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感悟|记一位老党员

2024-06-28 19:19 阅读量:8万+

华人号: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编者按:“七一建党节”,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3周年。平凡人生平凡事,很多人可能从未有过壮举,但是他们把对党的信仰贯穿在了平凡生活中的每一天。下面这篇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臧杰斌同志所写的纪念岳父的文章,真实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爱党爱国,勤勉敬业的故事。

岳父,这是一个普通的称呼,但对我而言,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我的岳父实实在在是一个大公无私、严格自律而又性格随和、知足常乐的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今年8月1日,是他老人家去世三周年的忌日,我特别想写点东西来纪念他,我的好岳父,我爱人的好父亲。

一、学徒岁月,水深火热

岳父名叫黄克阶,生于1932年,按江苏老家的民间说法,2021年他是90虚岁整。全家人原想在当年国庆,给他过90大寿,未曾想他竟然溘然长逝。

他出生的地方是江苏扬州江都县的一个小村庄。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经济不发达,社会不太平。岳父家最早有几亩薄田,并雇佣了几个人打点一些小本买卖,但由于经营不善,又要负担十几口人吃饭,特别是加上当时地方政府田赋较高,因而家里很快入不敷出,濒临破产。在他约十四五岁的时候,为了寻找一条生路,被迫离家,到泰州城药材行拜师学徒,学习做中药材生意。

按照当时学徒的规矩,这个期间,除了干日常杂活和包最简单的食宿,没有任何工钱,个中辛苦一般外人是不知道的。每天天不亮,岳父就要起床给师母倒马桶、涮痰盂,给师傅倒茶和备好水烟袋,然后生火做饭、带孩子,接着就到街上去采购日常用品,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干的基本上属于保姆的活儿,而如何做中药材生意的事反而放到了次要位置。至于到了逢年过节,岳父作为小徒工更是辛苦,特别是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要到集市上购买过节的食物,给师傅、师兄们斟酒,等大家吃完饭才能有一口残羹剩饭稍微填一下肚子。还有更累人的,除夕当晚,师傅要烧高香,敬财神、药神。为了防止出现火灾,师傅让他守夜,高香什么时候烧完,什么时候才能睡觉。成年累月这么干着,终于有一天岳父病倒了,高烧三天,人事不省,被送回老家。也是他命不该绝,后来被他的岳母用土方子给治愈了。

二、爱党爱国,关心时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终于将岳父救出苦海,翻身作主,再也不用给师傅当牛做马了,师傅和师兄弟们再也不敢把他当成佣工看待和使唤。1951年至1956年,国家先后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一些私营药材行也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向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过渡。岳父所在的药材行经过改造,成为泰州市医药公司,他成为了一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员工。岳父这个在新中国成立前饱受资本家剥削的雇佣者终于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为此,他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以公司为家,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获得许多优秀工作者的奖状。新旧对比的巨大反差,促使他表现出对党组织的不断追求,虽然受破落地主家庭成分的影响 ,但他始终不渝,先后给党组织提交多次入党申请,终于在5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2年,因在盐城大丰工作的岳母和正在中小学读书的我爱人及其两个哥哥一下子很难调入泰州,岳父毅然决然地放弃在泰州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到人地两疏、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的大丰,以图一家人团圆。据岳父讲,离开泰州的那一天,他们公司的经理和许多员工,依依不舍,经理抱着他都哭了,送了他一程又一程。

岳父常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一切,所以无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岳父一直表现出一个老党员应有的品德。他热爱党、爱学习、关心时事政治,特别是退休后,自觉坚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很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他都读过。

记得2020年4月,我回家看他,发现他早饭还没有吃,却认真地在看社区给老党员发的党史学习教育书目——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就随手拍了照片,发到我原单位微信群,以引导大家开展好党史学习专题教育。出乎意料,这引起了大家强烈共鸣,纷纷点赞说,一位近90岁的老人都这么认真学习,我们更应该学深悟透。2020年五一节、国庆节我爱人回老家,看到岳父仍一如既往地认真看书,便请拍摄技术较好的大哥用手机又拍摄了一张岳父在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照片,参加了单位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展,获得了一等奖。岳父爱学习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一批批观展人员。

岳父学习绝不是做样子,他不但真学,更重要的是真信。他经常说,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贪污腐败现象得到了根本性遏制,消除了绝对贫困,空气污染也治理得越来越好,这几件事情做到了,很不简单。他很关心国家的大事,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是他雷打不动要看的几个央视节目。特别是对每晚7时开播的新闻联播节目,他必定提前坐到电视机前,看的很认真、很投入,是该节目的忠实粉丝。一旦谁和他谈起党和国家大事,他都能如数家珍。

还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刻。2017年湖南卫视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他看得津津有味,每集必看,为中央反腐的决心和成果拍手称快。记得有一天上午,岳母找了他很长时间找不到。三个小时以后,他拄着拐杖慢悠悠地回来了。岳母着急地问他去哪里了,他说去街上新华书店找《人民的名义》这本书了,找了三家新华书店才买到。

