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20:40 阅读量:13.1万+
华人号:中国侨联陈嘉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先驱之一,秉承“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展现中国教育壮阔发展的历程。
近期一批收藏于档案中的四十多封陈嘉庚先生亲笔书信(注一)得以发掘。这批陈嘉庚写给集美学校和教育事业襄助者的书信,时间跨度长达25年(1932-1957)、字数近3万字,弥足珍贵。咫尺素笺,见字如面,一封封“嘉”书,跨越山海,承载着深爱与鼓励,寄托着希望与惦念。纸短情长,字字句句记录了一位“百年巨匠”、教育大家的上下求索,映照出“前半生兴学,后半生纾难;是一代正气,亦一代完人”的赤子初心、家国深情。
“我自来志愿与共存亡”:
胸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7月17日陈嘉庚给集美学校校董叶渊写信,要求师生坚持“义当效死前锋”的“国民天职”和“良心”,与“我之无限大仇”的“暴日(寇)决裂”“绝无相当之表示而反与之亲善,摇尾乞怜,认贼作父者”。
在“日贼野心妄思大陆吞并主义”的1937年7月15日,陈嘉庚给集校校董陈村牧写信:“缘我政府财力薄弱,战事一开……全国教育费更为可虑”, 坚定承诺:“本校经费大部分由洋供给”“余当极力垫补也”,不会“阻碍来学期进展之希望”!
陈嘉庚先生(3排中)与集美学校师生合影(1940年)
1953年4月1日陈嘉庚给曾任教于集美商业学校、时任集友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的邱方坤写信,商谈将自己“在洋树胶”“分得之利尽数汇来”,“母利二百余亿元(注:币改前币值)兹已支出去半数矣”,“(学校)旧观亦已恢复”。先生倾诉说:“我在洋景况二十余年来,辛苦万状,勉强支持集美学校之存在”,但仍以“无我”的境界“倾资兴学”:“(财富)由我手来,由我用出了。我自来志愿与共存亡,不负初衷而已耳”。
对自己倾注40年心血的集美学校,陈嘉庚在其他信中表示:“若不幸出于意外,不能支持,许时则送交政府接办,问心亦可无愧”。在长达67年的时光里,陈嘉庚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立志一生所获财利”,将自身创造和筹措而来的巨大财富,“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
在“遭此全世界不景之遇”最严峻的时刻,1932年6月18日陈嘉庚在给叶渊的信中说到:“集美为义务学校,负有半义务之性质。在鄙意,义务之物质,弟个人血汗负担;义务之精神,教员应兼备”,“深庆全校教职[工]能实践为期”,要求广大教师恪守职业道德的自觉。陈嘉庚不顾“个人之落魄”“尽行破产”,决然“诚意办学”。宁可自己“至形焦灼”,仍以“客年厦大卖地之项”垫付学校经费,“何至于苦之教职?”他“函告厦大并集美:切不可轻弃”,在困难面前,“万万不可过于畏怯”,“摧残”教育,“盖(学校和教师)大众所瞻、模范社会,尤当以身作则”,要主动承担起为国育才的使命。
陈嘉庚在大田慰问集美职业学校教师(1940年11月14日)
“能实益青年生计与出路”
1937年6月6日,陈嘉庚写信给获聘不到一个月、刚刚从新加坡分别的陈村牧。急切说道:“现距开课短促日子”“先生应与同志等君切实调查并往江浙等处考察一回,作春季招生之筹备为至要”。陈嘉庚对助力国之“根本”的集美农林学校最为关心,“请注意农林之发展……实事研究试验,为将来教导农夫之实益,切切不可……作种植营业之性质”。
集美农林学校校舍楼额匾(1937年)
在陈嘉庚的眼里,以生为本、以教育质量为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复兴”“恢复名誉”。6月15日信中陈嘉庚叮嘱思考“职业教育应如何悉心倡办,向江浙等处调查有无可以借镜”;指出重在师资,校舍“最重在精神不在外观”,“希注意筹备及觅聘教师耳”;提出“南京金陵农校办颇好,故多方探听介绍,料无难聘(校长和教师)”。
