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更好展示长江文明的璀璨华章。”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研究实践经验

开幕式后,各专家作主旨报告,分享自身对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图片8.png

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陈支平作主题报告

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陈支平分享了自己对明楚藩王制度的独特见解:“虽然整个学术届对明朝的分封制度持抨击态度,但是作为历史上的一种既有体制,对其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明楚藩王朱桢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图片9.png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高蒙河作主题报告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高蒙河向大家传授了自己对遗址公园建设二十多年的研究经验,总结了考古工作无非就两个词,“发现”和“研究”。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切忌公园化遗址,但要遗址像公园般美丽。并在最后展示了考古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

图片10.png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陈时龙作主题报告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陈时龙作《江口所见两件明代王府金册之辨析》主旨报告,分享了近年来江口所出的明代金册研究现状,并重点提出从金册的行文格式看残册内容的研究方式,以此作为自己观念的论据,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图片11.png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教授刘礼堂作主题报告

图片13.png

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作主题报告

图片14.png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孟华平作主题报告

图片15.png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蒋卫锋作主题报告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教授刘礼堂提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需平衡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肯定了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价值,为后续明楚王墓的研究提供了多个方向;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孟华平从考古视野分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明确了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好的发展前景;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蒋卫锋详细介绍了《明楚昭王墓研究报告》的突破性成果,填补了明楚王墓考古研究的历史空白。

当日下午,会议进入分组研讨环节,在召集人宋海超、李琼的组织下,参会人员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为明藩王文化研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图片16.png

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顾问吴宏堂

随后,在学术总结阶段,召集人汇报了讨论情况,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顾问吴宏堂进行总结,梳理了研讨成果,明确了未来研究与工作方向。

实地考察探访龙泉,见证景区保护成果

4月20日上午,参会人员前往龙泉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昭园、外神道考古发掘现场以及愍王考古保护展示现场,让专家们近距离感受明藩王文化的深厚底蕴,为进一步研究和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直观素材。

图片17.png

专家聚在一起讨论愍王墓瓦片

据了解,龙泉山风景区(明楚王墓)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核心的明楚王墓群是现存明代亲王墓中时间跨度最长、格局最完整、保存最集中的珍贵遗产,被誉为“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2022年以来,景区以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目标,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并持续推进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与文旅融合。

2024年龙泉山风景区接待游客达26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4000人,全年门票收入202万元。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推进,景区将进一步整合历史、生态与科技资源,打造集科研、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图片18(2).png

与会专家合影

据悉,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明藩王文化研究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还为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武汉龙泉山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湖北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后,主办方将总结本次研讨会的优秀成果,集结出版。(李晓薇、邹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探索明史遗珍 武汉举办明藩王文化研讨会助力国家级遗址公园建设》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意大利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