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假如“姜萍”生在美国,她就能上麻省理工吗?

2024-06-26 21:22 阅读量:6.2万+

华人号:留学心路

6月1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公布决赛名单,共有801人晋级。参赛选手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2岁,主要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世界知名高校。

姜萍,一位学习服装设计的17岁女孩战胜一众名校学生,拿到93分的成绩,预赛排名第12位,成为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尽管官方没有透露今年的报名人数,但根据2023年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该赛事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去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5万多人报名预赛,最终只有685人成功晋级,晋级率在1.3%。

姜萍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全网热议。常熟理工学院向姜萍伸出橄榄枝,欢迎她报考该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同济大学、江苏大学、东华大学等学校也纷纷发文,欢迎姜萍报考。

姜萍的梦想是报考浙江大学。对此,浙江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答复表示,破格录取等情况涉及相应程序,暂无法解答。由于专业限制,姜萍只能就读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她最好的选择是常熟理工学院。

不少网友希望姜萍被浙大“破格录取”,甚至扬言称:“这些学校配不上她,去麻省理工学院,轻松获取Offer没有问题。”

事实真是如此吗?

假如平行世界的“姜萍”出生在美国,她当真像网友所说的那样,能被全球顶尖理工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轻松录取吗?

让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对于不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的人,我们快速科普一下:

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球最顶尖的理工学府,以尖端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闻名于世,工程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建筑学都是优势学科。该校在2024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斩获QS55个学科排名中32个学科第一,在U.S.News全美最佳综合性大学榜单中排第二名。

美国大学的本科院校通常要求学生拥有一个高中文凭才能申请。如果你接受在家教育(Home School),至少得有个自考学历,比如被北美大部分高校承认的GED考试(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但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特例。官网写道:申请MIT对申请者没有任何年龄限制,也不要求高中毕业才能申请。

为了筛选出跟学校最匹配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学生的教育背景没有严格的限定:不论你来自公立、私立学校,还是特许学校、家庭学校,只要你在理工科方面有天赋,MIT都会审核你的申请。

美国最接近中专的学校是职业学院(Vocational College),由美国政府支持的两年学制机构,强调教育职业化,提供特定工作所需的职业教育或技术技能。

假如平行世界的“姜萍”在美国上职业学院,从学校规则来看,她仍有资格申请麻省理工学院。

不过根据Class of 2027MIT录取者的背景,职业学院在录取者中占比为0,在家上学仅占到1%。

尽管MIT对于学生背景没有严格的限定,对于学生上过的学术课程却有一定要求,希望学生至少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

MIT官网也罗列了往届录取者上过的高中课程:微积分数学、一年以上物理/化学/生物、四年英语、两年英语以外的外语、两年历史/社会科学。

考虑到“姜萍”所上的职业学院可能不提供上述课程,MIT在官网贴心地给出了建议,比如欢迎学生就读包括社区学院在内院校的双重入学(Dual-enrollment)课程、参加线上高中、结构化课程、自学AP考试等。

只要“姜萍”通过自学上的课程证明了自己的学术能力,MIT都会根据她的情况认真考虑。

讲完了MIT对高中课程的要求,我们再来看看对于申请者学术方面的硬性要求。

尽管学校官网写道,对于申请者没有最低的GPA要求,大部分申请者至少保持3.5以上的绩点,且数学和科学课程大多拿A。

根据学校提供的2022-23年Common Data Set数据显示,97%MIT录取者的高中成绩能排到年级前10%。

如果“姜萍”想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光有数学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理工科也应当保持优秀(接近满分)的成绩。

除了成绩单,MIT还要求学生递交标准化考试SAT或ACT的成绩。可以理解为美国版“高考”,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数学能力。MIT采用标化必交政策(Test-required),这一块的考试是逃不掉的。

MIT十分重视录取者的写作和沟通能力。官网写道:“我们相信,任何领域的学生都应该写出清晰有条理、雄辩(Eloquent)的散文,令人信服地呈现事实、数据和想法。”

也就是说,“姜萍”光有数学天赋还不够。MIT希望她拥有做学术研究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她才能完成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四年的“交流要求”(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

所有MIT本科生四年要完成4个交流密集型科目(CI):两门人文艺术或社科(CI-H)、两门专业方向的交流密集型课程(CI-M),确保毕业生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自信沟通者。

麻省理工学院官网显示,50%的录取者SAT分数落在1520-1580(满分1600),数学单项780-800。ACT分数为34-36(满分36)。

“姜萍”在标化考试阅读方面得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SAT阅读单项740-780,ACT阅读单项34-36),才有机会挺进下一轮课外活动的筛选。

接下来我们来讲MIT对于活动奖项的要求。

MIT在官网推荐了一些高含金量的竞赛和活动,比如各种学科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和资格赛。

你还可以参加一些高选拔类(Highly Selective)的科学发明展览会/比赛、机器人技术挑战赛。

或者麻省理工官方举办的竞赛,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个被MIT录取的学员,参加了MIT举办的Math Prize for Girls,AMC前300的女生会被MIT邀请参加的比赛。

