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10:57 阅读量:5万+
华人号:豫头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故乡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一个春节即将到来了,做为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过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期待,可望的是吃不够的故乡饭,忘不掉的那些人,不可及的是回不去的那些年,找不回的故人心。
故乡的年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当漫天雪花飘舞在异国他乡的大地上时,萧瑟的寒风唤起了我冰封已久的回忆,那阔别已久的故乡又仿佛海市蜃楼般地呈现在眼前,那一幕幕过年的场景就像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一样,落入心扉最终融化到记忆深处。
豫东平原的一年四季是很鲜明的,不曾有北国瞬息即逝的春风暖阳,也不啻江南四季如春的鸟语花香,这里有春的盎然、夏的酷暑、秋的萧瑟、冬的严寒。黄淮流域造就的豫东平原成了天然的粮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用他们的朴实劳作和辛勤汗水造就了河南粮食大省的美誉。我的故乡项城就位于这里,一个豫东平原上的明珠。从项城顺着106国道南下30公里,过了泥河桥,沿着那漫长的北大堤向西蜿蜒2公里,即是我出生的村庄,三店镇闫庄村。
漫长的北大堤
记忆中故乡的腊月总是伴随着漫天的飞雪而来,简陋的砖瓦房上总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我们家乡的窗棂子(窗户)是没有玻璃的,用高粱杆装钉的雨布显然形同虚设,依然挡不住呼啸的北风进入,透过裹得紧实的被子,侵袭着我们的身体,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对下雪的惊喜,望着那亮白的窗棂子和透明的冰棱,我们激动不已,匆匆起床,从家门口眺望远处的二级路(村南头的一条东西路)和南河湾,广袤的原野上绿油油的麦田被一望无垠的积雪覆盖着,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村庄南边雪景
对于童年的春节来说,能记起的也都是上学以后的时光了,吃过早饭踏着厚厚的积雪就去学校了,大街上勤快的乡亲们都忙着打扫门前的积雪,为串门的邻居提供方便。走过东关路时(老家东边的一条南北路),就听到打面房机器轰鸣的声音,马上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开始为蒸馒头做准备了,自家的粮食自家的面,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我的小学叫张庄小学,位于闫庄和张庄行政村之间,与大队挨着,隔着一个代销点。张庄小学也算是历史比较悠久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办的,我也不知道,但直到现在,还在正常教学,只是再也没有当年的喧嚣热闹。腊月一过,基本上就快进入期末考试了,对于期末考试,自然我们是非常期待的,但期待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试之后那漫长的寒假。小学时的寒假往往比暑假更能记忆犹新,或许寒假当中的过年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我的小学-张庄小学
期末考完试,就等着发成绩通知书了,大约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学生不多,所以评卷也就很快。通知书是和奖状一块发放的,考试成绩好的话,不仅发一张奖状,还能发一张喜报。喜报是和奖状一样的,只不过把大标题奖状两个字改成喜报而已。除了通知书和奖状,还有一个惊喜等着我们,那就是寒假作业了,虽然学生们很讨厌被布置作业,但寒假作业例外,我们对待寒假作业就像对待发放的新书一样,倍加珍惜的。其中语文寒假作业的内容丰富,有故事、有对联,还有猜谜语,在那个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也算是馈赠给我们一丝文化的气息。
曾经的奖状弄丢了,从网上搜了一个
当班主任宣告正式放假的时候,学生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俨然盖过了班主任嘱咐的话语,我的班主任是教了我整整五年语文的王老师,来自隔壁的张庄村,印象中的王老师,很年轻,乌黑亮丽的头发自然偏分,透漏着独特的气质,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仿佛能看透学生的一切,做为一名任教多年的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那一手工整、匀称的粉笔字尤其令人难忘,早期的乡村教师对教学是真正做到了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对教学认真负责,每逢考试前夕,甚至都把学生带到家里读书,凭着孜孜不倦的精神,浇灌了一届又一届故乡的花朵。
当年小学老师的合影(前排左一王老师)
小学时期的凳子是学生个人从家里带的,所以放假的时候,当看到学生们一手搬着凳子,一手拿着奖状时,是不足为奇的。来自大街上邻居的夸耀,让有些学生不知所措,“这孩子将来有出息呀”“谁家的孩子是大学的苗子呀”诸如此类的话语不时在耳畔回响。
一溜烟的往家跑,刚走到古东子(胡同)里,就闻到一股馒头的芳香,果不其然,到了灶屋(农村的单间式厨房),一家人正忙着蒸馍呢,过年期间亲戚多,待客比较频繁,自然得需要准备足够的馍了。关于家乡过年的馍还有是很多讲究的,重点之一就是放枣,寓意红红火火。就是把一个囫囵枣一切两半,一个馍里面放一半,称为枣馍。另一种是用面团做成各种花儿,然后放上几个囫囵大枣,叫花儿馍,又叫枣山。大年初二外甥去姥姥家走亲戚,回来时就带着姥姥蒸的枣山,俗称“背枣山”,这也算是是项城人过年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吧。蒸好的馍在冬季是不容易坏的,但时间长的话十天半月馍还是会长醭(bú)的,长醭就是发霉的意思。怎么办呢,一般刚蒸完的馍先放到簙上(用高粱杆编织的席),完全凉了之后,就放到面缸里堆起来,然后点燃硫磺熏蒸,熏蒸后的馍显得洁白光滑,能长久存放不发霉。前几年网络曝光的磺熏馒头问题,我看了之后恍然大悟,我打小就是吃这种馍长大的,呵呵!当然现在几乎没有了,馍店里恨不得送货上门的。
过年蒸的馒头和枣山
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过年过的就是一种过程,一种期待的过程。因为此后的每一天,都意味着离年越来越近了。此后的每一天,也都有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