他还时常对我及我爱人讲,党和人民给了你们这么好的待遇,要知足,要好好工作。

三、跋山涉水,敬业奉献

岳父工作四十多年,无论是在泰州市医药公司,还是在大丰医药公司,其业务职责主要是负责到全国各地进行中药材的调研和采购。为此,他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出差上。有时为了采购重要而急需的药材,他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出发;有时为了采购一大批药材,他会在外出差两三个月,顾不上家庭。“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道路交通和住宿条件都比较落后,岳父在频繁出差时吃了很多苦。总体上来讲,他的药材调研和采购任务有四个特点:一是时间长,任务接任务。最长的一次是三个多月在外地。秋天出发,冬天才回。从甘肃到河北,完成了一批药材订购任务后,又接到新的采购指令,便接着赶赴贵州、云南。二是路途远,交通条件差。有些药材必须要到偏远山区进行采购,免不了先坐飞机,再乘长途汽车,而后是坐拖拉机,乃至要靠走路,才能走到村里。有一次他和我讲,到贵州出差,汽车坐了两天,突然抛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天就在路边休息。等汽车修好后,又坐了两天,总共四天才到达目的地。三是住宿难,一床难求。我们国家现在旅游业、酒店业比较发达,找个比较像样的宾馆很容易,但在从前,特别是文革期间,找个住宿的地方都很难。据岳父回忆,有一次到浙江金华市出差,他们拿着泰州医药公司的介绍信,到国营旅馆办理住宿手续。旅馆的同志说一个床位都没有了,这几天在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城里所有的旅馆全部住满。岳父不相信,找了好几家,果然如此。这怎么办呢?总不能露宿街头吧。岳父急中生智,灵机一动,到邻近的澡堂子询问,能否可以过夜?当时的澡堂子只提供洗澡服务,不提供住宿服务。岳父不死心,经过再三沟通,终于对方勉强同意在澡堂子的通铺上给岳父等3人住了一夜。四是财务报销制度呆板,经费紧张。以前国有企业人员出差,出发之前向单位借公款是有定额限制的。而这种财经纪律,往往会给长时间出差在外的同志造成不便。因为不确定的客观因素出现,出差时间往往延长,结果会导致出差期间的中途经费就花光了。记得有一次出差到贵州的某个市,发现没钱了,赶紧给家里公司发电报催汇款,可是等了两天仍未见单位的汇款到来,岳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无奈,只得向当地同行借钱,才暂时渡过难关。这种经费短缺的问题还经常发生,给外勤采购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在外出差有补助,能见世面,看上去很潇洒很实惠,但是所受的内心苦楚,只有出差人自己知道。长期照顾不到家庭,所以让岳母很是受累。但由于岳父特别熟悉全国中药材的分布和各自药性,所以单位重要紧急大宗的药材采购业务,领导总是让岳父负责,才觉得放心。岳父常说:“干什么不苦呀,但要善于苦中寻乐。这个快乐,就是能让老百姓的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比如,有一次大丰突然出现大面积流感,岳父紧急从外地采购了板蓝根,对迅速控制疫情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他还说:“干我们这个行当,要行万里路,跋山涉水,既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看到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物产。”记得有一次,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岳父几个人到广西桂林采购药材,顺利完成任务后,想放松一下,就一起乘船畅游漓江。船行到半途时,船上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推销漓江的鱼很好吃,可以现捞现煮,希望他们买一条尝一尝。一问价格,一斤10块钱,他们舍不得了。但后来看到同船的其他游客尝完后,纷纷说好吃,他们就狠了狠心,自掏腰包,三个人合买了一条来尝尝。吃完后,都说物有所值,鲜美无比!

四、严格自律,淡泊名利

业内人都知道,中药材生意利润不薄。只要人懂行,抓住时机,又能吃得苦,就能赚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药材,于是乎许多民营的中药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国家的这个政策,从宏观上来说有利于搞活经济,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可以增加中药材主产区的收入,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一些不法私营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再比如,有一些不良个体商贩,腐蚀国有药材公司的职工,以给其高额回扣为诱饵,将一些不合格的药材以次充好卖给国有企业,从中牟取利益,结果肥了个人的私囊,侵害了国家的利益,特别是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有着新旧社会对比的经历,岳父对此深恶痛绝。凭着一名党员的坚强党性,怀着一颗一切为人民健康着想的初心,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即“三不”:一是绝不拿一点好处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担任大丰市医药公司业务股股长,大宗的中药材都是由他负责联系采购,药材贩子都知道岳父清廉、讲原则,从来都是坚决维护公家利益,因而从不敢以给点好处费的方式,让岳父在收购他们药材时放松标准,至于个别有什么不良企图的商贩,也被他坚决回绝。由于具备长期实践而积累总结的丰富经验,对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出产什么中药材,药材的药性和品质,以及运输、仓储的成本等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任何药贩子都骗不了他,所以岳父从来没让公司吃过亏。二是自己或家人私下里不做生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药材生意有利可图,而国营企业的职工工资又普遍不高,于是有少数国营中药材企业职工利用工作之便,私下里以个人资金购买药材,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一旦价格上涨,就出售给国有企业,谋取暴利。曾经有亲戚朋友劝过我岳父,“你私下或委托家人做点生意,别人也不知道,赚点钱补贴家用,也没关系。”但是他一身正气,坚持原则,不为所动,假公济私的事情坚决不做。他经常跟我们讲:“钱多少是个足呀?够用就行。干我们这行的,如果把钱看得太重,非得出事不可,夜里睡觉都不踏实。”三是不虚报药材库存损耗。中药材进货后,允许合理的耗损,但我岳父从不虚高上报库房折耗,反而因为管理科学,库房常常有溢出合理范围的盈余。

