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科技赋能,筑牢森林防灭火“智慧防线”

2025-04-03 22:16 阅读量:2.5万+

华人号:社会万象

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邀请20余家媒体网站赴福建、广西等地,深入采访报道各地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管控野外火源、加强监测预警、加密检查巡查、教育引导群众安全用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应用一系列新机制、新装备

“智防”助“人防”,构筑立体化防灭火体系

夜色笼罩着广西深山里的侗寨,结束一天劳作的人们陆续来到村“两委”,一场“火塘议事”即将开始。在广西桂林龙胜县广南村,村民和护林员、消防应急队队员们围坐在火塘边,经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讨论,“不许在林地、荒地用火”等内容被纳入“村规民约”。

  两千里外的福建南平,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变化和野外用火情况。一张覆盖“市—县—乡”“县—乡—村”“乡—村—组”的三级网络,实现了实时传导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动态调度网格员,森林防灭火更加精细化。
  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会商研判,今年春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并发展,高火险区域将不断扩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为了提前预防风险、消除火灾隐患,各地纷纷采取举措,为森林草原打造“防火墙”。在一些重点森林火险区,哪些新机制、新装备得到应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对此,本报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调研。

福建龙岩上杭县古田镇护林员正在“云上境”瞭望台进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控。姚亚奇摄/光明图片

工作人员在广西森林防灭火信息化系统大屏前实时监测广西全区火情。杨苇月摄/光明图片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森林消防队伍携装巡护。杨苇月摄/光明图片

