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全球华人的记惦 ——湖南花垣县民乐桃花源九卦伏羲洞告慰大有灵

2020-05-16 13:17 阅读量:4k+

华人号:三湘旅游

 一、阴阳两重天

5月4日凌晨1:39分,从睡梦中惊醒,刷朋友圈,只见王大有先生微信头像变黑,打开一看留言:王大有先生已经去世。心中怅然所失,告诉在加拿大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老师去天堂了。朋友回复说:“好好休息。人之灵魂乃旅者,有缘自会再见。”之后几天,百度仍见相关信息。

5月14日,再次百度先生信息,猛见杜钢建先生博文,乃确认先生已天堂行远。

杜钢建:沉痛悼念王大有先生——巨星陨落带走上古文明的解密法术(4月29日)

王大有先生的去世是人类文明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王大有先生的去世带走了上古文明的诸多尚未破译的秘密,其中许多信息可能再也无人能够发现和破译。王大有先生的身心修炼非同一般,他的一些经历也非常人所能理解。可以说王大有先生是有特殊使命的人物,他在许多问题上的灵感和悟性简直具有神通。

王大有先生在作学术报告

早上发现群里王大有先生的微信号告诉大家:“王大有突然去世”几个字,我以为是王老师自己开玩笑。我立即回复:“@王大有.王老师是国宝级专家,千万别开此玩笑。”后来感觉不对劲,打开王老师的微信号才发现,噩耗是王老师的儿子用王老师的微信号告之大家的。我一时间感到六神无主,心绪不安,一直深陷于悲痛的沉思中。

我在昨天的杜钢建公众号里还谈及王大有先生。“根据太平洋学会的著名专家王大有先生等人的研究,印第安人来自中国。”我一直崇敬王大有先生的人品和学识。当年他从事印第安文化研究时,承受了巨大的嘲讽和压力。如今说印第安人来自中国,社会各界基本上能够接受了。可是在三十多年前,王大有先生说印第安人来自中国时很少有人相信。当年王大有先生在西方中心论的围剿下,几乎是孤军奋战,不畏世俗的嘲讽和正统学界的排斥,虽千万人杀来,吾往矣!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诠释上古文字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我感觉他像基督伟人一样屹立在群俗之上,不断唤醒世俗回归祖先文化,回归远古神明。

我对王大有先生的了解主要是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工作期间。我在担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和《太平洋学报》主编期间,经常与中国太平洋学会的领导谈起王大有先生和宋宝忠先生等人对美国印第安文化的研究。原国家海洋局政治部领导、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张海峰先生多次告诉我,周谷城先生和贾兰坡先生曾经嘱托中国太平洋学会要将印第安人的来源问题研究清楚。1979年邓小平先生访问美国回程中思考中美关系的破冰还需要有一些社团组织的配合。邓小平先生询问陪同出访的李慎之先生有没有这样的组织。李慎之先生曾经担任周恩来先生的外交秘书。他回忆起周恩来先生早年曾经委派陈翰笙先生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的知识界联盟即太平洋学会,陈翰笙先生先后在纽约和香港主编过《太平洋季刊》和《太平洋学报》。邓小平先生回京后要求恢复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学会在周谷城会长期间提出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印第安文化研究。

印第安文化研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有诸多困难。当时像王大有先生这样集图腾文化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于一身的人才太少了。即使在今天,像王大有先生这样学识广博、淡泊名利、以民族重任为己任的社科人才也屈指可数。王大有先生和宋宝忠先生接受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委托开展印第安文化研究,成绩卓著,举世无双。王大有先生为此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终于令美国学界主流学者接受印第安人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

我在接替于光远先生担任《太平洋学报》主编时,于光远先生也谈及《太平洋学报》要重视与美洲印第安文化有关的研究论文。此项研究自清朝末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既感到困惑而又无力解决的课题,也是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的外交部门一直关注且无进展的课题。王大有先生早期作为中国太平洋学会的专家勇敢地承担了研究印第安文化的艰巨任务。1992年王大有先生终于出版了《中华祖先拓荒美洲》(合著)一书。《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是中国学界在美洲印第安文明研究领域百年以来的突破性成果。为此,王大有先生遭受众多的非议和嘲讽。甚至在《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出版后一段时间内,王大有先生等关于印第安文化研究的论文还受到一些所谓正统权威性学术期刊的抵制。

