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埃及立法严惩虚拟世界中的网络犯罪

2025-02-10 00:53 阅读量:4k+

华人号:旅埃华人

据埃及门户网站《第七日》2月9日报道,在科技主宰一切的时代,屏幕的光亮似乎比人心更具生命力。许多家庭被困在数字茧房之中,沟通被简化为符号和瞬息即逝的信息流,家庭的温暖也被无休止的通知声取代。

在这场数字风暴的中心,有一个曾经和睦温馨的家庭,在不知不觉间遭遇了无形的威胁。这种威胁没有实体,却如刀箭般锋利;它并非直接的暴力,却以沉重的言辞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声誉。

社交媒体的泛滥不仅成为逃避现实的工具,更被一些人利用为攻击他人的武器。许多家庭和个人深受谩骂、诽谤、虚假指控甚至无情的网络勒索之害,虚拟世界仿佛成为一个不分善恶的陷阱。

在这场混乱的虚拟世界中,一些人以为自己能够逍遥法外,认为自己的罪行不会超出网络空间,因此肆无忌惮地实施各种网络犯罪。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因骚扰、辱骂、诽谤以及网络勒索而受害的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尽管虚拟世界充满挑战,但埃及立法者并未对此袖手旁观。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以打击通过虚拟世界实施的电子及科技犯罪。

科技犯罪的分类与相应处罚

第一类:通过通信工具及社交应用实施的骚扰犯罪

根据《刑法》第166条之修正条款,任何人若故意使用通信工具骚扰他人,将面临一年监禁或不超过100埃镑的罚款,或两者并罚。

此外,根据《2003年第10号通信法》第76条,在不影响受害者适当索赔权利的前提下,骚扰者可被判处监禁或处以500至20000埃镑的罚款,或两者并罚。

受害者在加害者被定罪后,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相应的经济赔偿,具体金额视所受损害而定。

法律对“骚扰”犯罪的定义包括使用或协助使用非法通信方式,或通过滥用通信设备故意干扰、骚扰他人。无论是电话、计算机、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等方式,凡是故意制造他人不安、干扰其生活、让其心情烦躁的行为,均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骚扰犯罪。

第二类:社交媒体及新闻平台上的诽谤与虚假指控

诽谤是最严重的个人攻击之一,不仅影响受害者的声誉,还可能摧毁其正常生活。因此,埃及法律对此类犯罪设有严厉处罚。

根据《刑法》第25条,凡是侵犯家庭价值观、侵犯个人隐私、未经许可发送重复电子信息、擅自使用他人数据进行推广、未经授权在互联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或图片(无论信息真假),或散布有关个人生活的虚假指控,均构成诽谤罪。该罪行可判处至少六个月监禁,并处以五万至十万埃镑的罚款。

第三类:各类侮辱及恶意言论犯罪

针对社交媒体上日益严重的侮辱及恶意言论,埃及法律对这一行为做出了明确区分,包括:

侮辱罪

诽谤罪

滥用科技设备罪

故意通过网络传播恶意内容罪

一旦发现上述行为,警方将立案调查,案件随后移交检察机关或经济法院处理。由于此类行为直接针对受害者的尊严并造成心理伤害,因此,法律对其施以相应刑罚。

依据现行法律,一旦罪行成立,涉案人员将面临强制性监禁,刑期最高可达三年,并处罚金最高达20万埃镑。这一刑罚不仅旨在惩戒犯罪行为,还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支持,使其可进一步通过民事诉讼索赔。

第四类:网络勒索犯罪

网络勒索已成为最常见的网络犯罪之一,受害者多为女性。勒索行为通常涉及曝光某些私人信息,施压受害者满足犯罪分子的金钱或其他非法要求。若受害者拒绝,该犯罪分子便威胁公开其隐私数据,如照片或视频,严重影响其社会形象。

网络勒索属于强迫性犯罪,犯罪分子利用科技手段胁迫受害者。该罪行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

受害者受到直接威胁

犯罪分子索要金钱或其他非法回报

威胁内容可能对受害者未来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刑法》第326条,任何以威胁手段勒索金钱或其他财物者,将被判处监禁。此外,依据第327条,凡以书面形式威胁他人,涉及生命安全、财产损害或名誉损毁,并伴随具体要求,将被判处长期监禁;若未附带具体要求,则可处两年以下监禁或500埃镑罚款。

如果勒索案件涉及金钱要求,并被提交至刑事法庭审理,刑期最高可达15年。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

埃及家庭委员会成员努哈·根迪强调,上述网络犯罪不仅违反法律,也与社会道德和宗教伦理相悖。因此,她呼吁公众积极举报,不向任何形式的威胁妥协,以保障自身权益,同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虚拟世界的风险不容忽视。然而,埃及法律体系已逐步完善。并通过严格立法、加强执法与司法审判,向网络犯罪亮剑,保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公众在面对网络犯罪时,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促使整个社会共同抵制不法行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埃及立法严惩虚拟世界中的网络犯罪》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埃及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