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21:28 阅读量:5.9万+
华人号:豫头条2019年2月21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正式致函襄城县人民政府,确认襄城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远古襄城
从上古时期到近代社会,襄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几乎涵盖了历朝历代的主要历史阶段,映射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演变历史体系。
由于襄城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人们生活。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由汝水、颍水滋润的水草丰美的沃土上渔猎耕稼,繁衍生息。上古黄帝时期,这里已成为黄帝的“古轩辕国”活动区域。
首山黄帝采铜图
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将见大隗[wěi]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宇骖[cān]乘,张若、习朋前马,昆阍[hūn]、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不仅向这个牧马童子问路,而且还请教这个小童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于是在襄城的首山一带又流传着黄帝“七圣迷野”的故事。
《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指三皇都居住在黄河、洛河之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於[yú]荆山下。”首山为古代中国名山之一,“天下名山八,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又载:“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黄帝在首山采铜铸鼎,具茨山访大隗;尧帝曾在此筑城,访天下贤人以禅让;许由颍水洗耳,淡泊名利;大禹治水于汝、颍;商周时期伯夷、叔齐不食商粟于首山。
轩辕黄帝在首山的胜迹主要有“黄帝采铜图”、“七圣迷径图”,分别雕刻在首山北麓乾明寺山门前的照壁上,正面是“黄帝采铜图”,背面是“七圣迷径图”。
东汉石辟邪,2005年8月出土于颍阳镇新杨庄村
“襄城”的由来
襄城县历史悠远,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襄城称“氾[fàn]邑”、“氾城”,属郑国。公元前540年归楚,楚灵王在氾之西北隅[yú]筑新城,因公元前636年周襄王避叔带之难曾居住在氾地,取名“襄城”,屈指算来,襄城的名字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夏商时代有一个由氏族转化而来的小诸侯国氾[fàn]国,都城在现郑州市中牟县南。周武王灭商后,大分封地,将一位姬[jī]姓公子封于氾,称氾伯[bó],而把原氾国的族众迁于汝水中游即今襄城县一带居住,仍称氾。因故氾居东,新氾居南,史籍中就称故氾为东氾,称新氾为南氾。在南氾境域内有一条小河,发源于北部岗地(即今襄城县王洛镇周围的八士岗、风阳岗、王洛岗),迤逦东南入汝水,依国名称氾水。南氾都城就处在汝水与氾水之间的三角洲上。进入春秋,郑国向南拓疆灭掉了这个非姬姓的氾国,建起氾邑。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申,出兵方城之外,“封畛[zhěn]于汝”,把北部边界推进到汝水一线。氾邑就成为郑国的南部边防重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公元前636年,周襄王避难于郑国氾邑。周襄王在氾邑居住到次年夏四月,重返洛阳王城。公元前584年后,楚康王四次率师争霸。公元前547年,楚北上讨伐郑国,因郑都防守严密,楚军回师,从氾邑渡汝水而返。
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将汝水以北、栎以南的郑国领土纳入楚国版图,在氾邑城池西北里许筑新城,以周襄王曾居于此,而定名襄城,原氾邑故城就逐渐废弃了。此后除王莽新朝短暂改名为相城外,襄城之名沿用至今。
氾邑故城在襄城南郭外东南隅,是一处方圆千余米的高台地。因周襄王曾避难居此,所以也叫周襄王故城,或简称襄王城。宋代大诗人梅尧臣知襄城,时常登临览古,留下《夏日晚霁登周襄王故城》和《新霁登周王城》两首诗。后人在周襄王避难所居行宫故基上建周襄王祠一座。明高叔嗣《襄城县城东即事》有“春晴汝岸曲,夜雨襄祠东”的诗句。周襄王祠东有高台,称楚阳台。《说苑》载:“襄城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汝水之上。大夫拥钟悬锤,执桴号令,呼谁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楚阳台为楚大夫庄辛会襄城君之所。清诗人王士祯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玉剑翡翠衣,影照清川口,不愿楚执珪,愿得执君手。”周襄王祠、楚阳台今已不存,整个氾邑故城已盖满民居。
【历史故事】周襄王奔走氾地
周襄王,姓姬名郑,是周惠王姬阆[làng]之子,即位于公元前651年,驾崩于公元前619年,在位33年。姬郑为王的时候,正是群雄割据、天下分崩的时候,周王室不过是飘摇在风雨中的大纛[dào],成了各路诸侯用来彰显自己的招牌。
公元前636年,郑国的军队攻打滑国(旧址在今河南睢[suī]县西北),滑国求助于周王室,周襄王就派大夫伯服、游孙伯到郑国为滑国求情,竟遭到郑伯的严词拒绝,并扣留了这两位大夫。周襄王十分恼火,即派大夫颓叔、桃子出使戎狄,请求狄人讨伐郑国,狄人接受了周王室的请求,出兵攻占了郑国的别都栎(即现在的禹州市)。狄人给周襄王挽回了面子,周襄王十分感激,当时王后新丧,后宫无主,周襄王就把狄君的女儿叔隗纳为王后,入主王宫。
周襄王有个异母弟叫叔带,史称王子带,又名太叔带,是惠后的儿子。惠后在世时,非常宠爱太叔带,一度想立他为嗣君,结果没有来得及,惠后就死了。太叔带怕周襄王迫害自己,就逃到了齐国。周襄王是个仁慈之君,既讲礼义,又讲孝道,是个性情比较温和的人。弟弟的逃亡使他很没面子,于是,就派人把太叔带召回了当时的京都王城(旧址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
太叔带回到王城之后,与王后叔隗[wěi]私通,被内人发现,报于周襄王。周襄王盛怒之下,废了叔隗,把她打入了冷宫,颓叔和桃子怕祸及己身,就勾结太叔带,利用狄人的军队,攻打王城,周师大败,襄王姬郑迫不得已出奔郑国,避难于氾地。