那时的年过的就是嘴馋,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肉吃,鸡、鱼、肉等几乎是过年必备了,除了鱼是需要到集上置办外,鸡和肉一般都是自己家养的了,纯天然无公害的,所以感觉现在的肉没有以前的肉吃起来香了。养一头猪一年到头也长的差不多了,村东头小学门口是个经常杀猪的地方,直径将近两米的大锅支在红砖砌成的台子上,两个单杠式的肉架子看上去让人不寒而栗,总想起电视里挂人的场景。杀猪也是一个技术活了,不过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村民而言,也就是一刀而已,相对于鲜血淋漓的狰狞场面而言,或许我们这些孩子们拿着吹饱的猪尿泡玩耍嬉戏,是唯一感到温馨的画面吧。我家也是每年都养一头猪的,用驾车拉着捆绑好的猪去村东头杀掉的,一个五口之家,连猪蹄子都不够分的。不过整个猪一般一家是吃不完的,最后都是卖给了亲戚或邻居。
假期里我们很少窝在家里的,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里,发小们结伙玩耍成为那个年代里唯一能打发时光的活动,大雪纷飞之后,更适合伙伴们出去踏雪,厚厚的积雪自然为野兔子提供了天然的隐藏洞穴,大伙通过雪地里留下的爪痕来捕捉野兔子,兔子受惊奔跑追逐的场面唤起了大伙儿寒冬里久违的热情,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遭遇战后,抓住兔子的那一刻,是颇有收获的成就感的。但咫尺厚的积雪往往伴有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农田里的机井很多是没有盖子的,井口被积雪覆盖后,很容易踩空坠入机井中,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家乡时有发生。
家乡的田野-瑞雪兆丰年
漫步在空旷的田野上时,会不时听到来自周边的稀疏的鞭炮声,做为营造过年氛围的利器,鞭炮自然是功不可没的。村里的男孩子基本上没有谁不喜欢放炮的,为了珍惜和享受这种放炮的过程,本来是编好的一挂炮,愣是被我们拆成一个一个的放,炮的种类繁多,小有麦芽炮,大有大坠子,高有两响炮,有成品炮,也有自己卷的大坠子。为了追求刺激,放炮的地点也是五花八门,粪窑子、雪窝、冰面上、水里、墙缝里、麦秸垛里等等,放鞭炮毕竟是属于比较危险的娱乐项目,相对于烧了麦秸垛,炸伤手指头才是最得不偿失的,早期的炮捻(niàn)子都比较短,燃烧极为迅速,稍微怠慢一下,还未甩手就响了,用家乡话说这炮比较急。还有一种行为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那就是拾炮。所谓拾炮就是别人家放的一大挂鞭炮,响完之后,大伙都会争前恐后的捡地上未响的炮拿回家放,带捻子的炮基本上不用担心,最担心的是拾到哑炮,哑炮就是当时没有响,只是延迟了。恰好等你拾到手里时它响了。如果是大坠子的话,基本上手就残废了。鉴于此类的伤害事件经常发生,制造商们终于对鞭炮的捻子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绿色的安全捻之后,就很少发生了。
除夕之夜燃放的鞭炮一般都是大挂的,少者5000,多着1万,也不是在集市上买,而是村里有那么一两家做鞭炮的,基本上都是小作坊之类的,做的都卖给左邻右舍了,后期查禁了之后,政府就实行许可销售制度了。当然无论现在再怎么以环保的名义禁止放鞭,但在农村至少二十年之内是很难禁绝的,过年放鞭炮是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的,早已深入人心了,成为春节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风俗。再者燃放鞭炮绝不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小时候的过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绵绵不绝,但那时候的天空依然那么蔚蓝,河水依然那么清澈。
和伙伴们疯狂了一上午之后,马上就要晌午(shǎng wǔ)偏西了,就赶紧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赶,刚回到家就听到母亲说:“明天门里的闺女出嫁,安排你抬嫁妆,你又可以做桌了”,一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兴地手舞足蹈,所谓的门里就是从族谱上来说有血缘关系的近门亲戚,一般一个村里面也就是那么几个大门吧,门里的姑娘出嫁,是要带着大量的嫁妆一块的,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嫁妆众多,自然就需要门里的青壮年帮着抬到婆家的,到了婆家之后,为表感谢,是要留下来吃顿饭再走的,用家乡话说就是做桌,也叫趴桌。久而久之流传下来就成了规矩,后期交通发达了,不需要人力抬了,但还是需要用人力往四轮车上装的,装上之后一路护送到婆家的,现在几乎装也不用装了,但规矩还是照办,至此抬嫁妆就成为了一个特定意义的名词了。所以那时候让你抬嫁妆就意味着做桌,做桌就意味着能好好犒劳犒劳自己的胃口。在那个刚刚摆脱缺衣少食的九十年代,能吃上一顿丰盛的鱼肉大餐是令人羡慕的,即使拿出20块钱的份子钱,也是值得的。
兴奋的几乎一夜未眠,当天刚蒙蒙亮,就听到四轮拖拉机轰鸣的声音,这个时候就赶紧起床了,省怕晚了,匆匆洗漱完毕后,随便吃了点饭,就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就出发了。家乡隆冬的早晨还是比较寒冷的,厚厚的积雪被沉重的车轮压过,留下两行深深的车辙。川流不息的脚步将洁白的大街和胡同踩踏的泥泞不堪,但这丝毫不影响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打工返乡的大人们彼此用互递香烟的方式来嘘寒问暖,在烟云缭绕中谈笑风生的画面也不断地在一年又一岁类似的情境中上演,家乡过年的热闹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吧。
做为一个抬嫁妆的小青年,自然是只能跟着大人屁股后面来回跑腿了,怎么把繁多的嫁妆装上车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先装大的,什么衣柜,组合柜、梳妆台、床头柜、茶几、皮箱、彩电、洗衣机、缝纫机等大件,为了图个吉利,这些大件装之前都会挂上柏树枝,寓意百年好合。然后再见缝插针开始装自行车、椅子、脸盆架、洋瓷盆、茶缸子等小物件,等这些硬货全部装完之后,就开始装软货了,就是新套的被子,一般数量都在十双至十二双左右,被子一般装到大件柜子的上面,当四个四轮大斗全部装完之后,抬嫁妆的都赶紧上车,抢占有利地形。我们年龄小的既不用站着扶柜子,又不能趴在皮箱上,只能蜷缩在车斗的一角,默默地看着新娘上车,红色的昌河面包车装扮的焕然一新,等待着新娘子的到来,在一个有着浓厚封建习俗的乡村里,对于婚嫁也是充满了繁文缛节,对于新娘出嫁的那一刻,属相犯冲的人是要避讳远离的。管事的人会大声吆喝,某某属相的人不要靠近之类的话语,新娘子的装束不是现在流行的婚纱,而是红色的棉袄,黑色的高跟鞋,上车之后,主家会安排两个平辈的小弟弟一左一右把守车门,在拎一只活鸡塞到车里面。为了不让新娘子一路上孤单,除了抬嫁妆的之外,还会专门安排七八个长辈的跟随送行,俗称送亲。送亲的车一般跟在婚车后边,同时出发。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伴随着鞭炮的齐鸣声,一把把喜糖从提篮里撒向聚集的人群中,我们这些嫁妆车终于可以出发了,早期的拖拉机并不是电打火的,而是手摇的。当看到司机使劲拼命地晃动着摇把,拖拉机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快,由沉闷变成响亮,继而隆隆的响起来之后,开始踏上了行程。家乡的习俗对车辆的行程也是有讲究的,空车进村只能走村西头进,装满嫁妆后从村东头出,如果男方家在西面,即使是绕一大圈子也得从东门出。
