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行走中原 · 世遗风采 ▏殷墟甲骨传华夏——安阳殷墟

2024-06-28 08:38 阅读量:4.9万+

华人号:i游河南

【编者按】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厚重,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共5处,分别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安阳的殷墟、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今天【行走中原 ·世遗风采】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河南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领略中原历史与人文的风采。

在历史长河中

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奔腾向前、生生不息

良渚的文明曙光

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

三星堆的文化瑰宝……

中华文明绵延古今、璀璨夺目

殷墟我向往已久!

▲2006年7月13日15时许,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将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甲骨文、后母戊鼎、玉援铜内戈 @央博

殷墟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艺术与科技的杰出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殷墟甲骨文、青铜器、玉器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突出代表之一。

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是殷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甲骨是中国商周时期用于记录占卜内容和其他文字的龟甲和兽骨的总称。龟甲以龟腹甲为主,骨主要指牛肩胛骨。

▲龟甲、牛骨

据不完全统计,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殷墟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其中,有近2000个单字已经被释读,常用字达1400余个,其它未被释读的大多是地名或人名。

▲发掘于1936年的YH127甲骨窖穴。这个口径只有1.8米的圆形坑内,出土刻辞甲骨17096片。@大遗产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中国文字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十二生肖甲骨文字

殷墟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祭祀、天文、狩猎、舞乐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记录中国商代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文献。甲骨文的使用与传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以甲骨文为主体的殷墟文字体系一脉相承数千年,对华夏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甲骨文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基本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 屯南甲骨——国家博物馆藏@央博

中国文字在经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整体经历“甲骨文(商代)——金文(周代)——小篆(秦代)——汉代隶书(汉代)—草书(汉代)—楷书(魏晋)——行书(魏晋)”七个阶段,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即今文字。

▲中国文字演进阶段

殷墟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成就。目前,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已经超过5000件,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装饰品和车马器等。

▲ 青铜器——礼器,邵家棚遗址墓葬出土的铜礼器组合(国家文物局供图)

▲青铜器——兵器、工具,陶家营遗址M12墓葬出土器物组合(国家文物局供图)

其中,青铜礼器厚重精美,发现有后母戊鼎、牛方鼎、鹿方鼎等一大批工艺高超的重器。

▲后母戊鼎(曾称“司母戊鼎”)——国家博物馆藏@央博

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在造型上常常以实际的或想象中的动物形象作为模型,如妇好鸮尊、妇好圈足觥、鸮卣、亚长牛尊等等。

▲妇好鸮尊——国家博物馆藏@央博

鸮尊,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整器为一站立鸮形,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饕餮纹,前端有一立鸟。

▲ 亚长牛尊——殷墟博物馆藏@央博

出土于殷墟一位墓主名为亚长的墓葬中,是殷墟唯一一件以牛为造型的青铜器。牛面部铸铭文“亚长”。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是商王朝地位仅次于妇好的军事将领。

器表的花纹装饰崇尚繁缛,流行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的通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殷墟青铜器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范铸工艺的最高水平。

▲青铜器纹样——饕餮纹、夔纹、雷纹

殷墟青铜文化,集中体现了商代的艺术水准和社会风尚,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并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对中国同时代其它地区的青铜器造型、器物组合、纹饰,直至丧葬习俗、礼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核心所在。

▲ 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合集@良渚博物馆

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作为社会关系和国家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夏代的青铜礼器是以酒器为中心的礼器群;商代继承和发展了夏代的礼器系统,形成以青铜觚和青铜爵等酒器为核心的礼器组合;周代礼器是以食器为中心,形成以青铜鼎和青铜簋为核心的礼器组合。

中国青铜时代的礼器制度从商人的“重酒”转向了周人的“重食”。周人敬天祭祖,以宗法制作为政治权利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祭祀和宴飨活动中,根据地位身份使用不同数量的鼎簋,即“列鼎制度”。

殷墟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象力,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据不完全统计,殷墟科学发掘出土的玉器已超过2600件。

▲玉援铜内戈——国家博物馆藏@央博

妇好墓出土玉戈39件,其中只有两件为玉援铜内戈,并镶嵌有绿松石。造型精美,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集玉、绿松石、青铜三者结合之大成。

