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浚县屯子镇象山:往昔矿山遗迹今朝别样风景

2019-07-30 18:14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豫头条

浚县屯子镇象山:往昔矿山遗迹今朝别样风景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霄楠】象山,位于浚县屯子镇张洼村,以其独有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山之秀:

19.8万棵树木、千亩花海让荒山染翠、野坡生色

3月21日,春分。虽然春寒料峭,但象山上的桃花、油菜花已然感知到春的气息,竞相绽放。放眼望去,粉的桃花、黄的油菜花、绿的草木交织在一起,山染翠、坡生色,如同走进一幅精妙绝伦的彩墨山水画。

然而,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开山采石、粉尘漫天的不毛之地。开山采石、石料加工数十年来都是象山一带乃至屯子镇的重要产业,当地石料加工户最多时有200余家,从业人员上万名。

然而,开山采石让象山山体千疮百孔,遮天蔽日的灰尘也成了附近居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按照浚县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屯子镇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象山环境进行集中治理。

“我们采取了封山禁采等措施,关停了所有采石场,对象山进行综合整治,重点修复地表塌陷区、采空区等。同时,以‘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传统古村落保护、矿山遗址公园建设、户外拓展为主要内容,以打造集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生态园的思路,整修道路70余公里,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生态旅游,有序恢复生态。”屯子镇党委书记李德义说,象山的整治开发也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项目本身就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下一步通过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农家乐等,还能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进来,脱贫致富。”

象山治理成效明显。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推动下,仅各类树木就栽植了19.8万棵,各类观赏花卉、绿化植被更是不计其数。

“山脚下种了近千亩油菜花,那边是樱桃园、梨园、桃园,这边是薰衣草和向日葵,按照目前栽植的植被品种来说,象山已经可以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我们还准备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一系列旅游活动。”负责象山整体旅游开发的鹤壁市濠霖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在积极准备相关材料,申报A级景区,让更多的人感受象山的变化,享受身边的美景。

山之奇:

往昔开山取石矿山遗迹今朝沧桑雄奇别样风景

“东观红霞伴日升,西眺太行黛朦胧。南瞻黎城腾瑞气,北望京华济苍生。”象山之巅的一尊巨石上,我市书法家刘畅用自己银钩铁画的笔法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而这,也成为象山泾渭分明的一道分界线。山的这一边,绿树成荫、花草连片,彰显出近年来生态建设的成果;那一边,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展现着千百年来开山采石的遗存。

象山地处浚县中部火龙岗地区,岩石中含有卵石砾岩和白云质石灰岩,呈现斑驳的花纹,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磨光性,比汉白玉硬度更高且耐腐蚀,在古代多用于高等级建筑的室内铺墁及台阶铺砌。特别是象山一带所产花斑石,在《大明一统志》《正德大名府志》《帝陵图说》等典籍中被形容为“光腻类玉,其色五等,可充殿阁柱础之用”“黄质紫章,为几屏,文采可爱”。正因如此,象山花斑石至少从元代起便被皇家开采使用。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就有皇宫以文石(花斑石)甃(zhòu,意为砌、垒)地的详尽记录。

千百年开山采石,几世纪风云变迁。

作为矿山,象山也独有一番冷峻、威严与雄奇。

驱车驶上近60°坡度的陡坡,一股独有的沧桑古拙扑面而来。经年累月的开山取石,让青红相间的山体如同刀砍斧斫一般,少了一分大自然的柔和秀美,却多了一些人定胜天的雄奇。运送石料的道路在山间纵横交错,让人看到工业文明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大规模露天开采,象山形成了多个矿坑,坑中的山体因含矿物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红色瀑布”以及断崖等地质奇观。

“我们围绕矿坑规划设计了采矿遗址公园等项目,目前正在推进之中。”濠霖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山之韵:

传统村落张洼村传承古风文韵

象山脚下有两个张洼村,一个是东张洼,一个是西张洼。东、西张洼由一南北流向的溪水相隔,两村距离三四百米。两个村原是一个村庄,1958年,东、西张洼分别设为行政村。两村中的男性全为张姓,并且同祖同根,均为明初将军、万户侯张冀后裔。张氏自明宣德年间迁此居住,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该村人杰地灵,明清两朝,晋身进士、举人、秀才等显学的达70多人,清代书画家张子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村里仍传颂着张子白“飞笔点太原”的传奇故事。

据传,张子白到山西太原会朋友,正赶上太原府修缮城门,需要请个书法家为城门题字。太原知府早就听说张子白书法造诣很深,得知其来到山西,便请其为太原城门题字。张子白飞速在门额上写下了“大原”二字,便下了城楼,不慌不忙坐在楼下的椅子上喝茶。这时,城门下观看的人指责知府请来个蠢材,把“太原”写成了“大原”。听到议论,张子白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拿起毛笔饱蘸浓墨,挥臂向城门上掷去,不偏不倚,飞笔正好落在大字下面,“大原”立刻变成了“太原”,而且犹如一气呵成。这一下,让在场的人都叹服不已,有人喊道:飞笔点太原,太绝啦!“我们东张洼村的村民都姓张,和清代书画家张子白同宗。建于清乾隆六十年的张氏宗祠是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张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全自豪地说。

靠山吃山。位于象山脚下的东张洼村也不例外,乡村旅游的兴盛也逐渐带火了这里的经济。该村以明清时期的石头房子居多,目前多处保存完好,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我们村这几棵棒棒树(学名小叶朴树)也不知道多少岁了,不仅很多游客特地过来看,还有不少媒体专门报道过。”张全说。

山之魂:

1577名烈士碧血丹心铸忠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象山,不仅拥有优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更承载着抵抗侵略、为国捐躯的中华脊梁。

象山东侧,有一个安葬着1577名烈士的陵园,这也是我市安葬烈士最多的烈士陵园。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抵抗侵略和反对压迫的红色历史,用如山般坚韧的意志铸就了铁血忠魂。

革命志士常仙甫打响浚县抗战第一枪,红枪会夜袭码头村,杨贯一组织天门会抗日,火龙岗歼灭战揭开了豫北战役胜利的序幕……一个个名字,一桩桩事件铭刻在史册上,让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屯子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常仙甫故居、中共卫西工委旧址、天门会旧址、火龙岗歼灭战遗址、浚县红色地下交通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李德义说,特别是红色地下交通站遗址,以地道连接了屯子镇东王村、裴庄村、乔村、大黄庄及王庄镇李聂村、小齐村、老观嘴等村,四通八达,是电影《地道战》的生动再现,非常引人关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矿山治理+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模式,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承载能力,推动屯子镇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李德义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浚县屯子镇象山:往昔矿山遗迹今朝别样风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浚县文旅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