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11:51 阅读量:6.3万+
华人号:文化论坛文/图 吴富贵
(中国前驻中东国家外交官)
中卡友好互利合作关系造福于民
卡塔尔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首都多哈具有迷人的神奇色彩。
从历史上说,早在两汉时代,中国学者就在史书上,记载了有关阿拉伯的一些风土人情,当时称阿拉伯为“条支”;唐宋时期对阿拉伯的泛称为“大食”,已经屡见于我们的正史。随着「阿拉伯帝国」各王朝的兴替,【黑衣、白衣、绿衣】,中国史籍对「大食」增添了不同的称谓。
从地理位置上看,卡塔尔虽地处海湾,但自古至今,时值当下,延续祖先衣钵的现代中国民众依然对坐落在海湾地区六国中的卡塔尔并不陌生。35年前的1988年7月9日,中卡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时值2023年7月9日,恰逢中国和卡塔尔建交35周年华诞。友好历史记录,归于档案,现今建交35年外交成果从建交后盘点计算,中卡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和协调。
2012年5月,首相哈马德·阿勒萨尼访华。2014年11月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卡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自此,卡塔尔对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以史为凭,可以说两国自古乃至建交后至今,友好互利务实合作关系正在“一带一路”上造福百姓,实现互利合作双赢。
而今,中国每年从卡塔尔进口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中国提供工业动能;卡塔尔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380-800、波音787-8梦想客机,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型,定期飞往中国香港、广州、杭州、浦东和北京的国际航班,以专业细致优质服务内容著称,服务着中国民众;享誉世界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的各类中文和阿拉伯文节目,让中国观众享受着丰富的耳目视听,且拥有众多的中国粉丝和电视观众。特别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更是吸引了中国球迷夜不能寐。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召开之前的10月19日清晨,来自中国的两只大熊猫“京京”和“四海”,一大早便乘专机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并直接“入住”在多哈的新家豪尔熊猫馆。出于对中国大熊猫的喜爱,卡塔尔将“四海”和“京京”以阿拉伯文分别以“苏海尔”和“索拉雅”命名。此举意增进两国友好关系,同时让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各国球迷们一睹中国大熊猫的靓丽风采。
上述这些,呈现在中卡民众面前友好互利合作双赢中的影像故事,再次印证了中卡友好情谊和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良好基础。由此笔者从上述这些细节预见,随着中国大熊猫到卡,2023年,中卡两国之间必定还将频频“互动”。
综上所述,中卡友好互利合作与时俱进的外交关系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因此,每当人们谈论卡塔尔,自然会想到卡塔尔世界杯,而在我的脑海中便立刻想起一位久别尚未重逢,时隔24年前的老朋友,他是卡塔尔人,家住位于波斯湾西南岸卡塔尔半岛上的著名国际海港城市多哈,此地是石油王国卡塔尔的首都,同样也是祖国女儿,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象棋女王”褚宸的第二故乡。
我结识的卡塔尔驻华大使布埃宁
如前所述,普通中国人对于卡塔尔的了解,似乎更多地是从世界杯足球赛开始的。尽管卡塔尔只是海湾地区的一个只有265.8万人口的蕞尔小国,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却还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从时间上看,前面所谈之事虽然过去的年代已经久远,但时至今日,我却依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原因是,我结识的这位人物是重量级朋友,他是卡塔尔资深职业高级外交官,曾于1999年—2006年来华履新,出任卡塔尔驻华第4任特命全权大使,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广博的国际知识、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极高的外事调研水平。同时,布埃宁大使在担任卡塔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期间,还被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一致推举为——阿拉伯驻华使团团长、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
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大使,履历丰富,生于1952年,1977年毕业于黎巴嫩贝鲁特大学,获历史专业文学士学位。1978年4月入职卡塔尔外交部,任三等秘书。1978年5月15日,任卡塔尔驻阿曼使馆代办。1978年10月至1980年7月,任卡塔尔驻毛里塔尼亚大使馆参赞;1981年至1987年,任卡塔尔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1988年至1991年,任卡塔尔驻日内瓦代表团团长。1992年至1996年,任卡塔尔驻突尼斯大使馆公使。1996年8月任卡塔尔驻奥地利大使馆公使。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卡塔尔驻华大使。2007年—2008年,任卡塔尔代理外交国务大臣,2010年2月,任卡塔尔驻阿盟常驻代表。已婚,有三子三女。懂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
1999年11月23日,吴富贵教授同卡塔尔新任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出席招待晚宴
在华任职六年外交成果丰硕
当年记得他按照外交惯例,履职向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递交国书副本之后,不日便接到外交部礼宾司通知,继而在人民大会堂向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递交国书,自此出任卡塔尔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
