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地市动态 | 周口: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3-02-16 16:11 阅读量:3.6万+

华人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周口关帝庙。岳霄 摄

悠悠沙颍,漕运古镇,一宫一陵。

从建市历史来看,2000年撤地设市的周口十分“年轻”,但溯其根源,据考古文物及史料记载显示,这里不仅是传说中伏羲、女娲的定都地,还是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多元交会之地,有着至少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

厚重丰润的水土,不仅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还孕育出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漕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太昊陵、太清宫、关帝庙、平粮台古城……一处处文化遗存,镌刻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勾连起千万周口儿女的文化血脉。

从文物保护开发到文明探源工程,从文脉传承梳理到文旅产业融合,周口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硬支撑”。

一袭文化长卷正在三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文物保护 延续文脉

周口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厚?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淮阳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越调、太昊伏羲祭典、老子祭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2个。

伏羲建都、太康失国、老子诞生、陈胜吴广起义……古老的历史,通过遗址、民俗等形式,跨越时空长河,在周口人的生活中依旧鲜活。

周口市博物馆内,裴李岗时期的石磨盘、错金越王剑、方肩银布币……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是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佐证。

“清代中晚期开始,沙颍河岸边的周家渡口以漕兴埠,经过发展形成商业重镇周口,整个地区的经济重心从淮阳移到了周口。可以说,从淮阳到周口,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文物资源持续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阔,赋予了周口强大的历史文化基因。”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

文物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近年来,周口先后多次对市域范围内的太昊陵庙梁柱墙壁、关帝庙碑亭及彩画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修缮,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文化支撑。

文明探源 读懂文化

文化资源如此丰富,如何更好地整合利用?文明探源、梳理文脉,成为周口的选择。

2021年,周口市委宣传部谋划打造的“考古周口”系列文化活动在全网推出,受到广泛好评,历时一年,活动圆满收官,各平台点击量达3.5亿人次。

活动甄选出平粮台古城、时庄遗址、太清宫、太昊伏羲陵、长子口墓等15个周口市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经过记者实地探访、专家现场解读后,以3D、VR等新技术情境化、立体化呈现,还原历史场景,复原文物原貌,打破了考古学科专业性与大众化间的壁垒,让人们在虚拟场景中看见遗址的本来样貌和修建过程,体会古人的生活习惯和礼仪制度。

“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拉近了文物考古与群众的距离。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品味历史文化,对照图片鉴赏古人智慧,还可以同步观看视频听取专家解说,了解周口几千年的文化史,增强了周口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周口申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唐涛表示。

一个个扎根周口大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张开双臂与新一代的周口人再度深拥。许多周口本地网友留言,没想到家乡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历史的精髓”原来就生长在身边熟悉的土壤中。

“考古周口”系列活动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专家誉为“现象级的文化产品”。在此项目推动下,继平粮台古城遗址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时庄遗址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周口”系列活动只是解读周口的一扇窗。它的背后,是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千年文脉传承。

文旅融合 争创名城

当癸卯兔年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千年古柏,映照在淮阳太昊陵的红墙上时,前来祈福的游客已排成一队长龙。漫步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历史街区古韵悠长,文旅融合焕发新貌……

2022年2月15日,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到淮阳区调研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时强调,要切实加强淮阳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坚持规划引领,延续历史文脉,依托淮阳古城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2017年10月修订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出5项基本条件: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杨文森看来,这些条件,周口全部符合。“就拿淮阳而言,公元前496年、492年、489年,孔子3次来这里讲学,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现在淮阳城内的弦歌台,就是当初孔子开馆收徒的学堂。至今,淮阳还存有弦歌台历史街区、清廉街历史街区、人民街历史街区和太昊陵历史街区。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周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坚实的底气和支撑。”

每年农历二月二,淮阳依托太昊陵举办历时1个月的朝祖会;7月至9月,依托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为期两个月的“赏荷旅游月”。这些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活动,已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品牌项目。

今年的周口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周口市将完成太昊陵5A级景区创建,推进淮阳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无疑将助力全市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文化也铸就了产业之兴。春节假期7天,周口各景区共开展30余项非遗表演、文化展出等活动,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文化的滋养和满足,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58.23万人,旅游收入46959.9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5.50%和270.86%。

周口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向着“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军,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擦亮这一金字招牌,书写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玉坤)

来源丨河南日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地市动态 | 周口: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周口文旅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