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名家公益辅导日”活动第六期:篆书篆刻专题

2022-04-13 19:13 阅读量:5.4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

2022年4月12日,又一个星期二,河南省书协“名家公益辅导日”第六期活动在线上如期进行。本期活动邀请到了河南省书协3位副主席:张建才、郑庆伟、孟会祥,河南省书协11位理事:毋立、乔延坤、李为、杨海波、张志军、陈花容、周红军、郑权、焦新帅、薛明辉、薛党军,共14人一起担任本期活动的公益辅导员。

本期内容分篆书篆刻、隶书、楷书、行草四个专题陆续发布,并在每篇文末增加书家示范视频。欢迎广大书友多提宝贵意见。

【公益辅导老师:郑 权】

郑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培训中心教师,河南省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师。

杨地静篆书

冯秋玲篆书

当今,初学秦代篆书,似乎清一色的都是《峄山刻石》,在中锋、线条粗细一致和结字的平正、对称、均衡上孜孜矻矻、精益求精,除此以外,包括秦篆的真实面目到底如何等,往往鲜有思考关注。

秦始皇出巡,所到之处多勒石记述。仅始皇28年,先后立《峄山刻石》《泰山刻石》和《琅邪刻石》,三石相传为李斯所篆。《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原石久佚,无拓本传世,现存的均由五代北宋年间徐铉摹临本重刻拓制,字形用笔皆从唐代李阳冰的玉箸篆,笔势气息一派宋人面目,妍多质少。《泰山刻石》现存宋代摹刻,僵硬呆板,颇多唐宋人书篆习气,但线条较粗,笔力浑实遒劲,比之现存的《峄山刻石》拓本,无疑更接近于秦代刻石原貌。《琅邪刻石》今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残泐严重,仅有残文13行,但雄浑沉实,郁拔生动,大秦帝国宏伟博大的气象,昭然可见。

两位作者宗法《峄山刻石》,整体把握基本到位,中锋用笔和结体组字有一定的基础,比较而言,杨地静的线条更硬朗厚实,冯秋玲的结体四围意识更强。两件作品写得整洁漂亮,但是缺少了一些应有的金石气。

再临习《峄山刻石》时,建议结合下《泰山刻石》、多感受《琅邪刻石》。若有兴趣,还可以了解了解秦国——我国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了解了解秦始皇——名号集三皇五帝于一身的“千古一帝”,想望他“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虎视雄风。

另外,落款的行草书尚显稚嫩。

一孔之见,供两位参考。

【公益辅导老师:焦新帅】

焦新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河南印社社委会委员,鹤壁市书协副主席,《青少年书法》杂志编辑。

万建宇篆刻《观往以知来》《超然》《芯悦》

此三印师法陈巨来,温润婉转,饱满秀劲,精整妍美,可称佳制。陈巨来曾获吴湖帆相赠之《宝印斋印式》十二册,陈巨来得此寝馈其中,其曾自言:“余生平治印,白文工整一路,全从此出。”巨瓮朱文拟宋元人意,白文则从汪关作品中得汉满白文印法,然不为其囿而上溯两汉。

这三方印取陈巨来拟汉铸印风格,意在醇静浑厚。已属较为成熟的篆刻创作,字法、刀法、章法也无大的硬伤。《观往以知来》一印属篆不易配但求其稳的作品,“往”字双人旁下笔属陈氏拟汉印之“异形笔画”,意在填充印面,然和汉满白文穿带印相较略显晚近,应当去汉印中汲取养分。《超然》一印大方无隅,此印如拟汉玉印则婉丽古雅之气更佳,此中可是时隔两千载的雅逸古致。《芯悦》印“芯”字上半部合并五笔,下半部增至五笔,意在规整,此也是汉印中字法弹性的常见手法,甚好。然“悦”左下方留红就显得没有必要,再看竖心旁左笔右折,从字形的雅正性上看略有画蛇添足之举,作品在不易设计出彩章法之时,应以大方雅正、一任自然为上。

