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07:54 阅读量:6k+
华人号:塔斯马尼亚之声在澳洲生活,慵懒的澳洲环境早已把国内的那些急躁脾气磨平了,不慌不忙的澳洲生活,赚钱的态度也变得更贴地气。
前些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去年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当地最好的一所私立学校去上三年级,该学校在当地赫赫有名,全澳也属于前三,可谓是澳洲尖端的“贵族学校”。
朋友问我:“你知道我儿子在那儿上了两个月课,回家以后做了件什么事吗?”
“不知道。”
“他说我做生意的方法不科学,然后给我制定了一个长达30页纸的商业计划!”
小学三年级就能做出商业计划书,澳洲人也真是太会玩儿了,怪不得很多澳洲人上大学的时候就纷纷开始创业了呢!
现在的中国孩子,物质要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甚至有些孩子的物质生活太过富裕,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中国家长所反映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孩子们特别能花钱!
不谙世事的他们,甚至到了成年都没有理财意识。
那澳洲老师究竟是怎么给孩子上理财课的呢?澳洲家长又是怎么给孩子灌注理财观念的呢?
当你还在教育孩子别乱花钱,节源开流的时候,澳洲的父母老师已经这么做了:
存钱罐
澳洲父母一般会给孩子准备一个特殊的存钱罐,不同于中国孩子的一个零钱罐,澳洲孩子一般会有4个!
它们分别是:
SAVE 储蓄
SPEND 开销
GIVE/DONATE 捐赠
INVEST 投资
由此可见,澳洲人对孩子的财商教育,真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的啊。
此外,澳洲的老师还会警告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未来的世界有更多做理财决策的机会,但既有的理财决策模式无法应对未来的经济世界;在进入社会,开始做个人理财决策之前,先接受理财教育,才会减少决策错误的机会。
阶段式教育
澳洲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都有如下时间轴的规划: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的金额,并在父母的陪同下能够购买常用商品;
5岁,知道钱的来源,能正确的完成钱货交易;
6岁,能够区分数目不大的钱,开始学会攒钱;
7岁,能读懂商品价格标签,并能判断自己是否具有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以后,学会用钱,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会精打细算
在许多中国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父母都会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去买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这种习惯,造成很多孩子想要什么就用父母给的零花钱去买,钱没了他再找父母要,反正父母也会无条件的给。
但在澳洲的家长看来,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
澳洲父母一般给孩子一定金额的钱,并告诉他们这个月的零花钱只有这些用完了就没有了,然后借此机会,他们会开始跟孩子讨论如何运用金钱,如何储存金钱。
长此以往,澳洲父母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精打细算,不会浪费钱去买其他不必要的东西。
拒绝不合理要求
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孩子开始学会相互攀比了。澳洲家长认为,要在孩子开始叫喊“可是XXX也有一个,他爸爸妈妈就给他买了”的时候制止他。
澳洲家长会告诉孩子“我不可能给你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只能选择最重要的。”
孩子在商店里看到两样东西的时候,让他只选一个。
无情的事实是:让妈妈对孩子说“不”有时候比让孩子接受拒绝还要难。
但是,父母还是要让孩子明白:买东西是需要花钱的,所以你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据说81%的青少年学习理财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但对中国的父母来说,理财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
很多家长也没有接受过理财方面的训练,自然也无法教会孩子理财。比如正在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是否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出处:澳洲微报 2017年12月4日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一起来看看澳洲人是怎么做的?》
本站刊载的文章所有权归属原作者。华人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代表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部分内容经网络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站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mail@chnm.co),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