2020年的四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月!先后有英国孟席斯先生和中国王大有先生这两颗巨星陨落!孟席斯先生于2020年4月12日在英国去世。我在《沉痛悼念孟席斯先生——重写世界海洋文明史的开拓者》的悼念文章中论及孟席斯先生向全世界证明:不是哥伦布首先发现新大陆,不是麦哲伦首次穿过麦哲伦海峡环球航行,不是欧洲人首先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欧洲人首先发现南极和北极。是中国人!王大有先生向全世界证明:是中华祖先拓荒美洲的,美洲印第安人来自商末周初的中国,美洲各地出土的古代文物上的图腾符号和文字大量源于不同时期的中国。

王大有先生的去世是人类文明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王大有先生的去世带走了上古文明的诸多尚未破译的秘密,其中许多信息可能再也无人能够发现和破译。王大有先生的身心修炼非同一般,他的一些经历也非常人所能理解。可以说王大有先生是有特殊使命的人物,他在许多问题上的灵感和悟性简直具有神通。

上古文字和符号所表达的意境往往只有王大有先生可以诠释。上古文明的诸多复杂意象之间的关系往往也只有王大有先生可以从纷乱头绪中迅速抓取信息的连接点和闪光源。王大有先生的去世带走了上古文明的解密法术。

去年我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翟老师商量2019首届中华文明国际研讨会的会议名称。我建议会议名称为“2019首届万古中华文明国际研讨会”。王大有先生认为不妥,他建议将“万古”改为“万年”。后来会议名称就按照王大有先生的意见改为“2019首届万年中华文明国际研讨会”。我们想通过会议名称告诉大家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至少有万年以上,甚至几十万以上。通过会议名称的讨论可以发现,王大有先生对于学术的追求和概念的讲求是非常执着和坚定的。几个月前大家聚首北京,畅谈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王大有先生侃侃而谈,兴致勃勃,诲人不倦,展现出一代宗师的大家风范。


原来计划新冠疫情过后,大家再度聚首北京,相商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和其他会议事项。没有想到,疫情快过去了,王大有先生却突然撒手人寰,令人痛心,令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痛失一代宗师。王大有先生走了,带走了大家的不尽悼念,也带走了中华上古文明的解密法术。

我相信并且期盼王大有先生轮回转世再来人间,他老人家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特别是在中华上古文明研究领域,还有许多古文字和图腾符号等密码需要王大有先生给予破译。但愿王大有先生能够听见大家的祈愿,灵魂转世,再回世间,引领上古文明的研究不断持续下去。

巨星陨落,痛失一代宗师;得道仙去,盼望再回世间。

二、十六年弹指一挥间

2004年8月下旬,王大有先生应贵州省苗学学会原会长王朝文先生的特别邀请,出席《中国苗族通史》书稿审核讨论会;会后,顺道从镇远来湘西做学术考察,受当时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刘路来先生之命,我一路作陪,期间参加了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术座谈交流会、鸦溪三王庙、矮寨德夯苗族文化园、伏波宫等地,下榻州民族宾馆,不时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

2005年5月5日,我出差期间,专程拜访王大有先生。先生家住在北京朝阳区离国美商场不远的一个工厂宿舍区内,为典型的筒子楼。房间两室一厅,只见客厅放满了高高低低的书籍。老师将等身著作一一检出,签名相赠,以示尊重和期盼。他在《人类理想家园》一书的内页中写道:吴心源同志惠存。因此书的封底照片摄于湖南吉首徳夯苗寨,意义特别,照片上方为《苗防备览》一书图片中的天门山。

题书相赠  

人类理想家园封底—-吉首德夯苗寨

然后,大有先生欣然为《心源易林》网站题词:伏羲制八卦,乾坤明万里。并风趣地说,我是三苗贵族的直系后裔,名字源于易经大有卦,平生素爱莲花。并开玩笑说,你如果到了我这年纪(老师当时年过花甲),不知学术造诣到什么地步?

八卦题词 

莲花图

雅溪燧人氏天皇  

《人性自我超越》中的燧人氏塑像   

寻根万年中华,请来武陵湘西

三、大坝若蓓伏羲洞 人间天堂桃花源

5月1日,我们发现中华九卦伏羲洞,人间天堂桃花源。本想将消息从微信告知恩师,素不知他早已撒手人间,行远天国。

大有卦  

莲花


九卦伏羲洞告知大有灵

----悼王大有先生

(一)

大有同天,

莲花永伴。

良师益友,

布道万年。

( 二)


王者归来,


大有同天。


仙风道骨,


魂归天门。



(三)


雷雨交加,


天地同悲。


文毕见虹,


日月同辉。

 

痛悼王老大有先生驾鹤

龙凤图腾说大有;

华夏古史叹希夷!

——武陵石邦科敬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全球华人的记惦 ——湖南花垣县民乐桃花源九卦伏羲洞告慰大有灵》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湖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要闻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