相传,周襄王避难氾地时住在竹园,各地诸侯竞相派使臣朝见,留下了许多传说。《左传》中记载郑国贤臣颍考叔促成了郑庄王“掘地见母”,传为千古佳话。
为什么有人把襄城县说成襄县呢?是为了省一个“城”字吗?原来这里有历史原因。五代时,梁太祖朱温的父亲名朱诚,讳“诚”及其同音字,曾改为襄县,后复名。所以现在仍有叫襄城县为“襄县”的说法。
建制沿革
襄城春秋时属郑国,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
迨[dài]秦统一,实行郡县制,设襄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并在城颍设颍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颍川郡。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东汉恢复襄城原名。三国时属魏。西晋仍置襄城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北魏又置襄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zhì]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治所迁襄城。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大业三年(607年)废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自唐贞观元年(627年)襄城县改属许州。至五代末,归属屡经变更。
北宋时襄城仍归属汝州,为河南道所管。金初,隶汴京路。元二十五年(1288年),襄城回归许州。明代为开封府所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恢复为直隶州,襄城归属之。
民国3年(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民国14年(1925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治所在许昌)。
1947年12月12日襄城解放,1948年建政,1949年7月12日隶属许昌地区专员行署。1970年5月,县辖焦庄、辛南、辛北、程庄4个生产大队划归平顶山市郊区。1986年2月18日襄城县改属平顶山市,1997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1996年,襄城县辖5个镇、11个乡;2005年末,襄城县辖6个镇、10个乡。2010年9月、2011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库庄乡、十里铺乡相继撤乡建镇;2013年,山头店撤乡建镇;2017年12月,汾陈撤乡建镇。
截止2019年2月,襄城县辖10个镇、6个乡,下辖4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920平方千米,总人口87.68万。现辖10镇为城关镇、颍桥回族镇、麦岭镇、颍阳镇、王洛镇、紫云镇、库庄镇、十里铺镇、山头店镇、汾陈镇等;6乡为湛北乡、茨沟乡、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双庙乡等。
襄城县人民政府现驻城区烟城路东段。
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产生了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其中襄城距洛阳、郑州、开封三大古都的距离都非常近,长期处于政治、经济的核心地带。因此,襄城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据《史记》记载,项羽曾在这里屠城。李自成起义时也曾在这里经历了重要一战,史称“襄城一战”。
襄城县在京汉铁路通车前,扼南北驿道要冲,东西有北汝河舟楫之便,曾有“九省通衢[qú]”之称。北为京洛屏障,南可控制荆襄,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晋、楚三强之间,数罹[lí]兵燹[xiǎn]。公元前557年,晋伐楚,大败楚军于湛阪。公元前300年,秦攻楚襄城,两军鏖[áo]战于令武山,楚军败绩,伤亡3万人,楚将景缺战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羽攻襄城,城破,将守军皆坑之。明末,李自成三进襄城,俘杀明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襄城朝秦暮楚,相互争夺。1930年夏,蒋冯中原大战,屡争襄城。
【图说历史】瓮 城
襄城是一个军事要地,因此,襄城有着易守难攻的瓮城,现在看来,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也是怀古抒情的好去处。
襄城原有四座瓮[wèng]城,分列四门之外,按照勘舆风水之说,四个瓮城之门必须面向汝河,襄城士子才能皇榜高中,官宦辈出,县城百姓才能受到汝水惠详,繁荣昌盛。因之,就形成了东、西、南瓮门一齐向南,北瓮门向西。“四门朝水”的一方形胜。
现存瓮城位于城区西大街西端,与首山隔河相望,考古工作者称其历史悠久,古韵浓郁,地处高埠,汝河紧依,重门锁钥[yuè],地势险要,是县级城池中罕见的历史标本。
瓮城,高约8米,周长百米,呈半月状,因此古时又称“月城”。顶部周围修有4米宽马道,马道外城垛林立。瓮城西边的小林子,有6平方千米,是人们游玩的胜地,然而在古代,这里是惨烈的战场。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八月,李希烈叛唐,率军掠襄城,围攻七日城陷。只有西城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创下了千年攻打不克的历史记录。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对华战争的全面展开。日寇的侵略蔓延到了襄城,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无数襄城儿女不怕牺牲,永保民族气节,书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他们犹如那闪闪的红星,镶嵌在襄城的臂膀上,成为永不褪色的英雄徽章。1944年4月末、5月初,日本侵略军犯襄,在颍桥、三冀和黄柳等地受到抗日军民的奋力阻击,体现了襄城人民热爱襄城、热爱祖国的精神。解放战争时期,陈赓[gēng]将军屡驻襄城运筹帷幄,襄城成为人民解放军大军东进的前哨,南下的战略后方。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