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08:09 阅读量:6k+
华人号:军事天地青春正气齐昂扬
——记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下)
■解放军报记者 魏兵 侯磊 安普忠 特约记者 廖彬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营院内,一块石头上刻着的“红色前哨连”几个大字,在灯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与勤务,该中队副中队长唐祎墨与战友相约来到放映室,为“红连歌会”进行彩排。
“‘红’因血脉而‘红’,英雄层出不穷;挥手告别亲朋,强军路上你我不约而同……”动感的节奏、青春的韵律,由步枪手、司号员、炊事员等组成的“红连乐队”,深情演绎一首说唱风格的歌曲。
歌以咏志。连日的采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群年轻官兵身上迸发的青春朝气、昂扬正气。
“当兵越久,对这里是一片精神磁场的认识和感受越深”
清晨,带班上哨的中士廖星炜,经过那块刻着“红色前哨连”几个字的石头。
“当兵越久,对这里是一片精神磁场的认识和感受越深。”廖星炜告诉记者,每逢新干部到任、新兵下队,中队都会在这里举行入队仪式——学队史、唱队歌、为石头上“红色前哨连”几个大字描红……
廖星炜清晰记得,那天,自己和同批新兵参加入队仪式。他拿起毛笔,蘸满红漆描了下去。但仅仅描过这些字,并不意味着懂得其中的深刻内涵。
第一次执勤的感受,廖星炜至今难忘。当时,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中队官兵进驻工地一线执勤。“运料车一过就漫天扬尘,我们在哨位上满身灰土。与执勤环境相比,更难熬的是心里的失落。”廖星炜说,入伍前他十分向往很多电视剧中的火热军营生活,但来到部队后,发现实际情况和心中的想象有不小差距。
老班长开导他:“每天执勤看似单调枯燥,但无比光荣。守护着万家灯火,守护着改革开放前沿,我们都是见证历史的人。”
起初,他对老班长的话不以为然。渐渐地,他在执勤中感受到了大桥建设的变化——一抔水泥一抔沙,人工岛在海面崛起;一个桥墩一段路,跨海延伸……
目睹桥体完全合龙的瞬间,面向海边笔直站立的廖星炜,耳边听到的不只是涛声,还有胸腔里怦怦的心跳声。
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感悟着“红色前哨”的意义,廖星炜对自己的战位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逐渐成长为一名班长。
今年初,廖星炜所带班被上级抽中参加班组比武。夜晚,走在营区的小道上,廖星炜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是因为任务落到了班里,他们有机会为中队争荣誉。忐忑,是因为心里没底,“和高手同台竞技,能突出重围吗”?
不知不觉,他又走到了那块石头前,纵向镌刻的5个红色大字,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立在那里,让他找回了信心和勇气。
那次比武,要负重20公斤连贯进行10个课目,有的课目此前从未接触过。面对考验和挑战,廖星炜带领全班战士发起冲锋。技能有短板,他们就请教练员“开小灶”,每晚加练;体能有差距,他们就在操场反复“冲圈”……
比武当天,上等兵周致成下坡时冲得太快,脚趾受伤仍咬牙坚持不掉队;下士孙贵浩构筑掩体时手肘多处擦伤,挥镐的速度却没有减慢;中士曹智罡、下士王警名体能消耗过大,仍相互鼓劲前行……成绩揭晓时,他们获得总评第一名!
中队有个传统:每一名载誉而归的官兵,都可以到那块刻着“红色前哨连”几个字的石头前再次描红,寓意“为中队增光添彩”。
那天,再次站在这块石头前,拿起描红的毛笔,年轻的战士们无比激动。
“用行动擦亮战斗编号,是中队每一名官兵的追求”
走进八班宿舍,记者看到,每名战士的床头都标注着一个数字。班长张芳灿的编号是“1324”。
“授予战斗编号是‘红色前哨连’的传统。”张芳灿介绍,每逢有新的人员补入,都会被授予一个战斗编号。这个编号,不仅会印在个人床头、内务柜上,也会印在中队史册上。
张芳灿清晰记得他被授予战斗编号那一天的情景——
“张芳灿!”
“到!”
“现授予你‘红色前哨连’第1324号战斗编号,欢迎入列!”