这期间,从上任伊始到离任的6年时间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经历了有生以来外交生涯中,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凭籍自己多年丰富的外交经历,在两国外交事业发展的有效实践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幸亲历见证了卡中建交后两国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历程,多次见证了卡中两国元首外交重要外交活动全过程:
一、1999年4月,卡塔尔国王哈马德·本·哈里发陛下率政府高级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在不同领域签署了多项协议,涉及政治、经济、航空运输和文化等许多方面。
二、2000年4月,卡塔尔首相阿卜杜拉·本·哈利发·阿勒·萨尼率领政府高级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江泽民说,阿卜杜拉首相的首次访华,必将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他说,中卡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1999年4月,哈马德埃米尔对中国成功访问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更加深入。中国对此表示满意。
2001年4月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卡塔尔国首相阿卜杜拉-本-哈利法-阿勒萨尼举行了正式会谈。
朱镕基首先热烈欢迎阿卜杜拉首相访华,认为这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并表示中方对此高度重视。他积极评价中卡双边关系现状,表示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卡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2001年10月,卡塔尔埃米尔夫人、卡塔尔最高家庭事务委员会主席穆萨·本特·纳赛尔·马斯纳德殿下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并出席世界妇女大会。期间,该委员会与全国妇联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之后,当穆萨殿下得知中国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助学助教缺少资金时,当即决定捐款50万美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振兴中国乡村教育。
2001年10月,以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哈马德·阿勒萨尼夫人、卡塔尔家庭事务最高委员会主席谢赫穆萨·本特·纳赛尔·马斯纳德殿下为团长的卡塔尔妇女代表团,成功地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2001年10月24日北京晚报新闻面对面,以《卡塔尔第一夫人来了》为题,发表本报记者侯振威的文字报道。“阿拉伯妇女代表团访华”,“中国正式入世将在卡塔尔”,“三年来了三位领导人”。
2002年11月《中国妇女》杂志英文版 “卡塔尔埃米尔夫人在北京”
2002年11月《中国妇女》杂志英文版 “卡塔尔埃米尔夫人在北京”
2002年7月18日,卡塔尔驻华大使布埃宁在京举行捐赠交接仪式招待会,特将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夫人穆萨殿下捐赠给全国妇联的50万美金支票交到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顾秀莲的手中。这笔款项是2001年10月卡塔尔埃米尔夫人穆萨殿下率团访华时捐赠的。
出席招待会的有,阿拉伯驻华使团团长、阿拉伯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利比亚驻华大使米夫塔赫.马迪,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和夫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顾秀莲等领导,中国外交部代表和媒体代表等约200多人应邀出席招待会。
当年,我记得,卡塔尔驻华大使布埃宁在会上发表致辞,他谈到了卡中关系与阿中妇女关系的诸多方面,对阿拉伯妇女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妇女的作用极其丰富飞历史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他强调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与埃米尔哈马德夫人所领导的卡塔尔最高家庭事务委员会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招待会上,利比亚驻华大使马迪还称赞说,埃米尔夫人在历史性访华中的慷慨解囊之举为阿中妇女合作开创了广阔的前景。他强调,埃米尔夫人对中国妇联的捐款,充分体现了真正言行一致地珍视合作与团结的结晶。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顾秀莲代表全国妇联表达了对埃米尔哈马德夫人穆萨殿下的感谢和赞誉,感谢她在2001年10月的成功访华中捐款50万美金,并为促进中卡两国妇女间的相互理解与传统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这次访问也奠定了增强联系与合作的坚实基础,埃米尔夫人的捐款正是对促进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无私奉献,再一次体现了埃米尔夫人及卡塔尔妇女对中国妇女怀有的友好感情,证明了她对中国妇女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2002年11月《中国妇女》杂志英文版 “卡塔尔埃米尔夫人在北京”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前书记冯淬同样对埃米尔夫人的成功访华表示称赞,她说,这次访问掀开了中卡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的一页,并强调,这次访问给埃米尔夫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她的捐款体现了卡塔尔国埃米尔哈马德陛下对中国人民怀有的友好与慷慨之情。