一路上还算是比较顺利,过了东关路,就到了北大堤,凛冽的寒风像刀割一般扑面而来,大堤两旁光秃秃的树枝仿佛也在为我们列队送行,蹲在冰冷的车斗里,也只能默默盼望着早点到达目的地。终于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安全到达,在隆隆的鞭炮声中纷纷下车,卸嫁妆是由男方家负责的,我们这些抬嫁妆的被安排到一个邻居的院子里,四四方方的八仙桌零散地摆放着,一盒烟一摊牌一瓶茶,成了经典的摆设。婚车到达后,必须用大额红包来贿赂守车门的人,才能开门迎新娘的。此时沸腾的铁犁铧和熊熊燃烧的麻杆火来回绕着婚车穿梭三遍,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迎接新娘的到来。而那些跟着婚车送亲的人,会被安排到另一个院内,等级不同,待遇自然就不同。同为做桌,人家送亲的做的那是上席,我们做的是平席,无论是饭菜的质量还是数量,上席都是平席不能比的。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有机会第一次做到上席的场面上。
婚车前的麻杆火和铁犁铧
平席的席面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吧,先是十二道凉菜,不敢说整个河南是不是都这样,但是在项城,喝酒一般都是上凉菜的,吃饭的时候才上热菜,喝酒和吃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过程。不像现在统称吃喝了。
当酒酣耳热之际,老管总是照例拿着席筒带着新郎官前来慰问的,对于这样的场面,娘家人会及时明智地给与免礼的答复,当老管总低沉而响亮的喊出“上馍”的指示后,吃饭的环节到了,白亮亮的馒头中间点缀着鲜艳的五个红点,充满了喜庆的色彩,那香喷喷的大肥肉块子更是激起了我们的食欲,小酥肉、水果汤、焦丸子、甜米、红烧鱼、囫囵鸡、猪肘子等等,当鸡蛋汤上来的那一刻,就正式宣告了宴席到此结束,该起身了。农村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用语言不方便表达的意思,通过一道菜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打道回府的时候,别忘了还有礼物相赠的,一个网兜,两袋方便面,一盒烟,一个红包,一般两块钱。至于烟一般都是要上缴的,两块钱就归自己所用了,刚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去村东头代销点了,两块钱在那个时候还不算少的,捣一局台球才五角钱,所以两块钱能买不少东西呢,坐落在大队和学校中间的代销点也算是有一些年头了,跟我家还是亲戚,年里年外的时候,代销点是比较热闹的,打牌的,捣台球的,小孩买零食的等等,本就不宽敞的两间屋子更显得狭小了,门口外面仅有的两张台球桌被围观的人群挤得密不透风,好不容易挤进屋里,看着眼花缭乱的零食玩具,不知道该选哪个好。当目光最终落到一种新型的鞭炮-摔炮上时,好了就它了。摔炮顾名思义就是一摔就能响的炮,不仅省去了点火的麻烦,而且比较安全,伤不到手的。
从代销点回家里的路上,走不多远就会经过我大伯的家,我大伯一家子人口比较多,每年家里都很热闹,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打个扑克,看个录像,久而久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娱乐场所,整个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慕名前来,期望能赢个百儿八十的,一时间人群接踵,络绎不绝。果不其然走进院里一看,两张桌子都围满了人,一桌少壮派,一桌年老派,少壮派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用猜就知道是在炸金花,炸金花俗称推拖拉机,三张牌比大小,对底一角,上不封顶,人数不限,开牌输赢,三张A最大,235直收,加入不强制,退出不挽留。由于以上特点,群众参与的热情极高,经久流传,至今依然活跃在各个村庄。相比较而言,另外一桌年老派,倒显得暮气沉沉,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迷离的眼神,香烟缭绕,吞云吐雾,远观给人一种坐而论道,羽化升仙的感觉。这里有東南西北风,还有發财萬条筒,外加白板和红中,单吊对倒夹窟窿,铺子跑子任我行。杠上开花翻两倍,断门听牌才能赢。麻将可谓是中国的国粹了,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明代,晚清传至海外,现如今更是遍布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春节期间的农村尤为活跃,九十年代的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对精神文化生活是极度匮乏的,虽然大部分家庭都有了电视,但在没有开通有线的时候,屏幕上充斥着都是地方电视台卖药的广告和传销。也只有在晚上七点整才转播官方的新闻联播,当年的新闻联播对于村民的意义远没有现在这么重要,而恰恰相反,新闻联播成为继电视剧中间加广告之后第二个关电视的理由,并且冠冕堂皇的以节省电费的名义关掉,所以整个白天打麻将成了男人们消遣时光的唯一娱乐方式。
从我大伯家出来之后,沿着大街往家走,到了村西头,见到了几个蹲在坑边的街坊邻居,礼貌性的问好之后,往往会赢得她们的夸奖,对于村里的妇女来说,除了做点针线活之外,在大街上扎堆闲聊、热议八卦,内容也无非是什么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类的,也算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吧。可千万不能小瞧这些人,她们往往也都是掌握着村里各种新闻、情报和秘史的,信息一经她们传出,马上就会扩散到全村,比广电总局都快,你不服不行。如果你过年回到村里,遇到这种场合,记得一定要绕路走哟,不然的话你走过去之后,下一个议论的就是你,信不信由你。如果你无路可绕,又不想被议论,怎么办呢,那就加入她们去议论别人,直到最后只剩下你一个人。如果你是一个急于谈婚论嫁的小伙或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给她们,指不定就能撞上桃花运呢。