汉满白文不能仅师法一“满白”而已,观陈巨来白文印,其有取法“汉官印”“汉穿带印”“汉细白文印”“汉烂铜印”“急就印”等,观其制可知每镌必有所拟,并将汉白文印的各种风格都能熟练掌握。陈巨来在《安持精舍印话》中曾云:“夫治印之道,要在能合于古而已,章法最要,刀法其次者也。”“合于古”三字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周迪篆刻《一啸动千山》《乱花渐欲迷人眼》《梦回长安》《长乐无极》

作者治印取法王福庵与汉满白文一路印风为主,浑穆自然,甚是不错。《一啸动千山》印拟汉满白文一路,章法取斜角呼应,视觉明快,四周边框趋于一致,尤其是底部边框太薄,其属承载视觉托举的重要部分,应当留意。另残损上不宜漫无目的,略显琐碎做作,“山”字尤其不宜残损,其留红目的是为“一”作呼应。“啸”字右侧长线与边框平行,应该作残于此。《乱花》一印“花”字单独留红两处不恰,应使此字布满,或者在“迷”字左上留红以使遥相呼应。另“欲”字右半部字法有待商榷。《梦回》一印取汉朱白相间印意,然“回”字并没有均分,下部留空过大,汉人运用此举意在求匀。如汉印“杜忠—杜王孙”,此印是一字内作朱白相间,可谓奇制。

这样是把只有四个纵笔的“杜”字变成五笔,也让“土”部本来的左右不均匀的留红放入框中,这才是朱白相间的目的。本来是五笔的“回”字变成六笔,使和六笔的“长”字疏密一致,这本是极好的想法,但是忽略了使其均匀的问题。要计白当黑,细心推敲。《长乐》一印取法秦汉砖瓦,金石气颇盛,然略有当代人习气。“乐”字左右两个斜笔尤为抢眼,斜线在印章中极难稳定,要谨慎使用。“无”字常见字形为三笔横线,暂未查到出处,不要出现字法的硬伤。无边框的朱文印一定要聚气方无乱意,或可加封泥粘连等残损技法,即增加古意,又可使其更浑然相聚。三印边框都太薄,应是内文留红的两倍以上才有视觉对比。

边款上作者也很用心,楷、隶、篆交相辉映。图未可知字大小,篆隶书尽量不超过8毫米,这样才能和雅逸的满白文印风相搭。篆书边款可师法秦汉金文,作者所刻线条交接处略失篆书之本形结构,过于琐碎,应当注意刀笔具存的书写感。“长乐无极”款字过大,或可刻成拟汉砖之阳文者置其上,朱白相宜,古雅与形式并存。

胡智慧篆刻《杨万里》《慎独》

此二印取法汉印,作者刀法娴熟,线条苍厚,已属不易。

《杨万里》印取汉铸印满白文一路,横纵线条皆做到十二笔,作者对线条的弹性调整可谓用心。然在浑厚求满的印面中“杨”字留红就显得格格不入,《汉印文字征》中布满的字例比比皆是,应当养成所刻皆有所拟的习惯,不能因为已知此字形而不参照古印。

《慎独》师法汉玉印,然气息却略有出入。章法上两字做十二笔纵线安排,这是汉玉印最经典的排列,思路甚好,然细节上略显生硬。如汉玉印《刘慎》的“目”部圆转遒劲,尤其是上方的细节交代极为重要,这也是汉玉印古雅精妙之所在。“独”字字形晚近,“虫”部的末笔盘曲求满不恰,应去《汉印文字征》中推敲。此二字皆为左右结构,应注意汉玉印常用的嵌合技法,又如《刘慎》印“慎”字“心”部右伸,把“真”部托起,即使其独体完备又可见匠心独运,如追求十二笔,可把“真”部中间盘曲去掉,这样“慎”字还是六笔。还要注意汉玉印的线质,凝练光洁,篆籀意尽显,无一转折生硬。残损上汉玉印因其材质,异于铜印之斑驳残泐,为晶体方块状剥落或碎裂状线残。一点残损能窥其材质,方可细致入微。

建议作者先以一种印风深入,如汉玉印便是极佳的选择,无论西东两汉、各侯国州郡,所出玉印大体一致,这也是形成汉玉印印风的原因。汉玉印是汉代印章最精华的组成部分,砣制与匠心最为体现之所在,以此深入方可有成。

