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同济经管举办国际咨询委员会,中外委员讨论了哪些话题

2024-12-28 22:56 阅读量:1.4万+

华人号:财经全参考

面对技术快速迭代的智能时代,如何培育面向未来的经管创新人才?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同济经管”)举行的第16届国际咨询委员会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学术界、企业界委员们,围绕“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16届国际咨询委员会

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同济经管原院长周箴,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同济经管原院长李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Frank BOURNOIS,美国柏森全球教育学院院长Amir REZA,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院长Kenneth MCPHAIL,德国曼海姆商学院院长Jens W STEMANN等教育界人士和关心教育界发展的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

企业界代表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谢伟,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京东工业副总裁兼国际业务总经理沈学军,远景动力全球首席人力资源官李晓虹,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总裁Clas NEUMANN等,也带着产业界有关数字转型的思考而来。

正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视频发言中所说,全球管理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细分化,需要大学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的知识领域整合起来,同时重视绿色化、生态化主题,以多元思维、全球视野应对未来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守正拓新至关重要。向“新”而行,提“质”而上,应有如何作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高校应着眼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转型升级,破除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探索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数字校园等各领域的创新实践,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能级。

筑牢强基础,加快向“新”力。同济经管党委书记施骞介绍说,过去40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争做国家重大复杂工程管理的引领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企业创新转型的推动者、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者,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从“打基础、上水平”,到“入主流、树特色”,在几代经管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

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项目管理协会全球认证中心(PMI-GAC)等国内外权威认证。学科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A+。工商管理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获评A+。管理学和工商管理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前五名。经济与商学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全球排名前1%。

过去的厚基础、高起点在当前智能新时代,如何以服务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实现人才培育由学科型专业人才向行业领域型卓越人才转变?

施骞认为,关键抓手在于积极落实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用“三化”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继续走好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的多维融合发展之路,加强国际化布局,重塑育人新范式。

“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推进优势特色领域向新领域、新赛道迁移转化,是同济经管正在做和将要做的新方向。”学院院长谢恩介绍说。

多年来,同济经管承担“大任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重大复杂工程管理、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上海方案”;汇聚“大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在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智能航班恢复系统等方面取得国内关键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创新大平台,开展融合攻关和人才联合培养,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风险识别与评估,旨在打造社会治理智能化升级的“上海示范”“全国模板”;扩容“朋友圈”,汇聚世界创新资源,探索打造中德合作“新灯塔”。

“目前,学院聚焦‘三化’,布局新兴交叉领域,在服务运营管理、智能时代企业AI战略与创新选择、数字经济与城市治理等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人才,关注大模型融通的组织学习与创新生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等,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整体方案。”谢恩表示。

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学科发展赋能,重塑育人新范式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市场供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协作,学院新增了注重专业前沿、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验区,并已初见成效。

2024年,同济大学最受欢迎、招生人数最多的本科双学位项目正是同济经管与数学科学学院合作推出的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项目。此外,学院与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推出的智能金融方向金融硕士项目,同样吸引了大量学生踊跃报名。

同济经管还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势学科强强联手,着眼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创新“双碳”类人才培养发展理念,设立环境科学-会计学双学位“双碳”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打造一支对接国家“双碳”目标需求的复合型拔尖人才队伍。

学科“跨界”融合大有可为,但“如何做”则需要在实践中校准定位。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提醒,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第一是准确把握管理学科整体性变革,第二是要实现学院内部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三是要继续加强和拓展与校内优势学科深度协同与交叉融合,以此塑造学科发展新优势。

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服务能级

会上,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则无一例外都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谢伟认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复杂、挑战巨大,大学课创新必须契合这一大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跨学科、多技能的培养。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也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应以数智化的前瞻性眼光培养学生,尤其重视让他们具备掌控人工智能的能力。

与产业实践结合的创新性,才更能切中业界的实际需求。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建议,提升课程设计和的创新和实践性要更紧密地结合企业需求,比如,学生论文课题选择上加强实际案例性研究,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认为,每个行业碰到的数智化挑战各具差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路径也各不相同。现实中,人工智能赋能在企业层面缺少抓手,高校应重视如何针对行业具体案例和场景实现数智化落地。京东工业副总裁兼国际业务总经理沈学军建议把更多课程实践的时间分配到复杂案例的分析和实践,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发挥每个人的特点,让他们具备更快融入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总裁Clas NEUMANN则从培养跨文化国际管理人才的角度强调了结合企业实践的重要性。他说,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和扩大国际化规模,需要更多的熟悉跨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刚刚启动的“同济经管德国中心”有机会承担这一角色,与当地企业携手,培养更多在当地发展需要的人才。远景动力全球首席人力资源官李晓虹同样认为,中国企业出海带来了巨大的海外人才需求,大学应该主动、深度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在国内就读的学生构建国内外就业双通道。

这方面,同济经管早已有所实践。近年来,学院全面推动学科特色与产业融合,培育开放创新、多方协同的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学院联合全球企业应用和商业AI领域领军企业思爱普(SAP)中国研究院搭建智能化转型前沿课程;与东方财富(300059)技术团队深度合作,定制化研发涵盖AI驱动的投资分析、智能财务管理、机器学习算法等多个前沿专属知识库;与钉钉签约共同培养数智化人才;与国泰君安证券等头部券商共同构建成建制实习机制;通过“同济案例日”活动组织师生走进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思爱普(SAP)中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沉浸式了解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行业应用。

同济经管学生荣获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一等奖

同济经管学子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与大赛,锤炼自我跨学科视野和创新应用能力,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先后获得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学术创意大赛全国特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全球学生挑战赛冠军、第三届全国高校房地产创新创业邀请赛“房地产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荣誉。MBA学生团队在备受瞩目的“尖烽时刻”全国商业模拟大赛中表现卓越,连续五届斩获一等奖和特等奖佳绩。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EM)团队在中国工程管理领域最权威的研究生赛事“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金融硕士(MF)团队在第三届“尖烽时刻”全国商业银行管理模拟大赛总决赛荣获全国二等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卓有成效。

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最终的指向在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大需求,切实提升大学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能级。同济经管副院长钟宁桦表示,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瞄准上海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积极培养数智化转型、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急需人才,以贡献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同济经管举办国际咨询委员会,中外委员讨论了哪些话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财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