姜萍参加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算是“全球性的赛事”,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各个国家参赛选手的人数占比,从已有的信息我们看到,今年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与其中。

去年该比赛预赛的晋级率低至1.3%。姜萍预赛第12名的成绩,放到美国差不多对标美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USAMO)晋级数学奥林匹克项目(Mathematical Olympiad Program,简称 MOP)。

数学奥林匹克项目(IMO)是一个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选拔训练美国队准备的为期三周的夏令营。USAMO排名前12位的美国选手,不论年龄大小,都会被邀请进入训练营备战IMO。

Quora上面有人科普过:“晋级MOP的选手被MIT录取的概率为95%,但光有这样一个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你得保持全科优异成绩、拿到另一个学科的美国奥林匹克金奖、在科学研究项目(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这样的顶级STEM暑期课程做个人项目的研究,才能确保MIT的录取。”

从竞赛奖项来看,除了学科比赛的深度,MIT还希望看到申请者参与竞赛的广度:科创类、人文社科类竞赛都是能让你的履历锦上添花的。

▲ 放一张过去我们录MIT的学员背景作为参考。

小红书MIT数学系毕业校友宣称,像姜萍这样的家庭背景能在高含金量的数学竞赛中取得亮眼的成绩。在TA看来,这段励志经历是一种加分项。

对于哈佛大学这样的“藤校老大哥”也许是这样,但对于麻省理工学院可真不一定。

根据MIT填写的2022-23年Common Data Set反映,品格/个人品质是学校最为看重的点,这需要通过文书、推荐信和面试等软性材料凸显。

那MIT招生官具体看重申请者哪些品质呢?

官网给了我们线索:合作精神、主动性、冒险精神、实践创造力、强烈的好奇心、平衡生活的能力(MIT有一道文书题:告诉我们一件你仅仅为了快乐而做的事情,希望看到学生做题以外的兴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能力和愿景——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使命。

而MIT对于“第一代大学生”(First Generation)的看重程度仅仅是“Considered”(会考虑)。身份背景不是学校最关心的,它更关注录取者的理工科硬实力和综合素质。单出一张“身份牌”,在MIT招生环节里走不长远。

这也不能怪MIT冷酷无情,它只是在人才筛选上非常严谨。

虽然MIT是少数采取Need-blind助学金政策的学校,对录取者的经济需求有求必应,对于家庭年收入低于14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101.6万)的学生一律学费全免,这是因为学校不希望学费成为学生上学的阻碍,但不代表MIT对低收入家庭、初代大学生在录取上会有特别的偏好。

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麻省理工学院取消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学校不会因为录取者是校友子女就降低录取标准。

用官方的话来说:“我们不在乎你父母、祖上三代有没有人上过MIT...我们只是对多代精英血统的复制单纯不感兴趣。如果招生委员会中有任何人为了所谓的‘优秀血统’,支持招收一个平庸的申请者,TA会被毫不留情地踢出去。

不过MIT确实会对女生申请者有“优待”,这一点在录取率上有所体现。根据2022-23Common Data Set数据显示,MIT那年总录取率为3.96%,男生的录取率为3.06%,女生的录取率为5.55%。*

*录取数据包括美国本地学生和国际生录取,国际生没有美籍和绿卡背景,被MIT录取更是难上加难。

从数据上我们看到,女生录取率比男生录取率高不代表女性理工科能力不行,MIT要放水。而是因为女生申请MIT人数仅为男生的一半,MIT为保持男女录取人数比例1:1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关于这点,我们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讨过美国Top18理工牛校男女录取比例:“分析了18岁美国理工牛校录取率,我们发现当男生可真惨!”

文中也用数据证明了,不是所有理工牛校的女生录取率都比男生要高,最终还是取决于申请人数的多少。

如果一所美国理工校的女生申请人数是男生的两倍,男女招生人数一比一,那女生录取难度自然比男生更高,筛选标准也更严格,你说是吧?

美国本科申请体系讲究的是整体评估(Holistic Review)。学术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和奖项、申请文书、推荐信、面试等因素都会影响你的录取结果。麻省理工学院的招生代表了这一升学体系下的最高标准。

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吧:

假如“姜萍”手头仅有一个高含金量竞赛,只能算拥有一块敲门砖。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非常理解网友生怕“明珠蒙尘”的心理。江苏是高考大省,每年人才分流严苛。在网友眼中,像姜萍这样数学上有天赋的学生,理应获得更好的栽培和引导。

广大网友希望姜萍得到的是一种实质正义(Substantive Justice)。这种正义强调“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对待”,简单理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不论国内的浙大也好,美国的麻省理工也罢,这些高等学府更推崇一种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它强调的是系统/规则的“正当性”。

倘若某所大学今天破格录取了“姜萍”,就等同于推翻了它以往的招生规则。

未来可能会出现千千万万想要通过晋级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上大学的选手。万一有了这个“破格录取”的先例,这学校后续恐怕得照单全收所有人了...

写了这么长的文章,无非想说一个简单的道理:

教育绝非儿戏。任何地方的教育系统都不应被“民意”所左右。哪怕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也必须遵守学校的招生规则。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假如“姜萍”生在美国,她就能上麻省理工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智利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留学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