新装备 无人机拓展空中防灭火能力
  “现在森林泵车联保供水小队正在火场进行扑救。”3月25日,在福建三明永安市,三明市技工学院的实训场上,一场森林火灾演练正在进行。在演练现场,山坡上烟雾弥漫。由于火势较大,水源补给不足,救火小队向指挥部发出救援请求。随着无人机携带水袋升空,前往着火点支援,火情很快得到控制。
  “这款消防灭火无人机可满载飞行15分钟,最大载重50公斤,不仅能够携带水袋赶往救灾现场,还有投掷灭火弹、投送物资等功能。”演习现场无人机小组组长詹华鎏告诉记者,“特别是在一些山高坡陡的环境下,扑火队员携带水源赶赴火场效率低。无人机速度快,还可以通过其搭载的30倍变焦相机侦察火场情况,为指挥救灾提供帮助。”
  永安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和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80.44%,是国家一级火险区。永安市探索县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相关企业,组建了“防灭一体化”及现代化的一专多能县级森林消防队伍。队伍配备了无人机、供水车、高压水泵、割灌机、风力灭火机等现代化装备。福建省三明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黄功华说:“通过采取无人机空中巡查、喊话宣传,及时掌握火警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灭火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
  在福建省宁化县,无人机也应用到了森林防灭火巡护中。宁化县部署的20台无人机自动巡飞机场,覆盖了全县95%的面积。在每天两次的巡护中,无人机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火源热点,并将坐标信息推送给乡镇网格员和主要负责人,极大提高了火情核实和处置的效率。
  宁化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罗永琰介绍:“与传统人工巡山相比,无人机巡护的效率提升了20倍,巡查时间更短、覆盖范围更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2024年年底至2025年春节前,宁化县经历了长达55天的无雨天气,森林防灭火形势极其严峻。在此期间,无人机高频次巡检发现了223处野外未报备用火,并及时制止,成功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近年来,广西也采用了一系列低空飞行器,协助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张明军介绍,“我们通过无人机喊话、发传单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还使用无人机、直升机进行森林巡护、洒水灭火。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空中灭火能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要强化预警响应,加强滚动研判和短临预报,综合运用卫星监测、无人机、瞭望塔等手段实时监控,落实好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做到早预警早防范。
数字化 信息系统智能辅助灭火指挥
  走进广西应急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全区火情监测点、实时监控画面、野外用火报备、风险隐患、救火队伍分布及物资装备等信息直观呈现在眼前。现场工作人员正紧盯屏幕,实时监测。
  “屏幕展现的是广西森林防灭火信息化系统,我们利用历年的火险监测、地理信息、指挥通信等数据,采取综合集成技术,横向连接林业、气象等业务数据,纵向贯通自治区市县乡镇5级护林员,打造了既能满足防火管理,又能支撑战时灭火作战的系统。”指挥大厅工作人员王溢向记者介绍。
  “这个系统既是辅助灭火指挥的‘参谋助手’,也是一个资源库。”张明军说,“系统可以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直升机和无人机侦察的火场信息、视频监控的信息、地面人员手机拍摄的信息,可以全部汇总在一张图上。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专业指挥员能够很快做出扑火方案,采取扑火行动,提高了扑火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系统可以查询专业队分布、扑火装备、火场周围可利用的资源等各类相关信息。同时,系统还能智能分析,调集最近的队伍和物资装备。”
  广西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数据显示,广西林地面积保有量超2.42亿亩,可燃物总载量近100亿吨,平均可燃物载量达78吨/公顷,远大于发生重大森林火灾30吨/公顷的临界值,火灾风险大。同时,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等节日氛围浓厚,人们拜山祭祖、燃放烟花爆竹等祭祀行为导致森林火灾易发多发。
  近年来,广西不断提升森林防灭火信息化水平,升级全区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建立起二维、三维合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火场蔓延模拟、扑火队伍行军路径选择、排兵布阵标绘共享等功能,为扑火力量调度、指令下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同时,全面整合护林员巡护、卫星热点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视频监测等监测手段,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数据显示,五年来,广西森林火灾起数从2018年的574起下降至2024年的15起,下降97%,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地区生态安全。
  近年来,福建省也在积极探索数字防火,自主研发了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管理处处长潘振旺介绍,目前该系统实现了火险等级推送、火情热点定位、生产用火报备三大功能。
  从2020年起,福建森林火灾起数逐渐减少。2020年福建共发生森林火灾55起,2021年44起,2022年20起。2023年火灾起数急剧下降,发生7起。2024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起。“近年来,福建森林火灾起数逐渐下降,没有发生过重大以上火灾。这些都来自科技服务的积极影响。”潘振旺说。
新机制 多措并举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意识
  “前方发现烟点,请巡查人员前去查看。”3月24日,福建龙岩,上杭县古田镇护林队队长李发祥登上瞭望台不久,便发现大约3公里外的山脚下,缕缕灰白色的轻烟升起。他迅速拿起手机对接,山下巡查人员马上赶到现场。没等几分钟,烟点得到处置,山林恢复平静。
  这座瞭望台位于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云上境山顶,海拔900多米。站在瞭望台俯瞰,古田镇和周边乡村尽收眼底。通过望远镜、对讲机,护林员们可以及时发现野外用火,迅速处理火情。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林地面积32562.51公顷,森林覆盖率86%,地域面积广阔,森林防灭火压力大。建立瞭望台是古田镇创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杭县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主任杨军告诉记者,古田镇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指挥调度中心、一个中心区域重点瞭望台、四个片区集中待命”工作机制。除了“云上境”瞭望平台,指挥中心可以根据森林防灭火动态统筹部署,确保各项森林防灭火任务第一时间下达至各村、各村民小组。4个片区可以分别集中力量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强化林事用火、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民俗用火管理。近十年来,镇辖区内未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
  在广西,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成为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人为火灾得到有效遏制。
  “绿水青山坡连坡,村村寨寨好快活,森林防火要牢记,幸福陪伴你和我。”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梯田山坡的观景平台上,一曲悠扬的山歌响起。大寨小学的带队老师带领20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学生,正在开展森林防火主题队会。“森林防火是守护家乡安全的重要工作,我们今天走在家乡的绿水青山上,开展森林防火主题队会活动,就是让同学们记住,森林防火要从自身做起。”老师告诉同学们。
  不只是大寨村,在广西的多个村寨,一首首森林防火主题的山歌成了流行的歌曲。在广南村,广南侗寨琵琶文艺队在鼓楼戏台开展文艺演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在柳州市三江县八江镇,人们唱着森林防火的山歌,在布央广场跳起多耶舞。在民族节庆、文艺表演、喊寨等活动中,伴着优美的民族乐器、森林防火主题歌谣,森林防火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被人们广为传唱,提高了村民们安全用火意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森林防火督查专员黄可先介绍,近年来,广西创新开展“壮语小视频”“森林防火侗族大歌”等形式,利用广电网络乡村一村一屏,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村村通”大喇叭广播,推动防火宣传千乡万村全覆盖;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读本宣教;组织无人机空中巡护喊话,收到良好效果。

