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福州日报关注】一道炣豆腐 带出“豆工坊”

2025-02-07 17:34 阅读量:1.8万+

华人号:新闽清

闽清上莲乡“心上莲”乡村游热度持续提升,一个距它六七公里的小村正暗暗发力,全力打造“中国豆工坊”。这个村就是闽清池园镇潘亭村。春节临近,村里处处张灯结彩,“追梦亭”、豆坊加工生产基地正在紧张施工中。

大豆是农村常见的一种作物,潘亭村打造“中国豆工坊”的底气来自哪里?

“我们村的土质肥沃,山泉的水质好,种出的大豆饱满圆润,品质特别突出!”潘亭村党支部书记许泉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成就一方美食。

潘亭村的炣豆腐始于清道光年间,如今已成为池园镇乡宴的“头碗”。

对此颇有研究的省科技特派员许国发介绍,梅溪支流芝溪绕村而过,新中国成立前,此处水运发达,一些小型船只的船工在村里的码头停留时,会上岸吃一碗炣豆腐缓解水土不服。这道菜经过传承改良,成为适合当地群众口味的名菜。2020年6月,炣豆腐手工制作技艺入选闽清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炣豆腐看似简简单单、黏黏糊糊,制作工艺却大有讲究。

“上好的黄豆做成豆腐后,用母鸡汤、筒骨汤和猪头骨汤配以香菇干、海蛎干、干贝、瘦肉丁和花生米等文火焖制,就能制成炣豆腐。”豆工坊负责人黄忠浙介绍。

为了将炣豆腐这一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受闽清县有关部门委托,许国发决定依托村里的优良生态及大豆农业基础,优化农业布局,配套相应服务设施,开展大豆加工生产。

“我们正建设大豆主题旅游精品路线,打造潘亭大豆农业示范产业园,推动实现‘一产大豆高效种养+二产大豆加工生产+三产大豆主题文旅’的三产联动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打响‘中国豆工坊’品牌。”许国发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黄忠浙是村里的首位返乡创业青年。

“85后”的黄忠浙曾从事文化传媒工作。了解许国发的设想和村里的实际情况后,去年底,他租下村里提升改造的旧电站。一层作为研学体验馆,二层作为美食体验馆。“室内有大豆历史文化介绍,室外可现场体验制作各种豆制品及大豆衍生品。”黄忠浙介绍,目前,闽清县教育局已将此列为研学基地,引导青少年学子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昨天,从广东回村过年的许先生带着家人到美食体验馆就餐。“这个炣豆腐就是小时候的味道,还有豆腐肉丸子、油淋豆腐鱼、猪蹄黄豆煲,味道太好了!”许先生点赞道。

许泉带着记者来到一栋正在施工的大楼前介绍,该处是村里的豆坊加工生产基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预计今年“五一”前投用。

大豆经加工后,可做成豆腐皮、豆腐乳、豆浆、豆干、腐竹等数十种产品。这样一来,对大豆的需求量变大。潘亭村决定发动村民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同时盘活闲置土地种植红皮花生、油菜等特色农作物,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和文旅产业发展。

许国发介绍:“潘亭村打造的‘中国豆工坊’,与相邻的上莲乡新村村‘心上莲’品牌和池园镇隔兜村‘1990农创园’,已逐步串成闽清西南部文旅一条线,助力闽清乡村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福州日报关注】一道炣豆腐 带出“豆工坊”》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湖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