刚刚回到家,进院里一看,怎么感觉不大对劲呢,院子里多了两辆自行车,惊喜之余是不是家里来客了呢,正准备进屋看个究竟,被母亲拦住了,还急匆匆地轰我走,啥意思呢,莫非是相亲的?果然被我猜到了,母亲给亲戚说媒了,正在家里见面呢,我们的家乡话见面就是相亲的意思。说起相亲,总是过年期间绕不过的话题,常年在外打工的小伙姑娘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难得回家一趟。年一过又要各奔东西了。终身大事不是不想解决,而是没有机会解决。对于不愿意远嫁的姑娘,更是如此。所以春节期间看到频繁的相亲见面,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旦到了所谓的谈论论嫁的年龄,无论是姑娘还是小伙,都会被父母以各种借口和理由催促的,虽然国家婚姻法明文规定了法定结婚的年龄,但深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是希望孩子能早早地把婚事定下来,以20岁为分界线,一旦超过了20岁,父母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会不舍昼夜地做子女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会积极发动邻居、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等有资源地主动撮合。现在的你也许看来是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确是天经地义。俗话说“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在那个自由恋爱还未兴起的时期,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想找到心目中的那个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只能靠相亲了。而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源的职业化媒婆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了座上宾,顷刻间备受青睐,红极一时。方圆几十里都会慕名受邀,无论成与不成,一条鲤鱼先伺候着。职业化媒婆也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介绍对象时,往往夸耀男女双方的优点长处,这就造成男女双方的信息不透明,也无法通过人际关系的途径来打听,这样媒婆的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相对于媒婆的信口开河,人们更倾向于亲戚介绍的对象,什么我姑家媳妇的小舅子单身,什么我对象他二姨的娘家侄女也单身,那正好介绍一下吧。所以你会发现农村的婚姻很多都是亲上加亲,就是这个原因。
具体见面的流程我就不说了,相信看到文章的大家应该各有各的感受吧,那么见完面之后,如果男女双方彼此满意,一见钟情,愿意朝结婚的道路上共同迈进。那就由双方家长商量按照祖传的老规矩办事了,所谓的老规矩就是送衣裳了,古代称为“纳彩”,也就是现在的送彩礼。之所以在我们这里叫送衣裳,是因为早期纳彩的时候送的就是衣裳,久而久之传下来把这个纳彩的过程就叫做送衣裳了。送衣裳主要包括两项东西,一是大洋,二是包。这个包,大家不要误会,不是手提包的包,而是泛指一切可以吃喝的东西,酒、肉、水果、副食等等。河南话“拿着包走亲戚”,不是让你拎着手提包去串门,而是拿着货真价实的东西去看望亲属。
包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从早期的一样两箱,到现如今的九九八十一等,可谓越来越丰富了。然而包的多寡显然不是人们关心的主要事项,大洋的多少才是衡量男方家是否排场的实力见证。在贫富差距不大的八九十年代,千儿八百的彩礼是不嫌少的,淳朴本分的乡亲们对美好姻缘的嘱托要远远超过对金钱利益的追求。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改造的浪潮,无时无刻不在席卷着农村,也彻底地改变了农村的生活面貌和意识形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资利益的追求,成了左右人们婚姻价值观念的重要砝码,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成为了绝大部分人心照不宣的事实,高额的彩礼、房车的必备,成为摆在男方家庭面前的一个残酷事实,新生代的父母刚刚学会出去闯荡,却又被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于是背井离乡成了两口子不得不选择的道路,而留守儿童也成了不得不面对的无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至今日,被裹挟的农村终于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门前冷落行人稀,枯树残垣故人离,庭院深深荒草生,不见当年炊烟起,偶有老妪出门来,一声长叹忆往昔,儿童相见不相识,故道河边杨柳依。
俗话说“过了二十三,每天都是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这便是小年的由来。“二十三,糖瓜粘”,在这一天,灶神要上天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等事宜,吃麻糖就是想让灶神的嘴巴被糖粘住张不开,以免他把人间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帝,让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所以全家吃麻糖成为了小年之夜的一道盛景。故乡的年,过的就是习俗。
麻糖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是大扫除了,室内室外,庭前屋后,墙上床下,犄角旮旯,翻箱倒柜,旧衣破被,该扔就扔,垃圾分类。落满尘灰的什物自然也得擦拭一遍,寓意除尘布新,迎接新年的到来。墙上的老挂历也记录了过去的一年,完成了他的使命,又被新的挂历取代,时光总是不经意间偷偷溜走,只有不停摇摆的时钟在来回晃悠,记录着岁月的一分一秒。故乡的年,过的就是光阴。