  清明节将至,民俗祭祀、春耕生产用火增加,进山踏青、旅游休闲活动频繁,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宣传普及防火知识,提升全民防火意识。

“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进福建:

科技赋能,筑牢森林防灭火“智慧防线”

清明期间是我国传统的祭扫时段,向来也是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关键节点。日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召开重点省份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调度会议并印发提示函,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部署安排,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实地采访当地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效。

      福建省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

“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
可实现火情热点的精准定位

福建省的地形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丘陵山地面积约占福建省总面积的80%,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省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65.12%、位居全国首位。

如何守护好碧水青山、有效防范和快速处置森林火灾,是摆在福建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记者走进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多屏显示的“福建省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映入眼帘。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防火处处长潘振旺介绍,这一系统具备火险等级推送、火情热点定位、生产用火报备等功能,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全省防控联合,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

在火险等级联动与推送方面,潘振旺表示,该平台系统与省气象局联动,实现数据共享,每日将由省气象局提供的全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警预报发送给全省各地市、县(区)。根据火险等级(黄色3级、橙色4级、红色5级)启动不同响应机制。若达到4级,乡镇、县立即下达禁火令,乡村干部到一线宣传、禁火、巡查,实现统一指挥和联动。

同时,潘振旺介绍,该系统可以实现火情热点的精准定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共享平台”每日发布各地卫星监测热点,要求各省、市2小时内核查反馈。“福建省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能够自动导入热点,精准定位到镇、村、山头,使核查人员能快速前往现场反馈,大幅降低核查成本。

此外,该平台系统可实现用火报备与实时监控。潘振旺介绍,全省各地市乡镇有需要野外生产性用火,均需提前24小时在该系统进行报备。系统上能准确显示福建省当日野外生产性用火具体情况,包含用火时间、地点、面积、负责人、保障情况等。同时,利用监控探头配合查看用火现场,确认是否有消防人员在场、是否能有效扑火,防止跑火。若发现气候恶劣或地形不利等情况,可通过平台直接联系报备负责人,通知其停止用火,现场队员也能及时扑灭火源,实现对森林火灾防控的全面指挥调度和掌控。

一旦发生森林火情怎么办?潘振旺介绍,该平台系统可实现应急联动与指挥调度,如与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动,火灾扑救的现场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平台,供指挥员调度指挥。

高空探头+无人机

构建森林防火监测网

在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方面,潘振旺介绍,福建已广泛利用高空视频探头搭建森林防火监控点位,实现森林防火、林业保护等多场景的早期发现、自动识别和精准定位。目前,全省已有2853路高空探头,等于在山林间分布了许许多多的“哨兵”和“眼睛”。

高空视频探头搭建的森林防火监控点位

潘振旺表示,在发挥高空探头现有功能的同时,正在逐步实现探头的自动巡视,发现烟雾自动报警的功能。接下来,还将在福建的山地、丘陵地区补充约1000路高空探头,织密监测网络。

除了分布全省山林的高空监测探头,福建省还开启了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的试点。

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林地面积达27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3.78%,森林防灭火任务艰巨。

记者在宁化县看到,当地通过引入无人机自动巡飞技术,构建了“空—地”一体化的森林防灭火和应急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据介绍,2024年,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将宁化县设为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的试点县,部署了20台无人机自动巡飞机库,可覆盖全县95%的面积。

