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05:30 阅读量:3k+
华人号:道法自然《道德经》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到晚年,那些年轻时追逐的浮华、纠结的情感和放纵的习惯,终将成为生命的负累。
活得通透的人,不是天生聪明,而是懂得在什么年纪,放下什么执念。
正如古训所言:“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
四十岁后的活法,早被老祖宗藏在这三句话里,越早读懂,越能活得清醒从容。
四十不多欲
清朝学者申居郧有言:“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四十岁是人生最尴尬的年纪:父母已老,孩子尚小,事业卡在瓶颈,身体开始预警。
有人拼命追逐名利,想填满焦虑;有人沉迷酒色,想麻痹疲惫。
此时若放任欲望膨胀,就像在悬崖边疾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明朝万历年间,徽州有个叫周守业的布商。
他年轻时走南闯北,攒下五间铺面,本可衣食无忧。
四十岁那年,他偶然结识一伙盐商,见人家日进斗金,心痒难耐。
不顾妻儿劝阻,他变卖家产投身盐业,结果遇上朝廷严查私盐,血本无归。
最艰难时,妻子典当嫁妆为他抵债,儿子被迫中断科举。
一夜大雪,周守业跪在祠堂痛哭:“贪字头上一把刀,割尽血肉方知疼。”
后来他重操旧业,老老实实织布卖布,临终前对子孙只留一句话:
“四十岁后,宁可少赚十两银,不可多生一分贪。”
四十岁的贪心,往往披着奋斗的外衣,实则透支健康和亲情。
别用应酬当借口喝垮身体,别用人脉当理由挥霍家底。
庄子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过度追求物质反而会陷入痛苦,懂得知足才能获得安宁。
功名财富本质上都是虚幻的,这些身外之物既不能伴随生命始终,还可能让人误入歧途。
年过四十学会克制欲望,不被名利捆绑,不被贪念驱使。
保持简单的生活状态,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定,福气才会自然到来。
五十不多情
《小窗幽记》有云:“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年轻时总以为只要付出真心,就能换来同等的情谊。
经历现实打磨后才明白,你认为珍贵的关系,或许在他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五十岁的苦,一半是放不下,一半是求不得。
与其反复纠结他人态度,不如专注经营自己的生活。
停止无谓的怨怼与期待,将重心转向自我的成长与内心的滋养。
北宋名臣司马光,五十岁那年遭遇人生至暗时刻。
妻子张氏病逝,他悲痛欲绝,整日闭门不出。
某日整理旧物,翻出妻子生前缝补的旧衣,针脚歪斜却温暖依旧。
他突然醒悟:“若她还在,定不愿见我如此消沉。”
次日,他将亡妻遗物尽数封存,只留一件旧衣放在案头。
有人劝他续弦,他摇头:“情多累人,心满则足。”
此后他专注修撰《资治通鉴》,晚年时写下:“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王阳明有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五十岁该学会与情绪和解。
不再为一句闲话辗转难眠,不为一段旧情撕心裂肺。
最好的关心是站在不远处守望,最深的牵挂是忍住不伸手打扰。
给彼此留点缝隙,情才能呼吸;让往事随风飘散,心才能敞亮。
六十不多食
齐白石晚年定下“七戒”,头一条便是“戒过饱”。
人老了,胃口小了,可多吃一口的念头却总在作祟。
儿女夹的菜,硬塞进肚子;剩饭舍不得倒,撑到胃痛才罢休。
六十岁后,病多是吃出来的,健康多是饿回去的。
相声泰斗马三立晚年时,每天只吃两顿饭。
早餐是一碗小米粥配咸菜,晚餐是半个馒头加清炒时蔬。
有次徒弟带着红烧肉来看他,他夹起一块闻了又闻,最后放下筷子:“闻着解馋就够了。”
某次演出结束后,主办方摆下大鱼大肉。
他指着桌上的菜说:“这盘油焖大虾吃下去,我今晚就得找大夫扎针。”
八十八岁那年,他总结养生之道:“想要活得长,筷子别伸那么长。”
《养生要集》有言:“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长期过量饮食会损害健康,即使面对美味也要懂得节制。
人老了,要学会“三筷子哲学”:
一筷子夹健康,二筷子夹分寸,三筷子夹自觉。
真正懂得爱惜身体的人,会在美味与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既享受饮食乐趣,又守住健康底线。
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最值得珍视的人生财富。
▽
老子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岁后,减去贪欲,换来一身轻松;
五十岁后,看淡情执,守得半生自在;
六十岁后,节制口腹,赢得晚年安康。
真正的智慧,不在追逐而在舍弃;真正的福气,不在拥有而在知足。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