到了腊月二十五,就该置办年货了,到乡镇上赶集成了过年期间非常热闹的一个场面,受父母的嘱托,姐姐要带着我去集上买一身新衣服,顿时兴奋不已。毕竟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图一身新衣服。一年换一身,一身穿一年。对于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是体会不到当年穿新衣的感觉的。从我家到三店集,将近4公里,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二八大杠自行车,我座在自行车后座上,沿着那漫长的北大堤一路向西,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高耸入云的窑厂烟囱无论在哪里都能映入眼帘。大堤两旁粗壮的梧桐树高大浓密,像列队欢迎的卫士一般从眼前飘忽而过,冰封的泥河蜿蜒流淌,仿佛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纱在阳光下舞动,伴随着泥河岸边红掌波动的天鹅,构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
冰封的泥河
到了四里桥,终于踏上了柏油路。随着那南边而来的大军,最终都汇入那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之中,前看不见头,后望不到尾,绵延不绝,蔚为壮观。快到集市上时,拥挤的人群根本容不下自行车,只得将自行车存放起来,一般在集市的边缘路段,会有专门存放看管自行车的地方,当然不是免费的,费用一次是两角,为了方便领取和准备识别,一般看车人会用铁牌子写上数字做标记,也会用一张扑克牌撕成两半,一半挂在车上,一半车主拿着,回来时凭牌取车。
早期的三店集不大,就那么两条街。可年底的集市还是别有一番风情的,街道两旁都是摆满年货的地摊,有红红火火的烟花爆竹,有咤紫嫣红的蜡烛年画,有供应丰富的鸡鸭鱼肉,有琳琅满目的衣服鲜花,供销社里人来人往,榨油店里香飘四溢,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来回穿梭,各自采办着需要购买的年货。举目抬头之间总能遇见意想不到的亲戚或朋友。故乡的年,过的就是热闹。
今非昔比的三店集
“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习惯于早点准备的人们来说,等不到这一天就已经开始杀猪宰鸡了,到了这两天,就可以直接下锅炖了。嘴馋的孩子们大都先早早地围在了锅门前,或者在旁边帮着拉风箱,估计现在见过风箱的都是至少三十以上的人了,风箱就类似于现在的鼓风机,人工驱动,农村家里的锅台一般都有一大一小两口锅,俗称大锅和小锅,一个做饭,一个炒菜。炖肉一般都是大锅,烧的柴火以劈柴为宜,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是家家户户蒸馍炖肉的首选柴火。劈柴一般提前几天开始准备,一般选择枯木,树根等,劈劈柴不仅是一个力气活,更是一个技术活。顺着纹理劈,事半功倍,横着纹理劈,汗流浃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看到锅里熊熊燃烧的烈火,闻着锅盖上滚滚蒸腾的肉香,口水马上就流出来了,掀开锅的一刹那,顿时整个灶屋都弥漫着浓烈的骨头香,平常难得吃顿丰盛鱼肉的我们,也顾上不滚烫的高温,一人一个大骨头啃去吧。故乡的年,过的就是嘴馋。
“二十八,二十九,馓子果子必须有”,所谓的馓子,家乡话就是麻窝子,我写的这三个字不一定正确,但就念这个音。一种以面料为主的油炸食品,色泽金黄发亮,呈U型盘丝状,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脆可口。是家家户户过年走亲戚的必备食物。制作工艺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两三人手互相配合,耗时半天可成。俗话说“擓(kuǎi)着篮子走亲戚”,篮子里放的就是麻窝子,但不是只有麻窝子,一般还会在篮子底部放两斤果子,果子使用黄色的粗糙纸包裹而成,内容就是小扁食之类的,上面盖上红纸,用麻线打捆成结,一个就是一斤。果子有临时加工的,也有成品卖的,项城著名的品牌-马四果子,做的就是这个。故乡的年,过的就是特色。
家乡的麻窝子
“腊月三十贴春联”,贴春联是过年期间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之一,春联俗称对子,当年的对子是用毛笔手写出来的,不会写的就拿着买好的红绿颜色的纸去登门拜访村里的一些教书先生,写的一手好书的人家里往往络绎不绝,其书写的“春”“福”字和对子贴满了各家各户的门框上。受剪纸艺术的启发,家家户户也会在门楣上贴满充满艺术气息的剪纸,俗称门笺子。“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这个起源于宋代的民俗,是中国古老而富于传统的一门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民间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各家各户都把备好的“过门笺”取出张贴在门楣上,与春联交相辉映,给节日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欢乐和喜庆,反映了农民对门笺的美好寄托。
门笺子
还有一个比“过门笺”起源还要早的春联内容之一,那就是门神了,门神这种形式起源于唐朝太宗时期,《隋唐演义》记载: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室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如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念及他们彻夜辛苦,于是吩咐画师,绘二将军真容贴到门上。以画代人,倒也顶事,邪祟自息。民间沿袭,遂成为门神。民间旧俗逢除夕,将《秦琼敬德》贴在临街大门上,用以避邪驱灾,纳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后来充当门神的武将就不止这两员大将了,还有三国时期的张飞和关羽,隋唐英雄里面的罗成和程咬金。基本上在我们农村里,贴的最多的门神无非就是上面六员大将。除了门神之外,贴在门上的还有招财童子、金色大福字等等,关于福字的倒贴我再多说几句。福字是示意字,左边偏旁代表衣服,右边的“畐”,一个房子,几口之家,住在田地之上,寓意就是一家人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田耕种,就是福。福字倒过来,意义就全变了,就不再是福了,所以大门、正门等福字必须正贴,寓意“开门迎福”,如果倒着贴,就是福刚到门口就倒下了,进不去了。倒是倒下,到是到来。两个字,两个含义。那么哪些地方可以倒着贴福字呢,垃圾桶、水缸、箱柜等,当你倒垃圾时,倒贴的福字就变成真正的福字了,寓意倒掉垃圾霉运,迎来福运。箱柜也是,有一个成语叫翻箱倒柜,经常上下翻动的就倒贴就行了,一翻过来就对了。
秦琼和尉迟敬德
