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十二时辰:古人的时间之美

2025-01-10 03:25 阅读量:2.4万+

华人号:光明网

  作者:邵凤丽(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晨曦初露,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新的一天悄然开启。古人凭借卓越的才智,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一日的光阴精心雕琢成十二个各具风貌的章节——十二时辰。这一时间划分制度在汉代已经萌芽,当时人们开始采用“十二地支”的顺序来标识一天中的各个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发展完善,并在唐宋时期广泛普及,最终成了中国人普遍使用的时间计量方法。

青铜漏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在十二时辰制度形成之前,古人采用的是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时称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巧妙地结合了太阳的运行、自然现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夜半(子时,23:00—1:00)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张继难以入眠,却意外地从寺中传来的钟声中寻得一丝心灵的慰藉,灵感迸发,创作出千古名句。

  除了时称计时外,古人还使用漏刻计时法。“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以漏刻计时法为背景,描绘了香炉烟尽、漏声将残的静夜景象。漏刻计时法中的“漏”是用于计时的带孔的壶,“刻”是配有刻度的浮箭。漏刻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泄水型漏刻是水通过壶孔流出,壶内水位下降,浮箭随之下沉,通过观察浮箭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的流逝。相反,受水型漏刻则是将浮箭置于接收水的壶中,随着水位上升,浮箭也会上升,以此来指示时间。漏刻的发明让人们无须频繁观测天文现象就能随时知晓时间,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标志着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技术的一大进步。这种计时方法不仅精确度高,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中提及漏刻,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温庭筠在《更漏子》中说:“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漏声迢递,与春夜的细雨、柳丝、塞雁、城乌等意象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幅寂寞与惆怅的深闺春夜图。

日晷

  上面提到的两种计时方法——时称计时法与漏刻计时法,主要以太阳升起作为白天时间计量的开始,因此深受季节更迭的影响,属于非匀定时间体系。这种时间体系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农耕社会的特性,人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节奏。与之相较,十二时辰制度则展现出更为精细且均匀的时间划分特点。它从夜半时分起始,将一日均匀切割为十二个时段,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辰作为标记。其中,“辰”原本象征着天空中的方位,而十二时辰则是通过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视觉轨迹,利用其方位变化构建的一个既稳定又精确的时间框架。

  十二时辰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的式占和历算中的“日加”十二辰,也称作“加时”。不过,这一时间系统起初仅是一种理论性的构想,未在社会中广泛普及。直到梁武帝时对时制进行改革,将漏刻与“加时”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辰刻计时法,这才正式将十二辰作为时间的专有名词。这一新的计时方法后来被隋代的官方历法所采纳。隋文帝在右武侯属官中增设了“司辰师”这一职位,专门负责时间的管理。尽管如此,这一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影响仍相对有限。唐代以后,随着计时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十二时辰制度才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时间计量方式。

  《宋史》中对当时白天的计时方式进行了详尽描述:“每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击鼓一十五声。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当时,皇宫中负责报时的“鸡人”沿用着唐代的唱词,清晨时唱道:

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

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

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

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

禺中巳,少阳时,大绳纪。

日南午,天下明,万物睹。

日昳未,飞夕阳,清晚气。

晡时申,听朝暇,湛凝神。

日入酉,群动息,严扃守。

  十二时辰不仅精准细腻地描绘了古人对时间的把握,更体现了他们深邃的人生智慧。如果说子时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为新的一天铺垫宁静的序幕,那么到了丑时(1:00—3:00),金鸡初啼,太阳在地平线之下蓄势待发,光芒初露,新的一天即将拉开序幕。王安石曾在此时勇攀飞来峰,只为亲眼见证日出的壮丽,并留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传世佳句。到了寅时(3:00—5:00),旭日东升,岑参此时策马,“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蜿蜒的江河与巍峨的山峦,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画卷。在大诗人李白的眼中,日出(5:00—7:00)的景象别有一番韵味:“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李白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仿佛从地底而来,日复一日地穿越天空,没入西海,这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他进一步感慨道:“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借此抒发对自然万物兴衰的哲思。最后,李白以“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在十二时辰的轮回中,午时(11:00—13:00)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标志着太阳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宋代文人苏舜钦在《紫阁寺联句诗》中说:“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太阳高悬,光芒万丈,阳气旺盛至极,仿佛将大地的一切笼罩在明亮与温暖之中,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蒸腾而起。午时不仅是自然界阳气最为充沛的时刻,更在古人心中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古人认为,午时三刻(约11:45)阳气最盛,此时执行斩首刑罚,被认为可以迅速驱散阴气,使被斩之人无法成为鬼魂,这一观念在古代法律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午时还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古人有“日中为市”的传统,《易经·系辞下》中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午时的宁静与闲适同样被文人墨客所青睐。王安石在《午枕》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午睡的惬意:“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阳光透过窗帘,红影斑驳,静谧而略带愁绪。而对于广大农人来说,午时则是他们辛勤劳作的见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古代常以晨钟暮鼓的形式,宣告一天的开始与结束。白行简《李娃传》:“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姥曰:‘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酉时之际,夕阳西下,但依旧光彩夺目。陶渊明则感叹道:“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随着太阳落下,晚间的计时开始。北宋宫廷中将夜晚分为五个更次,从戌时开始,直至第二天的寅时,“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其中第三更对应的是子时,这也就是“三更半夜”的由来。“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三更三点时分,万籁俱寂,人们都已安然入眠,而露水凝结成霜,月光洒落,烟雾缭绕之中,斗鼠上堂,蝙蝠出没,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活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二时辰,不仅是中国古代时间的诗意表达,更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0日 16版)

[ 责编:张悦鑫 ]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十二时辰:古人的时间之美》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贝宁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