约旦哈希姆王国驻华大使夫人、阿拉伯驻华大使夫人协会主席苏凯里女士也称赞说,这次捐款有着较其物质价值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它体现了一种建立在阿中妇女,特别是卡中妇女真挚友谊基础之上的团结精神。
见证中国加入WTO
四、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金碧辉煌,座无虚席。此时,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11月11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上正式签字。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举杯者)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上举杯庆贺。
一槌定音,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各成员,宣布中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这个议定书将于12月11日生效,中国也将于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而当年身穿白色阿拉伯大袍,手握木槌之人便是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敲响木槌,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20年:一根小木槌敲开世界的大门。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时,会议主席使用过的木槌。如今这柄通体红褐色,长32.2厘米,宽10.5厘米,厚6.3厘米的木槌安然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它或许并不引人注目,但却见证和亲历了我国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的前身是1947年10月签订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中国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
当年身穿白色阿拉伯大袍,手握木槌之人便是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敲响木槌,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20年:一根小木槌敲开世界的大门。
一柄“入世槌”,见证了中国重返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瞬间,讲述着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坚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故事。伴着“入世槌”的余音,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
2001年11月6日北京晚报全称追踪报道中国入世谈判消息
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下午6时许,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即将进入关于中国入世的环节。记者注意到,步入会场的龙永图(左)胸前摆动的是是一条鲜艳的红色的领带。龙永图说,这是一个喜庆的时刻,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红色代表喜庆欢乐,所以他才特意选了这条领带。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石广生(右)。
2001年11月11日星期日《北京晚报》以8分钟中国微笑入世为题,发表本报记者郭强、侯振威图文专题报道。《北京晚报》因为这一策划性新闻,成为中国入世报道媒体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为国家留住了历史。
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萨尔瓦大厅。随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木槌落下,中国入世一锤定音。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的两位年轻记者郭强、侯振威全程采访此次会议,他们没有想到,几天之后,自己也将成为新闻的主角。
2011年11月23日,晚报专门邀请部分热心读者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收藏“入世槌”请大家献计献策。很多读者参与了有关“入世槌”收藏的讨论。最终,《北京晚报》选择了将“入世槌”捐赠给革博。
2001年12月12日,京报集团在长城饭店举行隆重的捐赠仪式,将系着红丝带的“入世槌”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2001 年 12 月 12 日,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接收“入世槌”并为北京晚报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2月11日发行的,志号为特3-2001的特别发行邮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全套1枚,图案由华表、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组成。
布埃宁大使成为多哈亚运会
火炬接力北京传递火炬手
五、2006年10月22日,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应邀出席第15届多哈亚运会火炬接力北京传递活动仪式,并担任第2棒火炬手。
10月22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侧,第15届多哈亚运会火炬接力北京传递活动仪式在极具中国特色的武术、舞狮、舞龙等表演中拉开了序幕。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刘鹏、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卡塔尔王子谢赫•焦安•本•哈马德•艾勒萨尼、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等出席了隆重的传递活动仪式。当第一棒火炬手、两届奥运会射击冠军杨凌从王岐山市长手中接过火炬起跑时,沿途已有近万人前来观看。