春联不仅仅是贴在门上的,为了纪念或感恩一些特别的付出,还需要对某些特定的对象表以深切的祝福,那个农忙时节立下汗马功劳的驾车子,贴个“日行千里”,以望来年继续奉献。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贴个“出入平安”,不求速度,只求平安。那个堆满粮食的粮仓,贴个“五谷丰登”,寓意来年再获得大丰收。门前的那棵榆钱树,贴个“满院春光”,期待春回大地的时候,也给整个院子带来光辉。大门口对面的墙上,再贴个“出门见囍”,祈祷外出的人们好运连连。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在我们项城老家,必须得全家人都到齐后才能贴,即使全家人都常年在外,庭院荒芜,也要在这一天,在陈旧斑驳的大门上贴上鲜艳的春联,过年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延续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揭去门楣上一层层陈年的旧画,仿佛年轮一般,记录着一个又一个逝去的岁月,当再次覆以新年的祝福,又一个新的轮回开始了。故乡的年,过的就是传承。
新旧之间又是一年
除夕之夜就是整个过年期间的高峰和重心了,过了零点,就是新的一年的起始之日-正月初一,又叫春节。除夕之夜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外出打工的乡亲、漂泊在外的儿女、异乡求学的学子等都要回家和家人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从来都是内心深处那个温馨的港湾,哪怕是你一无所有之后,仍是你最后可以依靠的归宿。而过年更是给家的存在,打上了一个深深的文化烙印,也成为我们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一个符号。对于有家可回的人来说是洋溢的幸福,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是莫名的悲凉,对于不能回家的人来说是深深的遗憾,对于阔别已久的人来说是魂牵梦绕的思念。
对于现在习惯于早睡的我来说,熬夜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哪怕是除夕之夜,看着歌舞升平的联欢晚会,也总是打不起精神来,往往还没看到一半,就昏昏欲睡了。大学时通宵上网的精神抖擞已不复存在,童年时除夕守岁的激动欣喜亦恍如隔世,无迹可寻。朦胧中依稀记得父亲点燃两颗大红蜡烛的场景,木制的烛台漆成红色,火红色的烛光仿佛跳动的精灵,缓缓地照亮了整个屋子,堂屋四方桌上摆满了花生、瓜子和糖果,和姐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成为了童年守岁的唯一乐趣。对新衣服的倾慕、对新年的憧憬、对年夜饭的渴望、对压岁钱的期盼等赋予了守岁更多地内涵和向往。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古人守岁亦如此,今人何以堪。
开播于1983年的春晚,并没有带给农村多少文化的气息,对于九十年代初刚刚通上电的我们村来说,接触到电视也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村里的几个暴发户总是第一批拥有电视的家庭,去别人家蹭电视成了茶余饭后的村民唯一的文化生活方式。直至电视机普及之后,无论是黑白还是彩电,春晚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千家万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灿烂的节目内容,演绎着人间百态,记录着酸甜苦辣。把神州大地的亿万群众牢牢地吸引到电视机前。那些年的春晚,总能勾起人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共鸣。每当听到《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心里总会泛起一阵莫名的激动。
春晚忘不掉的面孔
除夕午夜是以大家族的团聚一堂、共饮盛宴来度过的,团圆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合影,更是一个大家族的聚会,八零后不仅自己兄弟姐妹众多,父辈的叔伯也不少,再加上众多的堂兄弟姐妹,少说也至少十几口子吧,一张桌子肯定是坐不下的,至少得两张桌子。我父亲兄弟三个,两个大伯,我奶奶和我二伯住在一起,二伯家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大伯家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伯家大哥家里三个侄女,一个侄子,大伯家二哥家里一个侄女,两个侄子。整个家族之中,我虽然辈分不是最小的,但年龄确是最小的。人多睡不下的时候,都会去我大伯家里去睡,我大伯家里东厢房是专门开辟出来供我们睡觉的,每天早上都是我负责敲门,喊起床吃饭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吃饭嬉戏的场景,后来再也没有了。几年后,大哥家的人举家搬到了周口,音讯渐少。二伯家也举家迁到了煤矿之都-平顶山,亦很少回家。奶奶离世以后,更是聚少离多。直到2017年我大哥病故之时,才得以重新相聚。二十年光阴,历经风雨沧桑,此刻仿佛重新又回到了记忆中的模样。
2017年再次相聚于老家
每年除夕的午夜,又称起五更,我二伯家就成了家族聚会的大本营,烛光满堂,张灯结彩,两张桌子合在一起还显得紧凑拥挤,香气腾腾的年夜饭馋的人口水直流,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庭院里用竹竿卷起的万盘鞭炮也劈里啪啦响起来了,震耳欲聋,霎时间整个村子里都鞭炮齐鸣,络绎不绝,“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纷飞迎新年”,那响彻云霄的爆竹声犹如绵绵不绝的钟声一样,宣告着新春的到来,绚丽缤纷的烟花在高空绽放,以其五彩的光芒俯瞰着大地,并给予大地上朴实的人们深深的祝福。淳朴善良的人们以这种特有的民俗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也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故乡的年,过的就是团圆。
此时此刻,屋内已是酒肉飘香,一大家子人开始围坐在团圆桌上,觥筹交错,难得有一次其乐融融的家族聚会。热腾腾的饺子刚刚端上桌台,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看谁能吃到带硬币的饺子,吃到的话预示来年会有财运和福运的。酒足饭饱之际,开始期待压岁钱了,当接到来自我奶奶的最高指示之后,我大伯忽然拿出一沓钱来,用手高高举着,害怕我们跳起来抢走,虽然是一沓,但面值没有超过一块的,待领的人员众多,为了防止重复领取,就按身高排队,个小的站前面,个大的站后面。不如此是很难控制住混乱的局面的。我现在已记不清是五角还是两角了,不过我知道五角钱已经可以买不少东西了。过年的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乐趣,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结果,很多时候连结果也会被父母以替你保管的名义给强行掠夺走,我挣得不少压岁钱,都被父母以怕我丢失帮我保管的名义给忽悠走了,哎,想想那时候真傻,怎么会这么轻易上当呢,呵呵!
