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甲骨文火了,但还远远不够

2023-12-26 21:38 阅读量:3.9万+

华人号:豫教育

“‘乌’和‘鸟’差的一点是什么”“3000年前的煮饭工具长什么样”“原来真的有甲骨文情书”“哪个字是甲骨文里的最萌表情包?”……近期,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孩李右溪(本名李莹)因一段交流甲骨文的视频再次出圈,甲骨文这一冷门绝学,与时下最火的传播方式短视频一结合,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量关注。

这并不是甲骨文第一次火出圈,一段时间以来,常人看来晦涩难懂、难以接近的甲骨文频频引发关注:从00后讲解员编排甲骨文形体舞,到演绎甲骨文的广播操在校园流行,再到甲骨文破译单字奖励10万元……究其原因:找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传播手段,让刻印着民族精神密码的古老文字,成了鲜活知识,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甲骨文获得更多受众绝非偶然,与甲骨文等相关的历史、考古类专业近年来都时有出圈的表现。冷门绝学在大众传播、产业发展、商业推广等方面“热”起来,进入大众视野,当然是可喜的事。但毋宁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大众传媒的关注点与学术研究的关键点是有一定错位的。人们感叹释字奖金高,却未必知道“考证一个甲骨文字,与在天上找一个没被发现的小行星难度差不多”;人们看到象形字有趣,却未必了解古文字的源流与发展。事实上,甲骨文仍是需要学者皓首穷经的严肃学问,每一点发现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枯燥与艰辛。将公众讨论的热潮转化为学术研究的热情,还有很长路要走。换句话说,甲骨文当下的“火”,还远远不够。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专业研究,需要让“冷板凳”有热保障。要从制度上下功夫,在学科建设、前景规划等方面综合施策,也要在认识上做功课,扭转人们的“偏见”。由于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甲骨文被不少人看作“无用之学”。但殊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从读懂最早的疾病、气象记录,还原鲜活的历史图景,到为汉字演变寻根溯源,深化文字学、语言学研究,再到探寻中华文明源头,解读“何以中国”的深层密码……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让更多人从源远流长的文脉中感受到力量,恰恰需要这样的“无用之学”。换个角度看,这不恰恰是当今时代尤为迫切的“现实之用”?

由此,我们更能理解甲骨文录视频、进小学、入表情包的意义所在。埋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树林。让更多人了解学科的趣味与意义,就能期待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得其门径而入,成为“为往圣继绝学”的后备力量,为学科发展、文化传承注入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需要专业的研究者,也需要专业的普及者。利用更丰富的形式、更时尚的语言,让传统文化“轻量化”“大众化”,形成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才能减少“一个人的专业”,让更多冷门绝学真正活下去、火起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甲骨文火了,但还远远不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加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