2006年10月21日晚上9点钟,亚运火炬随卡塔尔王子乘坐的“艾米尔号”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北京奥组委和北京体育局县官领导、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参加。图为第15届亚运会圣火火种灯在卡塔尔朱安·本·哈马德·阿勒萨尼亲王的护送下昨晚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多哈亚运火炬接力北京传递起点设在天安门正阳门广场,终点为天坛公园,全程30公里,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担任第2棒火炬手,包括郭晶晶、刘爱玲、叶乔波等著名运动员在内的88名火炬手参加了火炬接力。
一双儿女护送布埃宁大使传火炬
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既是昨天亚运火炬传递活动的贵宾,也是火炬传递手。
萨利赫大使起跑后,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使火炬手身后的火炬守护手,这两名护炬手一位是大使14岁的大女儿,还有一位是大使的小儿子。随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儿女有幸参与圣火传递对他们是值得怀念的事情。
多哈亚运火炬整个传递活动将历时55天,全程5万多公里,途经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北京外,还将在中国的广州、香港、澳门三地举行,12月1日火炬将回到多哈开幕式现场点燃亚运圣火,届时亚运会将正式开幕。
24年前专访布埃宁大使令人难忘
综上所述,上面这些布埃宁大使亲身经历过的中卡两国领导人重要历史外交活动大事记,其独到之处是政治层次高,是他驻华6年外交生涯的真实写照。他曾任阿拉伯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阿拉伯驻华使团团长、卡塔尔驻华大使,身为高级外交官在使馆工作期间,时常接触驻在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并有机会当面聆听我国高层领导人的指示。
十分荣幸,我是第一个在布埃宁大使递交国书之后的相约受邀拜访者,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在外交工作中的分量和特殊意义。布埃宁大使能在这个时候拨冗接受我的专访,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相当重要的工作会谈。
把时间的琴弦拨回到2001年11月9日到13日,世贸组织的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而这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为此,笔者前往卡塔尔驻华大使馆,面见这位新任驻华大使进行了历史性专访,意义深远。
当年布埃宁大使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这些亲历亲为事件的描写极为真切实在,生动形象,话语中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这样高度的外交表述,在中外交往中,也是不多见的。
布埃宁大使在华这六年中,必然有些事有些日子,让我刻骨铭心,让我久久不能忘……将记忆的琴弦拨回到那一天1999年10月19日,布埃宁从遥远的海湾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飞抵中国首都北京赴任。期间,外交部礼宾司安排布埃宁大使面见外交部领事司长递交国书副本。
12月3日,对布埃宁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的上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三位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
这三位大使是:卡塔尔新任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古巴新任驻华大使阿尔韦托-罗德里格斯-阿 鲁菲和巴巴多斯首任驻华大使彼得-劳里。布埃宁位列其中。
值得提及的是,24年前的1999年12月3日,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卡塔尔政府向江泽民主席递交国书的新任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笔者专访,当我接到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先生的邀请,请我去卡塔尔驻华使馆做客时,真有些喜出望外。
他说:“在世纪之交来到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出任大使,我感到自豪与荣幸,但同时也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我将在任期内,致力于两国经贸事业的发展,把中卡经贸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
如今,24年前,我拜访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撰写的专访文章,刊登在商务部主办的《国际经济合作》杂志1999年第12期上,题为“把中卡经贸互利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访卡塔尔新任驻华大使布埃宁”,至今可以轻松上网在百度上搜索到这篇署名吴富贵的文章。
布埃宁大使言行一致,他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
2001年4月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卡塔尔国首相阿卜杜拉-本-哈利法-阿勒萨尼举行了正式会谈。
朱镕基首先热烈欢迎阿卜杜拉首相访华,认为这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并表示中方对此高度重视。他积极评价中卡双边关系现状,表示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卡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会谈前,朱镕基举行仪式欢迎阿卜杜拉正式访华。参加欢迎仪式的中方人员有:民建中央副主席张榕明、文化部部长孙家正、驻卡塔尔大使周秀华、外交部领导成员武东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和朱总理办公室主任李伟。参加欢迎仪式的卡方人员有:能源与工业大臣阿提亚、外交次大臣阿蒂亚、首相办公室主任阿勒萨尼和卡塔尔驻华大使布埃宁。会谈后,两国领导人还出席了中卡两国有关合作协定和合同的签字仪式。
商务部主办的《国际经济合作》杂志1999年第12期
商务部主办的《国际经济合作》杂志1999年第12期上,发表吴富贵教授的文章,题为“把中卡经贸互利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访卡塔尔新任驻华大使”。