趁着浓浓的春意还未消融,乡亲们开始向村里的长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拜年亦成为一个亲戚邻居之间互相祝福的传统习俗仪式,天刚蒙蒙亮,我奶奶就开始为着拜年做准备了,桌子上摆满了糖果花生,锅门前生起了劈柴火,一个大大的树根被烧的通红,为整个屋子带来了阵阵暖意,由于我奶奶辈分最高,一波一波的乡邻都会过来给我奶奶拜年,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嘘寒问暖,畅聊人生,短暂的时光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故乡的年,过的就是年味。
吃完年夜饭之后,除了拜年,还有一个关系要走动,那就是干亲了。所谓的干亲就是两个关系不错的人,一方让自己的孩子认对方为干爹或干娘,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就是除夕之夜,做为干儿子是需要去干爹家里过年的,一般至少要过三年,三年之后,干亲家会给你买个碗,买双筷子,意思就是一家人了。当然红包更是少不了的,且面值一般是比较大的,以示为对亲家的重视。初一的早晨你会看到很多小孩提着篮子走亲戚的,那一定是去干娘家走亲戚的。我已然是记不清具体哪一年认得干亲了,大概从我能忆起的年份里,好像已经过完三个年了,此后的每一年我都照例去给干爸和干娘拜年,我的干爸在村委会里工作,干娘也是一个朴实本分的庄稼人,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拉扯着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岁月无情催人老,可叹两鬓白发生”,年近古稀的双亲就像我父母一样,岁月苍老了脸颊,皱纹爬上了容颜,长大后聚少离多的岁月里,亦不能常常去看望干爸和干娘,谨再次祝福干爸和干娘: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干爸和干娘
当新的一年的阳光普照在大地上时,辛勤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这一天是可要好好歇一歇的,卫生是不用打扫的,饭是不需要再做的,午夜的鞭炮在庭院里落满了一地嫣红,大街上站满了人群,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游走在北大堤和南河湾之间,感受着春回大地的一丝丝气息。大概是在2012年的春节,正月初一上午,和发小一块去踏青,顺便去邻村张庄看望了一下赋闲在家的王老师,记忆中王老师仍是一副严厉但不失温情的模样,谈笑间总有一种洒脱自如的心态,忆及当年的教学生涯时,总是讲述的历历在目,仿佛时光从未远去一样。师者,或许总是对从教的经历有一种独特的情结吧。
2012年春节在王老师家里
自从上了高中之后,春节漫长的假期愣是被压缩成了那么几天,本来就年前忙着帮办家务和作业,年后还要忙着走亲戚,也只有大年初一才算是真正的一日闲,恰有好友相邀曾经的初中同学聚会,趁着这难得的时光,去顺便团聚一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三店二中就读的三年里,结识了不少铁哥们,大家又都住在方圆几里的村庄之内,虽然彼此之间没有手机相互联系,但就像约定俗成的一般,大家说来都来了。南河湾以南的石庙集桥头上,成为我们聚会默认的基地,石庙和刘庄的同学不少,近在咫尺的孙庄和大赵的同学也很方便,骑车10分钟就到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刘庄的张磊家里,我们一行人十几个人,受到了老同学张磊的热情招待,满桌子一群单身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烦恼和倾诉,只有同学之间无尽的玩笑和调侃。酒酣耳热之际,每个人的脸上都醉意朦胧,不为借酒消愁,只为把酒言欢,过了这一天,再见已是下一年。
2011年春节同学聚会
从大年初二伊始,大家都开始踏上了走亲戚的路程了,从这一天开始,一天走一家,亲戚多的话,甚至能走到正月十五的,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真正意义上算是过去了。而不是像现在稍微的一疏忽,年就从指缝间偷偷溜走了。初二一般都是走娘家,刚出嫁的闺女初二那天回娘家,叫回门。在部分乡镇和村庄,还要大摆宴席呢。小时候都是母亲带着我去姥姥家走亲戚,长大后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姥姥家位于窑厂西边的夏庄,和小杨楼挨着,我姥姥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总是不经意间从兜里掏出几个糖块给我吃,住在我家的时候,睡觉时总喜欢依偎在姥姥身旁,拄着拐杖的姥姥走起路来步履蹒跚,但依然稳定自若。信奉基督的姥姥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不辞辛苦地在每个礼拜天坚持去教会守礼拜。我大舅早年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高大,经常走南闯北,曾经远赴苏联,见识颇多,很早就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跑生意,且又是当年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一,写的一手漂亮的书法,无奈天妒其才,英年早逝。我大妗子含辛茹苦把我表姐和表哥拉扯长大,实属不易。我二舅也是一个能干的人,半辈子青春都奉献给了窑厂,我二妗子朴实本分,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我二舅家兄妹四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但我二舅依然不远千里奔赴杭州打工,挣钱维持生计。
2012年春节去舅舅家合影
去姥姥家走亲戚,不仅有可以玩耍的兄弟姐妹,还能拿到压岁钱。更有好吃的甘蔗等着你,我姥姥家每年都会种甘蔗,收获后储藏在院子里的地窖里,过年时拿出来给我们吃,味道甘甜无比。我大妗子经常也养兔子,看到雪白的兔子也很惊喜,尤其是蓝蓝的眼睛,仿佛是镶嵌在白色绒毯上的两颗蓝宝石一样。
2012年春节和大妗子合影
初二去完姥姥家,初三一般去我姨家或者姑姑家,我姨家在马庄,离我们大概不到2公里,挺近的。我姨和我家来往也比较密切,每次来我家,都会给我们带不少好吃的,无论是方便面还是英式饼干,更有火腿肠等,由于我姨家就我表哥一个,所以农忙时节,我们都会去帮我姨家收庄稼。作为回报,过年去我姨家,总有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我们。我姨夫早年在外干防水,防水行业是早期我们家乡外出务工的主要行业,是城镇建筑行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配套工程,每年从项城县外出做防水的人数以百万计,遍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只要有建筑,就有防水,有防水就有河南人。所以项城又被誉为中国防水之乡。干防水挣钱吗?挣钱,而且能挣大钱,君不见村里的那些暴发户基本上都是干这个发家的,但不是人人都能挣到大钱的,这需要能力、机遇和运气的组合。
