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化导师下乡动态(三)

2025-04-08 16:00 阅读量:3.4万+

华人号:最美江西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我省开展“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此计划旨在选派新闻宣传、理论宣讲、文化文艺、非遗传承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下沉至基层,满足基层需求,培养推介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江西文明网开设《文化导师下乡动态》专栏,展现“四个100”文化导师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见证文化导师们如何播撒文明种子,点亮乡村文化之光,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南昌市东湖区

近日,东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新闻舆论业务培训会,共6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新闻导师江西日报社江南都市报副总编辑游静围绕“融媒时代 如何当好通讯员”主题进行授课,培训现场导师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针对怎么做好单位新闻宣传,及时发现选题,如何撰写好宣传报道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普遍存在的“选题捞不上来、报道写不出来”等问题给学员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讲解,现场互动时解答了学员提出的新闻工作业务问题。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拓宽了大家宣传工作思路,提升了传播工作能力,今后将更好地为东湖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九江市湖口县

近日,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首场活动在湖口县付垅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启动。新闻导师周亚婧、文艺导师李涛渊、非遗导师饶江钗通过特色文化课程,为当地群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

走进全国首批非遗旅游小镇付垅乡,该乡的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内正在上演精彩的非遗展演。市级非遗传承人饶江钗带领剧团成员进行剧目排演,从对镜梳妆到穿戴传统服饰,从手持道具到轻舞水袖,演员们通过细腻的唱念做打,生动展现青阳腔的艺术魅力。活动现场,文艺导师李涛渊专注捕捉表演细节,用镜头记录非遗神韵;新闻导师周亚婧则深入采访观众和演员,挖掘文化传承故事。

导师团队创新采用“专业知识在地化”的授课方式,将专业理论转化为群众语言,通过手把手指导、面对面讲解,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播撒文化火种。开放课堂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地围着导师交流探讨。“这样的沉浸式课堂特别生动,期待导师能常来指导。”参与群众纷纷表示。

萍乡市芦溪县

近日,全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走进芦溪县,非遗导师陈雨青进入马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授课,为当地群众举办了“非遗农民画创作技能培训”活动。

活动中,陈雨青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民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文化内涵等内容,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农民画的创作心得,带着大家领略了农民画的独特魅力。

在农民画赏析环节,陈老师展示了众多精美的农民画作品,着重讲解了农民画的题材选择、构图技巧及装饰艺术。通过一幅幅经典作品,引导大家从题材、构图、色彩、线条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些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充分展现了农民画家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赣州市寻乌县

近日,夜幕初垂,寻乌县留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锣鼓喧天、山歌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夜市星期六”文明实践进万家活动在此上演。在群众热烈的掌声中,“四个100”文化导师中的理论宣讲导师曾过生穿梭于台前幕后,从节目排练打磨到演出后现场“复盘”,为基层文化骨干带去一场“沉浸式”宣讲教学。

作为“四个100”文化导师团成员,曾过生全程观摩节目,并在演出结束后与演员深入交流。“山歌要唱进群众心坎,既要有‘泥土味’,也要有‘时代感’。”他建议表演者将方言俚语融入唱词,用“小切口”诠释“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沃土焕发蓬勃生机。

活动筹备阶段,曾过生便提前介入,对节目“把脉问诊”。对鼓舞《红红火火总是年》,他建议表演者要以铿锵鼓点点燃全场热情,着重把精气神完美地展示出来,同时,要做到鼓点整齐划一,力度和谐铿锵,整体配合到位;针对山歌唱词,他带着队员逐句推敲,将“增进民生福祉”等政策语言替换为“看病少花钱、养老有笑脸”等方言俚语。“基层宣讲不是‘阳春白雪’,要像老表们腌的酸菜,闻着亲切、嚼着有味。”曾过生反复强调,理论宣讲必须从群众视角切入,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

演出结束后,曾过生并未匆匆离场,而是召集文化骨干围坐在广场石阶上,以当晚节目为案例开展“即时教学”。“为什么刚才唱山歌时,台下老人跟着打拍子?因为方言押韵拉近了距离。”他现场拆解“爆款密码”:理论宣讲要善用“三件宝”——用“土腔土调”消除语言隔阂,用“身边变化”印证理论力量,用“互动参与”打破“你讲我听”。针对部分节目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问题,他示范如何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化为“村头修了产业路,直播卖货能致富”的顺口溜,并传授“理论+文艺+服务”的融合技巧:要用“板凳会”替代报告会,以“故事会”活化政策解读,把“普通话”转为“家常话”。留车镇文明实践员严能娣感慨:“曾导师教的田间地头微宣讲,都是我们急需的‘实战技能’”。

宜春市万载县

近日,万载县围绕全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文化服务下沉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四个100”宣讲导师、江西省委党校副教授傅慧平老师走进万载县喝茶看戏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首场示范宣讲和座谈交流。

在首场示范宣讲中,傅慧平老师先是在茶馆观摩了县“大碗茶”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两位成员宣讲的红色故事《屹立不倒的红旗》和《织布伢子的红色信仰》,并在现场逐一进行了点评指导。之后,傅慧平老师走进前来喝茶的群众中间,开展了一场深入浅出、互动性强的示范宣讲,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纷纷点赞。

理论宣讲培训座谈会上,傅慧平老师介绍了其在从事理论宣讲工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做法,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从宣讲的前期准备、内容梳理、表现形式、受众人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讲解和培训,整个过程鞭辟入里、娓娓道来。参会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四个100”理论宣讲培训座谈会,有效提升了宣讲水平,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身从事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信念。

吉安县

近日,吉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县文化馆携手“四个100”文化导师、鲤鱼灯非遗传承人邓建民老师,来到固江镇鲤鱼灯手工作坊,为城关小学师生带来一场鲤鱼灯非遗创作课。

活动中,邓建民老师带着同学们参观了鲤鱼灯展览馆,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鲤鱼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及文化寓意,同学们认真聆听并不时发出感叹,对非遗技艺的精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随后,邓老师带着同学们在非遗手工作坊展示鲤鱼灯制作过程,从骨架到糊纸再到上色,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跃跃欲试。他们在邓老师的指导下,将环保改造与非遗传统工艺结合,利用矿泉水桶作为主要创作载体,通过丙烯颜料分层涂色,最后用扎带连接鱼身部件,成功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鲤鱼灯。这种“旧物新生”的创作方式,既保留了鲤鱼灯“竹骨纱衣”的传统制作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环保理念。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体验非遗的平台,也为鲤鱼灯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抚州市南城县

近日,江西“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走进南城县。“四个100”省级、市级的宣讲导师和非遗传承导师通过指导宣讲比赛、讲述非遗故事等形式,为南城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省级宣讲导师、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程凌云与市级宣讲导师、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吴根茂,来到“2025年南城‘红色故事我来讲’决赛”活动现场,全程观摩节目,听取评委对各选手的点评、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与评委们、选手们交流互动,热烈地探讨宣讲思路、技巧。

省级非遗传承导师、省级传承人郑贵林,市级非遗传承导师、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总监乐海平联合县盱江幼儿园开展“探秘建昌行 共寻家乡韵” 亲子实践活动。在中医药展览馆和麻姑酒酿造现场给家长和孩子们讲解建昌帮中医药文化和麻姑酒酿造技艺,通过生动鲜活的非遗知识讲解,拉近了群众与非遗的距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化导师下乡动态(三)》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华盛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