【公益辅导老师:杨海波】

杨海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理事,河南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现任《青少年书法》杂志执行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

闫永卿篆刻四方

作者白文入手汉印,起点正,能守布白均匀、用刀稳健之基本要领,印面整体较为协调。若细察,三方白文是三个路数(包括黄牧甫式白文印),可见作者在临古上缺乏深度。建议作者现阶段谨守汉印,择方圆兼备、粗细匀停的汉官印深入临习,务求用刀稳定爽利、起收准确到位、转折方圆有致。在做到精准临习后进行仿意创作,恪守汉印规矩,不宜妄生圭角、多作曲绕,也不宜参清人与现代印风。基础纯净,自会更快臻于高远。

作者朱文印似取吴昌硕、齐白石等近现代印风,因篆书基础不明,字法、章法均做不到下刀有由。建议暂停朱文,俟汉印学习有成,兼习篆书之后,再择先秦古玺或清人朱文进行学习,书、印相参习,当会豁然贯通。

李海龙篆刻两方

作者白文临习汉玉印“长施”,能得其端庄雅洁面貌,从印面看,刀功亦稳。汉玉印取玉石、玛瑙、水晶诸般硬性材质,多砣治而成,故线条均匀劲健、起收方截,线间距在均衡划一的基础上依篆书意味而略作向背变化。具体到此临作,一是线质弹性不足,宜多搜寻汉玉印图版精研,印面、印蜕对比,体悟砣治线条的饱满和刚性。二是线间距略有失当,细微的向背变化不能破坏整体均衡,分毫之差,可致“玉”味尽失。字与印边距离亦大致相当于字内线间距。

朱文“老白”拟齐白石意趣,空间若似,刀意未足。齐白石素以“畅快淋漓”为风雅,故大刀纵横,望之似闻风雷。赵之谦等印风影响,祀三公山体篆书面貌,匠心与画意的底蕴,共同形成白石印风。白石自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以我们要学的,是他积古成今、印从书出的心法。建议作者从先秦古玺入手,兼习金文,稳步缓行,定可致远。

万建宇书友问:

老师好!我现在刻的是工稳印,初学汉私印,后学陈巨来。但工稳一路特别容易走入格式化,变的呆板,想继续回到汉印寻找突破点,请老师给指点一下后面的学习方向,如何“工稳而不匠气”?

杨海波老师答:

万建宇先生提出的是每一位有志于形成自我印风的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我们在篆刻中解决了共性的基础问题后,就要寻求个性的出口了。以陈巨来先生为例,其印风承元朱而上接秦汉,在线条内敛、结体紧收与刀法的大象无形等方面做到了极致,故印面如精金美玉,分毫不能增减,学之者得似之后进退两难。这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探讨:一是陈氏本身,他取元人印风的雍雅,合以秦汉的古穆,养出自家面貌。我们可以循其法而溯源,元人朱文空灵、汉私印从容、新莽整饬雅洁、秦官印端庄华贵、三晋玺肃穆冷竣,工稳印风分支多,足够深入秦汉必能撷取一二精神合于自身,足够古典则高妙自现。二是跳出陈氏观其同期王福庵先生,同样在极致工稳印风中刻出迥异的面目。王氏重笔意,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以笔养刀,线条起收行进处隐现细微篆书意味,故淡然中蕴藉多端。篆书自金文、石鼓到秦汉小篆、汉金文,历唐、元,而后清季大兴,风格纷呈。吴让之、赵之谦、赵叔孺等都是以自家篆书入工稳印风的大家,当代许多工稳印高手正是由此一“以书入印”的路子走出来的。

从这两方面来说,我们学先贤要减少对其技巧的迷恋和模仿,当循其成功的路径,然后深入秦汉。刀下有古人、有自我,则匠气自去,自家风貌不远矣。

文末彩蛋:

【篆书示范视频】

篆书示范视频:娄红卫临《峄山刻石》一

篆书示范视频:娄红卫临《峄山刻石》二

——第六期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名家公益辅导日”活动第六期:篆书篆刻专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