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中國農曆新年前夕,香港屯門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文化日」活動,有別於一般學校推行中華文化,除了開展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文藝表演、攤位遊戲、工作坊、球類比賽,更注重以傳統文化做砥柱,聯繫社區,讓學生做主人,多維度「運用」傳統文化,進行愛國教育,極具校本特色。
據校長高炳旋博士介紹,學校成功推行「體藝特色課程」,其中書法、乒乓球、舞蹈就具備中國傳統及特色文化元素,三項的表現均令學校超過20年長期穩列全港學界前茅位置。今年的書法和舞蹈,就繼續蟬聯全港學界團體總冠軍,乒乓球(國球)也蟬聯屯門區男子團體冠軍。
「以書法為例,校內寫毛筆書法的氛圍濃郁,同學們熱愛傳統文化,更透過書法比賽屢屢為校爭光。超卓表現令學校聲名大噪,經常獲邀深入社區為居民即席揮毫。」高校長說。據悉,書法隊更曾於農曆年前夕,上午獲南區工商聯、香港仔街坊會和區議員邀請,跨區為南區四個邨寫揮春,下午趕赴屯門市廣埸為本區市民寫揮春,當日現場人頭湧湧,市民都讚嘆小小年紀但能力堪比大師的小小書法家。校長及主任們也特別支持同學們將所學用於社區服務,多次親赴現場為學生打氣,認為讓學生即席揮毫除了能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更能讓學生學習如何面對大眾,訓練與人相處的技巧。將學習課程與生活緊密聯繫,進而推廣國民教育、愛國精神更是高校長心底裏的使命。
校長說道:學校舉辦大型中華文化日活動,是一個讓我驕傲的時刻,因為我們會看到一群學生、家長和教職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熱愛祖國文化、熱愛國家的情懷。
該校的中華文化日活動,全校所有科組都積極參與。從賀歲盃親子師生排球賽到書法組即席揮毫,從師生共同創作的文藝牆揭幕到中小學共同合作的舞獅舞龍儀式,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學生們親身投入和體驗。更令人振奮的是,他們還邀請到了國內少兒舞蹈團來港入校交流,讓他們與本地同學一起參加遊戲、同台表演,促進了兩地青少年兒童的相互深入了解與文化的融合。
參加「中華文化日」活動的來自本港及內地的5位學生代表,接受《香港文藝報》社長兼主編林琳女士的採訪,深入交流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以及參與活動的心情。
黃謙,來自香港順德聯誼總會胡小學紀念小學,6A班學生,在他的理解,中國器樂、武術、民族舞蹈等都屬於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他表示很高興學校舉辦這個中華文化日的活動,在舞台上也看到了很多不同學校的出色表演。
王天毅,來自浙江嘉興,現在是杭州藝術學校的舞蹈生,他認為中華文化,比如國畫、書法、民族舞蹈等都是中華上下5千年智慧的一個具象化。他們此次來香港演出的目的就是希望將這種中華文化發揚出去,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中華文化,去敬畏它,去熱愛它。他參與一個舞蹈劇目的演出,在香港逗留四五天,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美麗壯觀的國際大都市。
楊晴越,來自浙江嘉興,現在是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她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是,包括民間聲樂,民間舞蹈,還有古人的一些表演之類,她希望中華文化可以發揚出去,讓更多人都知道。也感謝中國少兒舞團給予他們這次交流表達的機會,預祝這次演出圓滿成功,也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他們浙江分團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陶安琪,上海市童園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她說在這次學校舉辦的一個小遊戲當中,看到了有書法、皮影戲、12生肖,這些都是中國的特色。今年是龍年,也正好是她的本命年。龍,代表了古人們的創新精神,從無到有,再到畫龍點睛,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她表示第一次來香港,來這個學校交流很開心。
陳怡萱,來自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她認為中國民族舞蹈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她們這次演出的是京腔京韻娃娃情,主要表现的是京劇臉譜,她認為京劇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國粹之一。
「這樣的活動不僅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愛國情懷的傳遞和昇華。通過互相觀摩、親自主持和參與,我們讓兩地的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熱愛國家,從而更加自豪地身為中國人。讓我們共同努力,讓中華文化在香港綻放,讓我們傾盡綿力,令我們的國家更加團結、昌盛!」高校長深情地說。
…………………………………………………………
《香港文藝報》創辦至今22年,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註冊刊物,被納入香港期刊傳媒公會團體成員,立足香港,面向海內外,是世界性發行的香港綜合文化主流報刊之一。榮獲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各分區公共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及香港文學資料庫等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