卡塔尔驻华大使的别样人生
作为卡塔尔国派驻中国的特命全权代表,布埃宁大使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他的在华使命、职业历程以及他的家庭生活、思想修养、个性魅力等,展示他的祖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民族风情和与我国的友好往来。既崇高又略带神秘色彩。
抚今追昔,让我们一起回望前辈学长布埃宁大使的外交故事。布埃宁大使在卡塔尔历任驻华大使中,可谓是最为传奇,也最为励志,任职时间更是最长。也在各个场合频频“出镜”,对外传递出有趣而新鲜的讯息,为波澜壮阔的中卡外交舞台平添了多方色彩。这六年的驻华履职,的确让布埃宁大使收获诸多外交成果。
在华工作6年期间,走访了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广泛地结交中国政界、商界、文化界朋友,细心体味中国的社会、人情、自然和风物,认真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历史和宗教,努力以卡塔尔人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研判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其不断加强对中国关系,将中国视为最铁的兄弟,紧紧依靠。为此签署了很多合作协议,获得了无数援助,使卡塔尔成为海湾地区六国中对华友好的国家之一。
卡塔尔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在中卡建交15周年纪念封上的签名
在很多人看来,驻华大使的必要条件是了解中国,特别是会中文。确实,很多驻华大使的中文功底相当好,比如俄罗斯离任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就是典型的“中国通”,他是所有大国驻华大使里,中文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
因此,在驻华大使圈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驻华大使任命“门道”多。“知华”便是外国任命驻华大使的第一个“门道”。第二个“门道”是与所在国领导人关系好。第三个“门道”是“高配”显重视。中国是大国,任何国家想和中国搞好关系,必须要有一名级别相衬的大使,因而很多国家的驻华大使级别都相当高。俄罗斯离任驻华大使的杰尼索夫就如是。第四个“门道”就是驻华大使的必要条件是了解中国,特别是会中文。
不过并不是所有驻华大使都会中文,且都具备上述“四个门道”,布埃宁大使便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既便不具备上面所分析的那四个“门道”,不会中文并不能成为他们驻华的拦路虎。然而卡塔尔驻华大使布埃宁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依然创建出了一种别样风情的外交“门道”,取得了丰硕的令人称道赞誉的外交工作成果。
布埃宁大使作为中卡元首外交关系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外交经验穿越历史,直抵当下,他的在华外交职业生涯和人生故事,值得每一位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倾听,这对于增进中卡了解和友谊、开阔视野、促进合作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记得在阿拉伯驻华使团团长、阿拉伯驻华大使委员会主席为布埃宁大使举行的离任招待晚宴上,布埃宁大使对与会的中外各国使节说:以后,我人在多哈,心还在中国。لا تنساني 。
最后这句是阿拉伯文,意思是“不要忘记我”。
怎么会呢?过去六年的大使生涯,中国同卡塔尔外交关系发展的每一步,都已经记入中卡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友好历史史册。布埃宁在致词时此言一出,能容纳千人的会场内响起会心的笑声与掌声。
布埃宁说,在这六年时间里,自己和夫人与大家一道亲历了卡中关系的蜜月期。卡塔尔埃米尔、卡塔尔首相、卡塔尔埃米尔夫人相继访华、中国加入WTO,卡中关系进入新的“黄金时代………
最后,在布埃宁大使提议下,全场举杯,祝福中卡两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两国友谊万古长青。
值得提及的是,北京不会忘记,布埃宁大使离任回国后,遂即履新出任卡塔尔助理外交大臣、卡塔尔代理外交事务国务大臣,卡塔尔常驻阿盟代表等职务。同时。积极关注和参与中卡新闻传媒等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开播,布埃宁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CCTV开播专门的阿语频道,我本人就是频道的第一批观众。这是中方采取的积极措施,展现了中国政府和媒体开放的姿态与自信,势必促进阿中人民间加深了解,成为友谊的桥梁”。
卡塔尔代理外交国务大臣布埃宁2008年9月22日晚,应邀出席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在多哈喜来登饭店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国庆招待会。
适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中东研究所主办的《阿拉伯世界》杂志创刊总第100期,卡塔尔助理外交大臣布埃宁发来了贺辞,对《阿拉伯世界》创刊100期表示热烈祝贺。
《天道酬勤八分钟:中国微笑入世》是一部由中国央视携手国家文物局出品,记录了中国15年来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性进程的纪录片。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该片以15年的时间,讲述了中国由半封闭经济进化到服务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的历史变迁,以及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就和意义的深入评论。
2008年9月22日晚,卡塔尔代理外交国务大臣布埃宁(左二)应邀出席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在多哈喜来登饭店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国庆招待会。
卡塔尔代理外交国务大臣布埃宁(右三)与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岳晓勇共切蛋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国庆。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