1992年,岳父年满60岁退休。由于是企业身份,当年退休养老金只有800多元,直到去世时还不到5000元,与机关和事业单位相比相差甚远。工作时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东奔西走,栉风沐雨,退休时只有这么一点养老金,亲朋好友有时会有微词,认为有点少。可岳父却常对我讲:我现在什么都不干,党和政府还给养老金,还年年有所上涨,够用了,挺好。

岳父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我和我爱人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要求都很严格。他们三人,有的在党政机关工作,有的在银行工作,还有的在国有企业,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权力。他经常告诫他们:“不要乱伸手,不该拿的,一分钱都不要拿,不该要的东西也坚决不能要。那些贪污犯贪来的钱财在进监狱前,都没花完,何苦呢?现在习总书记抓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太好了,太符合民心了。这样搞下去,国家一定有希望。”

五、热爱家庭,关心后代

民间有句俗话,说“严父慈母”。但在我爱人童年印象中却是倒了过来,母亲很严厉,而父亲却很温和。岳母是小学老师,对学生和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严。一旦我爱人和两个哥哥触犯了家规,可能会挨岳母揍。相形之下,岳父从不打骂孩子。谁犯错了,岳父总是和颜悦色地和子女谈心。小时候,我爱人的表哥表姐特别羡慕我爱人有一个脾气好的父亲。岳父不打骂子女不等于不关心子女,不等于什么都不管。我爱人大哥当兵的时候,岳父利用出差机会去看他;二哥第一份工作是大丰蔬菜公司职工,岳父就教他如何做生意,如何算账。我爱人上大学的时候,每次离家去学校前,他都帮助打好行李,并在第一次到学校报到时,送我爱人到扬州师范学院,如果碰巧到扬州出差,也一定去看望我爱人。

小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爱人印象特别深刻,岳父第一次煮甲鱼。1971年,岳母在大丰小海镇三里小学当教师,我爱人在该校上小学,两个哥哥在镇上读初中。那一年的春节,岳父从泰州城里回来休假,一家人团圆。当时按国家的有关政策,乡镇一级政府都要在冬季大抓水利基础建设,组织农民等有关方面的人员上河工、挑烂泥,疏浚并拓宽河道。将河床里的淤泥挖出,此举两得,一来可以疏通拓展河道,防止河床淤积,二来挖出的淤泥还可以做庄稼的肥料。记得那年的大年初三,岳父闲来无事,到农民挖河的现场观看劳动场景。正巧赶上一个农民一锹下去挖出了一个大甲鱼,可能有三五斤重。当地习俗,农民一般不吃甲鱼,觉得它样子怪异。岳父是搞中药材生意的,知道甲鱼的壳可以入药,肉的营养丰富。岳父见到农民把甲鱼放在一边不理了,就上去和他商量,能不能把甲鱼给他,他用烟来换。农民说,这个我们也不吃,你拿走好了。岳父坚持给了他一包当时很时髦的牡丹牌香烟。回家后,岳父把甲鱼杀了,肉洗了洗,用农家的柴火烧大锅,用油炝锅爆炒,加上桂皮、大料、料酒、盐和生姜葱,炖好后就是一大盆甲鱼,一家人吃了两顿。这是我爱人记忆中儿时家里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舌尖上的小海”记忆犹新。

岳父不光关心自己儿女的日常教育和工作生活,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他对我女儿的抚养也倾尽了全力。1995年,我孩子上小学时,我们俩口子工作都很忙,也请不起保姆,已经退休的岳父主动提出到北京来,帮助照看孩子,负责接送她上学并给她做饭。平常在老家,岳父自身一日三餐都是岳母负责,他很少干家务。而今,退休后本应享清福,岳父却干起家务来,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很是辛苦。孩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还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接送孩子不太费周折。而后来,到了1997年,我们的房子分到了离学校五六公里开外的地方,接送孩子的路程就远了,可是我岳父没有任何埋怨,没有叫一声苦和累。这一干,就是六年。暑假的时候,还送孩子去学游泳。孩子游完泳后,担心她饿了,还给她买个点心吃。我孩子对我岳父的感情超过了任何人,当听到外公去世的消息,她恸哭了好几天。

岳父还是一个好女婿。从我爱人记事起,父母上一辈老人里就剩下我爱人的外婆。外婆在世时,岳父对她老人家极尽孝顺之道,外婆有什么事也总是喜欢找岳父。

回忆岳父这一生,于公,是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一生,是公字当头、不谋私利的一生,是自力更生、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一生;于私,是修身、宽厚、仁爱的至爱亲人。

可敬可爱的岳父,我们很想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感悟|记一位老党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