      无人机自动巡飞构建起“空—地”一体化的森林防灭火和应急管理体系

宁化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搭载了可见光和红外两套监测装置,每台无人机可实现半径10公里的自动巡飞。通过无人机巡护系统,火源热点能够在第一时间被监测到,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将坐标信息推送给乡镇网格人员和主要负责人,迅速核实和处置火情。此外,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不仅在森林防灭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安全生产、防洪防汛、道路交通、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例如在防洪领域,当汛期来临时,无人机对河流、水库、堤坝等关键区域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险情。

潘振旺介绍,通过科技赋能,福建省的森林火灾逐年减少,效果显著。从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年均几十起,下降到2023年、2024年的年均个位数,且近几年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

探索森林消防新路径:

市场化队伍减负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福建的一些森林高覆盖率地区,为进一步强化森林消防力量,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先行先试,通过多元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森林消防工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全新路径。

三明市下辖的永安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44%,是国家Ⅰ级火险区。近年来,永安市持续探索县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依托当地的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建成了一支拥有110余人,采用市场化运营、标准化运作、科技化创新的福建省森林灭火应急救援永安队。

福建省森林灭火应急救援永安队进行灭火演练

福建省森林灭火应急救援永安队负责人林伟告诉 ,由于永安市森林覆盖率高,2013年时,永安市决定成立一家国有独资的专业型的森林管护公司。公司采取“谁出资、谁受益”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依托森林巡防,与林权单位签订管护服务协议,将全市生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统一纳入公司管护范围。

采访活动当天,福建省森林灭火应急救援永安队在训练场举行了一场森林火灾扑救实战演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支队伍训练有素,装备齐全,无人机、运兵车、供水车、宣传指挥车、高压水泵、割灌机、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等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现场设置的两个森林起火点位被迅速扑灭。

“这支队伍的队员大多来自退伍军人,本身就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林伟表示,队伍根据战时技能需要,组建森林消防队、无人机航拍队和应急综合救援队等三大模块专业化队伍,熟练掌握森林灭火现场指挥、应急灭火、应急救援等技能。队伍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集训,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比、学、赶、超”提升队伍专业性,队员多次在全省地方森林防灭火队伍业务比武竞赛中获奖。

“小火重兵”织密基层联防网

除了加强科技投入,福建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实现对于森林防灭火“基层联防联治”的格局。

上杭县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主任杨军介绍,当地已将各村纳入成员单位,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哨点作用,在森林防火宣传、火源管控、火情报告处置、野外用火制止、计划烧除、看守火场等方面,实现积极联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上杭县古田镇作为5A级旅游区和红色圣地,森林覆盖率达86%,防灭火压力巨大。古田镇护林队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队长李发祥,自2006年4月加入护林员队伍以来,他始终坚守林业防火一线,守护着古田红色土地的生态安全。

护林员在“云上境”瞭望平台进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控

采访当天,李发祥在位于海拔900余米的“云上境”瞭望平台值守。他告诉记者,在高森林火险期和重要时段,护林队严格落实专项值班制度,每日安排2名护林员到“云上境”瞭望平台全天候进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控,并安排1名无人机操作人员对重点地段、林区巡飞巡察,两者协同运作互通,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苗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发祥出于职业习惯地用眼角余光扫视着群山。在所有人都未察觉时,突然,远方山脚下升起的一缕白烟引起了他的警觉。他立马中断采访,用对讲机通知山下的护林队员前去查看。

“这可能就是‘职业病’吧。”李发祥打趣道。他告诉记者,古田镇作为5A级旅游区和红色圣地,森林覆盖率达86%,防灭火压力巨大,必须时刻不能松懈。

潘振旺介绍,福建已实现每个基层乡镇都有一支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以水灭火”装备。当某个乡镇发生森林火情时,周边乡镇的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增援。同时,县级队伍也会立即向火情现场机动。从县级到乡级,构建起严密的应急网络。一旦发生森林火情,实行“小火重兵”策略,力求做到灭得早、灭得快,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科技赋能,筑牢森林防灭火“智慧防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悉尼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