8月3日来信则专门探讨侨生教育。由于陈嘉庚鼓励侨生回国就学,上门领取免费上学“介绍书”的学生达众多,且多“拟入农林者”。但陈嘉庚看到“其立意未必将来服务此业”,“况侨生卒业多,欲南来无益”。为实现人尽其才,要考虑“梓里农业以闽南农事切需之人才用,及本校艰难之造就,万万不可不切实打算,期人人有实益”,陈嘉庚根据“梓里贫生之多,要考配合格之生”,要求学校“注意以本地生为重,若侨生万万不可作情滥收,至荷至要”。陈嘉庚以躬耕践履、道法合一的教育智慧与态度,达到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效果。
“万万不可株守不化也”: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陈嘉庚提倡开办“工科”的信函(1937年6月30日)
针对创办工科的困难,陈嘉庚激励教育团队笃志、笃学、笃行:“余之责成先生等本校拟办工科及农林等,求实发展,其困难决不至如十余年前乏才之苦,务希虚怀立志,极力变更新的科目,万万不可依倚容易办到师、中二科之株守不化也。”该信中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与时俱进探寻教育规律,形成独特的“本校此后应抱定宗旨”,提出“政府及私立未能办者,或无人办者,虽如何困难,本校应当注意负责干办之,万万不可畏难弱志,至为紧要。”
陈嘉庚先生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毕业生合影(1951年)
1957年4月28日陈嘉庚致函邱方坤,商谈潮汐发电站事,其为改善学校教学用电而首创。他先“请教厦门电机师,云须办变压器”,后“始知电灯厂之发电机不合用变压器”,就以谦虚的态度纠正失误并退货,“须赔多少费亦可;再不可,必须承受者应当勉受之也”。陈嘉庚以洞悉现代教育真谛的敏锐感知,勇于求是创新教育实践。
“计造将来千万人幸福”:
常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1937年6月15日陈嘉庚致信陈村牧,明确提出:“本校要求代表闽南大众贫生出路,计造将来千万人幸福”!面对广大无学可上的“贫生”,他说“初事无良好机关振作之学校,而我当负责提倡之、模范之”,“然后我再力谋全闽南他人未能帮之学校,而极力注意提倡之、创始之”。
集美农林学校宿舍(1937年)
集美学校水产实习船集美第二号
经济状况稍有好转,陈嘉庚即增添对学生的“爱”。7月9日来信中说到:“逐月国币五千元,系为最低限度,如无意外损失,则可加倍”“总之,每月按最高校费,由来年秋季起,以一万五千元为预算,若余余力可以增加者,则作设备费,如扩充校舍及仪器等等”。陈嘉庚以对学生的满怀关爱,提出让学校“以质的方面之完备,为全国中等学校质与量之模范也!”陈嘉庚,这位手执灯烛的教育家,奋力地以爱的萤烛之火给学生以光亮,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为全南洋侨生之广厦”: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陈嘉庚主张“凡做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骛远好高”。他信中虽常提及“闽南”,事实上陈嘉庚是以全球视域、立足家乡示范。1937年6月15日的信中,陈嘉庚对“经验及招生之便利”“最有把握,最有同情”的师范科“无复活之希望”(被停办)感到遗憾,认为“当时若无本校,则闽南及南洋教育安有如此发达”?他即放眼海外扩充教育“在洋招生”,“往缅甸、暹罗、爪哇、西贡、苏岛等处招生”“大约二百名加减”。
陈嘉庚与集美财经学校毕业班侨生合摄于敬贤堂前(1955年)
陈嘉庚以世界眼光办教育,善于博采众长,美美与共。1947年3月12日他给自己的救命恩人、印度尼西亚爱国侨领黄丹季写信,高兴地说提供校费的“在马来亚各小胶厂颇称顺利,如幸再有一年同样景况,则集美全校舍恢复无难”。他更关注曾经避难的“玛琅市现住宅左邻之教堂兼校舍,其向马路之正面甚有美术建造,深愧集、厦校舍外观之不及”,托黄丹季找“绘师者,请绘正面一两间图式”,准备日后用于集美和厦大新“黌宇”的图样,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校舍工地(1954年)
111年前,陈嘉庚倾资倾心倾力,用家国大爱云程发轫华侨教育。
来源:廖永健(集美大学图书馆/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研究中心)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