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南平记忆|延平:宗祠探访,寻一抹历史记忆

2020-06-16 11:52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富美南平

祠堂

是子孙后世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怀抱祖德、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传统表现


  近年来,为弘扬新风,南平市延平区引导发动民间力量自觉改造祠堂,在“三堂”(祠堂、庙堂、礼堂)内引入功德榜、能人榜、成才榜、好样榜、寿星榜等“五榜”,有的祠堂还建成图书馆、青少年教育基地、曲艺社等,古老的祠堂“老树春深更著花”,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殿堂。


  在延平境内,随处可见各种构造精巧,古朴庄重的祠宇,这些祠堂建筑规模大小不一,风格兼具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一道道奇异的风景线。



游定夫祠前厅


  游定夫祠坐落在南山镇凤池村。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明清时四次重修,现为清道光年十七年(1837)建筑。该祠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1085平方米,建筑面积646平方米,平面呈“金”字形状,左右两口荷池恰似金字两点。

游定夫祠内景


  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庭院、天井、荷池、前堂、大堂,四面围墙,内分东西两院。大堂的额枋悬有宋理宗御赐的金子“御赞匾”和游居敬题《祭祠堂有述》诗牌等8块牌匾。1996年列入福建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龟山祠


  杨龟山祠坐落在水南街道玉地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989年被大火烧毁,1997年重建。大堂供祀“文靖龟山先生神位”,左、右为“清白流风”“程门立雪”匾额,石柱刻历代名人对联,如“斯文上续三千载,吾道南来第一家”,左厢房为“龟山文物室”;大堂左右是“仁、义、礼、智”四大房纪念堂。祠内偏房设有杨龟山纪念馆,馆内藏有清康熙御书“程氏正宗”墨宝真迹及杨时的著作、画像、祖训等珍贵文物和墨宝。2000年列人第六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知堂


  四知堂坐落在太平镇杨厝村,取自东汉名士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之理拒贿黄金的典故,是杨氏后裔广泛使用的知名堂号。

四知堂内古代捷报


  祠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20年前后),原有祖堂15间以及堂前四井三塘,总面积1600平方米。该祠奉祀当地杨氏开基祖南公(杨时五世孙)。“文革“时,祠堂毁损严重。1992年重新修复,简缩为二井一塘的建制。


罗从彦祠


  罗从彦祠坐落在水南街道罗源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已有500多年历史。

罗从彦祠


  祠堂主体坐南朝北,呈三进三开式构造,现存有门楼、御书楼、大殿三个部分。御书楼珍藏清康熙御书“奥学清节”,中堂挂罗氏先祖画像及“尼山正脉”匾。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内安放罗从彦的铜坐像,上悬“东南道脉”匾。2011年,罗氏后裔按照旧制在祠堂外重建牌楼。1994年列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延平祠


  李延平祠坐落在夏道镇徐洋村,于清代重建。

李延平祠内景


原祠堂四进三厅堂,四周厚墙高筑。大堂高大壮观,气势雄伟。大门横楣“李氏宗祠”,祠堂大厅柱联“斯文上续三千载,吾道南来第三家”。

李延平祠内景


  因水口电站建设,库区淹没,拆除祠堂前二厅,保留高堂大厅。1994年,李氏后裔集资修整,恢复古迹。2000年列人第六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陵堂


  延陵堂坐落于南山镇。建于宋末元初,原有三进一林园,后因火灾焚毁,清康熙年间重建。“文革”时,祠内建筑物和文物损毁严重,1992年重修。现祠占地面积3903平方米,有主体建筑物2栋,院内檀香、松柏绿树成荫。祠内祀泰伯公及南山历代先祖。祠内存有唐、宋、民国年代7块碑文。2005年省文联授予“八闽名祠”称号,2012年被延平区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单位。


状元祠


  状元祠坐落在峡阳镇,即应氏状元祠。原系峡阳应氏七世祖应珍状元的塘楼,历经多次焚毁与重建,现祠为1993年建造。祠堂面向北方,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分主厅、前楼、后楼(包括陈列室等)、厨房四大部分。主厅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堂中设龛,主祀状元应珍及峡阳应氏四世祖、宋武威将军应环秀,中奉应世哲及夫人的神位牌。该祠堂号雁翼堂,郡望汝南。祠内保存明朝瓷罐、清朝乾隆御封诰命匾及历代名家名人墨宝、诗文等。2015年列入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义阳堂


  义阳堂坐落在南山镇大坝村,即大坝沛国朱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07-1567),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祠堂坐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门楼、庭院、天井、花台、前堂、中堂。


百忍堂


  百忍堂坐落在峡阳镇,即张氏宗祠。清乾隆元年(1736)建祠。祠坐西朝东,由门楼、戏台、天井、大堂等组成,占地271.4平方米、大门柱上镌刻“世守百忍之训,家垂两铭之风”楹联。正堂书百忍堂号。清同治御赐“百忍世家”金匾,现藏南平市博物馆。1994年列入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堂


  高平堂坐落在峡阳镇,即范氏祠堂。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期间多次修葺,色彩夺目,古韵犹存。殿宇雄伟,飞檐翘角,五斗三星拱顶雕饰精巧。堂中存有修于清光绪四年(1878)族谱《范氏宗谱》,为闽北迄今发现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族谱。


颍川堂


  颍川堂坐落在樟湖镇,即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水口电站建成后,以原后门祠堂原拆原建。庙堂土木结构,中大门墙上门题有“陈氏宗祠”。


游定夫立雪堂


  游定夫立雪堂坐落于王台镇九坍村,原名“永隆堂”。由游酢五代孙游锡畴于1269年在皇帝赐“御书阁”遗址上所建,1989年更名为“立雪堂”。祠坐南朝北,三进结构。四周土墙,结构精美,工艺巧妙,为闽北古代特色建筑风格。祠内陈列着历代游氏先祖之塑像、牌匾及宗谱。堂内有“游氏宗族家声远,游酢立雪美名扬”柱联。


安定堂


  安定堂坐落在樟湖镇闽江边唯一的原始森林群落——胡厝林内,即胡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1991年因水口电站建设,旧址淹没,现祠为复建。祠背山面江,为硬山顶抬梁式架构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祠堂门前立有两对表功旗杆。门上悬挂“安定堂”牌匾,左右柱刻“著史家留三尺砚,过门人识百花村”。大堂3对4米多高方形石柱为旧祠遗物,上刻“要好儿孙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等柱联。


供稿单位:延平记忆编委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南平记忆|延平:宗祠探访,寻一抹历史记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