从我姨家马庄往南不到500米,就是王庄,也就是我姑姑的村庄,我姑姑家开了个代销点,还有个台球桌,所以我们也喜欢去我姑姑家,不仅可以吃些瓜子糖果,还能和表哥们玩局台球。我姑姑也一大把年纪了,身体偏胖,走路较为迟缓,但依然靠骑着三轮车来我家走动,我奶奶和我姑姑都喜欢听戏,每逢石庙集赶会的时候,我姑姑都会骑着三轮车拉着我奶奶去看戏,这个时候我奶奶一般都会带上我,中午戏罢之后,吃一碗可口的炒凉粉,来一个酥香的锅烩,喝上一瓶汽水,听不懂戏的我就盼望着能解个馋。
姑姑和姑父(2013年春节去姑姑家拍摄)
小时候走亲戚回来的路上,总能见到一些散落在地上的麻窝子,偶尔还能看到一个醉醺醺的人躺倒路边的地沟里,旁边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歪倒在路边,篮子里的麻窝子散落一地,不用猜就知道走亲戚喝醉酒了,骑着自行车东倒西歪就成这样了。过年烟酒待客是雷打不动的惯例,更是办事宴席的不二法宝,不然会被认为是招待不周而声名远扬的。所以烟酒也是过年家家户户的必备待客物品了,即使不吸不喝,但必须得有。烟是先有春雷绿城红喜梅,后有豫烟帝豪黄金葉。基本上都是河南中烟产的本地香烟。做为必备的酒来说,品种就更多了,先有四五特曲口子窖,继以张弓宝丰鹿邑曲,后有仰韶杜康宋河粮,都是河南的著名品牌。一年不见的亲戚来了,相互猜个枚,划个拳,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一盅一盅的小酒,看着不多,喝起来也一饮而尽,但恰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效应,等你意识到喝高了时,就已经来不及了。待到下午回家时,走在空旷的田野里时,寒风拂面,醉意上头,感觉自行车也不听使唤了,晃悠晃悠地就到沟里去了,篮子里剩下的馓子也撒满一地(一般擓(kuǎi)着篮子走亲戚,篮子里的包是不留完的,总是象征性地留一部分,剩一部分还是要带回去的)。好在早期的酒喝醉了就醉了,但一般不伤身,不像现在工业勾兑的酒,易醉还伤身。
听我父辈的人说,他们当年走亲戚一天走一家,基本上要走到正月十五前后的,无论是近亲还是远亲,都是要走的,三辈不忘姥家人。哪像现在两三天就走完了,一天走两家甚至走三家,饭也不吃就要走,初六就要往外走。当走亲戚由喜欢变成义务后,不可否认很多感觉就跟着变了,我们常常感叹,亲戚关系疏远了,没有亲情可言了,走亲戚成了形式了,童年热闹欢快的场面再也找不回来了,只剩下彼此的虚伪和客套,人走茶凉之后,形同陌路,又是一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无奈呢,你可以归结为人心变了,但人心变的根源又是什么,为什么农村里上几十年的淳朴热情忽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呢,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被裹挟的农村自然不能独身其外,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社会已被打破,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大量涌入大城里,他们或打工,或求学,或工作在大城市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也深刻影响并同化了农村出来的这一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拥有了时间观念,他们接受了只有7天的春节假期,他们愿意为了避开初六的返程高峰而选择提前一天离开,他们好不容易抢到了一张返程的火车票,哪怕日期是初五,他们为了挣得那额外的全勤奖而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考勤制度,店里的生意需要提前打理,工地的老板在催促着他们尽早开工,公司的领导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生活总会给我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去拼搏奋斗。所以他们开着小车来往穿梭于各个亲戚家,只为在有限的三四天内能走遍亲戚各家,短暂地嘘寒问暖之后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他们又何尝不想过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春节,只是每个人无奈的背后都有无法言说的苦衷。
三六九,往外走。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春节带来的温情暖意,却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了,村里新修的水泥路让早期的泥巴路彻底成为了历史,畅通无阻的大广高速从家门口笔直穿过,纵横交错的私家车代替了昔日的自行车,当千家万户的小车簇拥着相继离开这个古老的村庄时,短暂的热闹之后,这个村庄总要归于长久的平静和安宁,在默默无闻的四季轮回中,在古稀老人的风烛残年里,在留守儿童的恋恋不舍中,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已是2019年的春节前夕,此时此刻我漂泊在远离故乡七百公里之外的黄海之滨,由于孩子的牵绊今年照例是不能回家乡过年了,时光不经意间偷偷从指间流走,岁月的年轮又多了一圈,感叹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小时候令人难忘的过年画面也永久消逝了,在我离开家乡的这么多年里,我奶奶、我姥姥、我大伯、我姨、我大哥、我姑姑、我姑父也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或许人生就是这样,该来的总有一天一定会来,该走的总有一天不得不走,我们只能选择平静的接受。
故乡的年,是吃不够的家乡饭;是舍不得的新衣服;是挣不完的压岁钱;是忘不了的那些人;
故乡的年,是拾不起的过往,
故乡的年,是回不去的曾经。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故乡,以及逝去的那些年!
闫长岭
写在2019年春节前夕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