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11:26 阅读量:9.1万+
华人号:华人看天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学子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为了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阳光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侨乡之声”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作为2025年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重点项目,在林慧娟会长的领衔以及王宏副会长(阳光学院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携手阳光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的刘澄副书记,以及洪欣老师、黄祖娟老师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实践队自2024年起,多次前往莆田木兰溪、莆田后黄村以及福州市青口文华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传承与保护中国侨乡传统文化遗迹,我们通过对木兰溪流域河流环境治理勘察、福州青口文化发展调研,通过青春视角展现中国侨乡的特色春节文化魅力,实践队踏上了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
01
初识木兰,共护绿水
青春献侨乡,共筑木兰溪生态文明
2024年7月11日,实践队首次抵达福建莆田侨乡后黄村开展实践初步调研,实践队队员以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为抓手,通过对木兰溪流域沿岸进行环境保护治理,生态研究考察等,深刻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更激发了我们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我们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此次考察的实践经验,拍摄大量的短视频、专题片、照片和撰写推文,在不同的媒体上发布,大力宣传党的华侨政策给侨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融媒体平台宣传,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推动侨乡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探生态新貌,共鉴侨乡新篇章
而后实践队持续对木兰溪流域进行观测考察,2025年1月26日,实践队再次来到木兰溪治理展示馆,通过重走领袖足迹,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莆田人民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先前的木兰溪洪水泛滥,被群众称之为“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但是通过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从清澈见底的溪水到郁郁葱葱的沿岸植被,每一处都透露着生态文明的和谐之美。实践队队员们不禁感慨万千,木兰溪治理,不仅是一条河流的蜕变,更是一座城市、一方百姓的福祉。水清岸绿、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沿岸居民安居乐业,木兰溪流域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02
情系后黄,守护遗迹
侨
韵
传
扬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侨务”观念,深入探索侨乡文化中春节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7月,实践队与后黄村签约授牌了“阳光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侨乡文化遗迹,实践队队员们带着对侨乡文化的深厚兴趣与敬畏之心,踏入了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村庄——莆田后黄村。位于木兰溪畔的后黄村,更是以其保存完好的春节传统文化和独特的侨乡建筑风格,吸引了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们带着摄像器械穿梭于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南洋楼”之间,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后黄村海外华侨的艰辛奋斗与辉煌成就,也承载了华侨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每一块斑驳的青石板路,每一扇雕刻精细的木门,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实践队成员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通过实地勘察当地独特的“南洋楼”建筑,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并参与到华侨文化遗迹的保护中来。
侨
春
共
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后黄村的春节庆典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侨味”,正值新春之际,实践队队员们满怀激情地沉浸在这份独特的侨乡春节文化氛围中,他们挥毫泼墨,义务为村民们书写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笔尖跳跃间,是对传统文化最真挚的致敬。不仅如此,实践队的队员们还走进村民家中,与村中的长者一同进行年前大扫除,将每一扇门框精心装扮上喜庆的春联,用实际行动为村民们打造出一个既干净又充满节日氛围的新年环境。这份来自年轻一代的温暖与奉献,在悄然间拉近了村民与实践队彼此间的距离,让这份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深厚,侨属许祥光说:“我已经七十六岁了,第一次接受到来自大学生登门祝福和交流!” 同时,实践队队员们也深刻意识到,他们的行动不仅是对春节庆典的参与和助力,更是对华侨传统文化遗迹的一种珍视与传承,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每一次的欢笑与祝福中得以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龙
腾
侨
宵
元宵佳节,莆田后黄村的重头戏“游灯”盛开举行。百米"中华龙"从社庙盘旋而出,龙首高擎明珠,龙身缀满灯彩。村民肩扛龙身,经过百年荔林,蜿蜒龙灯与烟火交辉,恰似地上银河。舞龙灯被认为能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借此祈求新年的平安与幸福。这一习俗是侨乡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代代相传,保留了民间艺术和风俗,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在游龙灯队伍里还发现了许多年轻的身影,实践队队员们也加入其中一起,感受着侨乡传统文化的魅力。2024级新生王雨昕利用手中的设备进行现场直播,她想要通过直播向观众们传递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那一份坚持。直播只是队员们传承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步,但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就会让大家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2023级广告学(直播方向)的翁黎昕同学说:“到广袤的田野上才是最好的课堂,赞美我的家乡才是最好的成绩!“精彩的龙灯、热闹的场景、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点赞,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直播,我们还用镜头记录下了后黄村元宵节的精彩瞬间,并制作了精美的短视频等等,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03
逐光前行,双村探韵
寻根筑梦:文化之旅跨侨乡
实践队不满足于后黄村侨乡古韵的浅尝辄止,而是将探索的足迹深深烙印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毅然踏入了福州青口文华村,深入挖掘那里传统文化的深邃宝藏,同时亲身感受现代产业勃发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仅致力于华侨文化遗迹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倾注了青春的热血与智慧。
文化双村行:探寻侨乡与古韵
在后黄村,他们沉醉于侨乡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远影响;而在青口文华村,他们则被那绵延千载、历久弥新的文化气息所深深吸引。从方氏宗祠庄严而神秘的“游神”盛典,到灵济宫古韵悠长、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再到林白水纪念馆里那段波澜壮阔、峥嵘岁月的生动再现,每一处都留下了实践队探寻的脚步与敬仰的目光。他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传统民俗的生动演绎,更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在漫长岁月中的流转不息与世代传承。
乡村振兴梦:文化融合与创新路
无论是后黄村还是文华村,实践队还亲眼目睹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他们走进农户家中,亲身体验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深切感受游神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在后黄村老党员侨属许庆明的陪同下,他们更是亲眼见证了老旧村居如何华丽转身成为文创基地,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如何巧妙融合、碰撞出璀璨夺目的火花。后黄村村支书许丽丽说:“希望大学生们能够积极投入到这里,如何将这样优秀的案例运用在保护华侨文化遗迹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这些更是为实践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深刻的思考,让更多地区的华侨文化遗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在阳光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侨乡之声”大学生社会实践队的逐梦之旅中,每一站都留下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情凝视的足迹,每一程都见证了他们对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不遗余力的贡献。从木兰溪畔的绿水青山,到后黄村的侨乡古韵,再到青口文华村的文脉新篇,实践队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用镜头捕捉了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更用心灵触摸了历史的温度,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展望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初心,将探索的脚步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用青春的激情与智慧,为保护华侨文化遗迹、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让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END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