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08:30 阅读量:5.6万+
华人号:河南省品牌传播平台
5月19日,临颍县瓦店镇杨裴城村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浪滚滚、麦穗飘香。地头,四五个人围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种植基地负责人、河南益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偌飞拿着两个地块产出的麦穗进行比较
“这边灌浆饱满,麦穗较长,穗粒数50多粒,麦长50厘米左右。”“那边灌浆不够,麦穗较短,穗粒数20多粒,麦长70厘米左右。”临颍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韩培锋手拿几穗小麦比较着说道。
“一块管理靠‘大数据’、一块种植‘凭经验’,相邻两块麦田长势截然不同。”种植基地负责人、河南益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偌飞说。
王偌飞的公司在瓦店镇周边村镇流转了4000多亩地,进行麦椒套作,把现代农业科技和大数据应用在农田里,实施规模化精准种植。为了做比较试验,他特意在路边选取一亩麦田按传统农户种植方式播种和管理。
在传统种植麦田里,小麦长得稠密、较高,麦穗较短且空籽较多。“这块地播种时麦种量大,过完年又施了25公斤肥料,出现了旺长现象。今年雨水多,如果后期管理不善,就容易出现倒伏。”王偌飞说。
另一大块麦田里,矗立着一排排“灯塔”形状的水肥传感器。王偌飞介绍,它们每隔30分钟收集一次本区域土壤水肥数据,上传到平台大数据中心分析计算,并给水肥一体机发出预警和操作建议来进行浇水施肥。“需要灌溉的时候,我们的水肥一体机自动启动,对小麦进行滴灌。”
记者了解到,在这块高标准农田里,不仅有一流的智能灌溉系统,还配有水肥一体机、病虫害监测器、巡航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田间气象站、墒情监测站等“硬核装备”,可实施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防治预警与治理、气象数据采集、土地墒情监测、专家在线服务等应用。
立在地头的5G智能监控设备
“通过卫星监测数据,我们了解到今年可能会发生倒春寒,所以去年麦播时间比传统种植地块晚了7天。麦播时还做了精准测算,做到精量播种。”王偌飞表示,加之水肥一体化灌溉进行合理施肥,小麦没有旺长,穗大粒多,抗倒伏能力强。
从“凭经验”到“靠大数据”,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种植模式,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王偌飞算了一笔账: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节约人工成本50%,灌溉节水率达50%以上,同时,麦椒套作让亩均效益比传统种植提升30%。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