它以圆雕、俏色、双勾阴线为主要技法,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或动物形象。其独特的琢玉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和田白玉玄鸟形玉饰——殷墟博物馆

▲和田玉象——殷墟博物馆

▲ 玉凤——国家博物馆藏

▲ 殷墟博物馆大厅正上方为一只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殷墟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手工业、青铜冶炼、陶瓷等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殷墟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由矿石混合冶炼发展到由铜、锡、铅料按比例混合冶炼的阶段,其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充分反映了殷商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安钢第二炼钢厂西南发掘的有5辆车马的车马坑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木作、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总之,殷墟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商代马车青铜构件

六器礼天地四方: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璜、玉璋被称作六器,属于最典型的礼仪玉器,是高古玉器的六种形制,代表了夏商周时期礼玉文化中六种重要玉器的不同功能,它们都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区域文明中心。通常来说,我们把汉代以前包括汉代的玉器,叫“高古玉”,汉代以后至清代的玉器,叫“古玉”。

玉璧、玉瑗和玉环区别:《尔雅·释器》对玉璧、玉瑗和玉环进行了区分。肉是边宽,好是孔径,即根据边宽与孔径的比例,来辨别璧、瑗和环,并被后人看作这三类玉器定名的经典理论。

殷墟遗址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沿洹河两岸分布着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游览区域主要包括宫殿宗庙遗址及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等。

▲殷墟都邑布局示意图@探文化遗产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王陵是中国古代早期宫殿、陵墓建筑的代表作。

▲殷墟博物苑 @殷墟景区

殷墟宫殿宗庙区

殷墟宫殿宗庙区规模宏大,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8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宫室,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殷墟宫殿区 @殷墟景区

宫殿区,已发现建筑基址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15座年代最早,可能住人;乙组21座年代次之,可能为宗庙;丙组17座年代最晚,颇似祭坛。基址平面有矩形、条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等。

▲殷墟宫殿区布局图@商周考古

杜金鹏在《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中指出,殷墟宫殿区内的宫殿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并把53座建筑基址按不同的功用分区,各区都是独立的四合院形式。甲组基址为“寝”(包括寝室、燕朝),乙组基址是“朝”(内朝、外朝,个别是宗庙),丁组基址是“祖”(左祖),丙组基址是“社”(即右社)等。

▲邵家棚遗址发掘区航拍(国家文物局供图)

殷墟遗址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殷墟外围区域包括辛店铸铜遗址、陶家营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等。

主要建筑规模巨大、结构繁复、互相连属;多重院落组合有序,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开创了中国古代厅堂建筑的独特风格。殷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仿殷宫殿式建筑 @探文化遗产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上唯一的仿殷宫殿式建筑,建在乙二十基址的夯土之上。

殷墟王陵区

▲殷墟王陵 @殷墟景区

殷墟王陵区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区,共发现有带墓道大墓13座和2000多座祭祀坑和陪葬墓,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包括大墓5座,西区包括大墓8座。这种东、西分区的陵墓建设原则,开创了中国“昭穆”制度的先河。

▲殷墟商王陵区总平面图及发掘区分布图殷墟王陵区鸟瞰@文博中国

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

▲殷墟王陵区鸟瞰@丁俊豪

绿地上用深色植物标示的线条系王陵大墓所在。

殷墟的都城规划改变了夏代以及商代早期条块规划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环形、分层、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格局;同时,巧妙地利用河曲等自然条件,构成了防御和防洪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富有科学性的规划原则和建筑艺术对以后的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殷墟聚落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牢固的宗法结构。

夏商周时期,自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大型宫殿建筑。这一时期城市总特点大体表现为:城市功能和结构相对简单,夏商周时期的都城多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经济和文化功能相对较弱,主要以宫殿、宗庙、防御设施为主,居民区分散在宫殿周边。手工业作坊就在宫城外,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

有机会

来河南安阳

在殷墟

听见 三千年文明回响

见证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

重要代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行走中原 · 世遗风采 ▏殷墟甲骨传华夏——安阳殷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厄瓜多尔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