2022年3月,服役6年的张芳灿服从组织安排从原单位调到“红色前哨连”。被授予战斗编号的那一刻,张芳灿的心中泛起波澜……
加入“红色前哨连”前,张芳灿因表现突出被原单位推荐参加总队“武教头”比武。他全力以赴却在比武中失手。这次打击让他陷入失落迷茫,也慢慢缺少了奋斗激情。
就在张芳灿调入中队后不久,中队新一期“红连讲堂”开讲。当天,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获得者、老中队长庄超回到中队,与官兵聊起了他获得荣誉背后的故事。
那一年,听闻部队将选拔人员参加海外维和任务,庄超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书,并通过严格选拔出征海外。“作为‘红色前哨连’的兵,我们要主动接受考验!”8个月的维和任务期间,庄超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多项纪录。
“我的战斗编号是第881号,只有为‘红色前哨连’增光添彩的义务,绝不能给‘红色前哨连’丢脸抹黑。”老中队长的这句话,让张芳灿深受触动。
不久后,总队组织新一轮“武教头”比武,得知张芳灿军事素质不错,中队决定派他参加。
这天,指导员陈振炜专门带着张芳灿来到荣誉室,和他一起重温中队前身连队1964年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时,一名新战士写下的一句话:“过去,前辈们用鲜血写下光辉连史,今天,我们一定要把连史写得更红!”
那一刻,张芳灿重燃对荣誉的渴望。但他深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饱含艰辛与奋斗。随后,他找来教材,一项项内容去研究,一条条线路去摸索……再一次踏上总队“武教头”比武场,经过激烈比拼,他斩获总队第一名的佳绩。
如今,张芳灿也会为年轻战友讲述中队的光荣历史、讲解战斗编号的意义,激励大家崇尚荣誉、争创荣誉:“用行动擦亮战斗编号,是中队每一名官兵的追求。”
编号在延续,新的连史在不断书写。那天,营房前的电子显示屏上,几条新的信息滚动播放:“1284号”陈振炜获评总队先进党支部书记、“1302号”张天瑞在大队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夺得单项课目第一、“1432号”陈嘉鹏在预提指挥警士集训中获评“优秀学员”……
“既要站好脚下的哨,更要站好心中的哨”
雨,越下越大,一阵阵凉意袭来……
临时勤务哨位上,列兵梁忠弟说了句:“要不咱们到巡逻车里避避雨吧?”
“不行!在车里,我们视野受限,没法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你到我那个位置去,我站你这里。”上等兵姚达森的语气不容置疑。
换位之后,梁忠弟发现雨小了——原来自己现在这个位置,被一截棚布遮住。
梁忠弟想说声“谢谢”,却发现姚达森正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雨水,顺着头盔流到姚达森的肩膀上……
这个“雨夜站哨”的故事,被梁忠弟带到了中队分享会上:“姚达森的一言一行,让我懂得,我们既要站好脚下的哨,更要站好心中的哨。”
“站哨执勤,很难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但是要确保万无一失,就要做好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陈振炜说。
在这个中队,“小事”学问多。他们把勤务规范、日常管理细化为7大类60余个小项,不仅对站哨执勤有细致要求,还对物品摆放位置等作了具体规定。
上等兵车伟来自云南红河。他曾和同学一起踏访“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英勇负伤的雷场,被杜富国的精神深深感染。毕业后,他怀揣报国从军的信念,投笔从戎。来到部队后,他却发现,挺身而出的豪迈时刻似乎离自己很远,日复一日处理琐碎小事离自己却很近。
看他一度有些泄气,班长李渊找他谈心,跟他讲起自己的“偶像”“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的事迹:“扎根深山数十年,他没有下错一个指令、按错一个按钮,30多年如一日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岗位上……真正的军人就是一丝不苟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时刻准备挺身而出。”
如今,站在哨位上,车伟内心坚定。在他看来,执勤虽然很枯燥,但也磨炼着一个人的心性和意志。“任他人来车往,我自岿然不动。”他说。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用这句话形容哨兵的坚守,恰如其分。
排长张天瑞刚毕业分到中队,巡逻时因天热解开一粒衣扣,被同行的战士当场指出。此后,张天瑞时刻提醒自己严以律己、注意细节。
巡逻在繁华口岸,总会有热心游客为巡逻官兵递上一瓶水。即便再渴再累,中队官兵也会婉言谢绝。
“这不是小题大做。”陈振炜解释道,“今天一瓶水,明天就可能是一包烟。拒腐蚀、永不沾的作风要从一点一滴养成。”
一丝不苟、一尘不染,永葆本色的前哨卫士,始终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5年4月30日第3版)
编辑:李玉洁
主编:张晓君
编审:鲁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