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探访香溪

2025-04-02 09:00 阅读量:4.6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香溪是很有诱惑力的,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一睹她的芳容。其实人们造访香溪,除了回归自然、欣赏美景外,更重要的是探访始祖炎帝神农氏采尝百草的足迹,追寻美女王昭君优雅飘逸的身影,拜谒诗人屈原爱国忧民的忠魂,体味茶圣陆羽纵情山水的情怀。

香溪发源于华中屋脊神农顶南侧一处斧劈刀削的悬崖下,这里一泓清泉喷涌而出,于崖根部位形成一口方圆数丈的水潭,潭水清澈碧绿,甘洌清醇,抿一口,甜丝丝,沁人心脾;擦把脸,凉悠悠,神清气爽。这股从地下暗河涌出的山泉一路欢歌,出神农架,奔兴山,在秭归境内注入长江,人们把这条在崇山峻岭中舞动的白练称为香溪。

如果把下游静静流淌的香溪比作淑女的话,那么香溪源头就是一个调皮的顽童。香溪源头水势汹涌澎湃,那湍急的水流时而如撒腿狂奔的野马,时而似快速移动的银蛇,在峡谷中追风逐浪,奔腾不息。

这充满动感的溪流,其实还是人们钟爱的天然泉水。水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长期饮用具有提神健身、滋肤润喉的功能。特别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负氧离子,对提高免疫力和加快新陈代谢有很大的作用。

香溪的源头,相传曾经是炎帝神农氏的洗药池。当年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每天将所采集的药草运到这里清洗后,慢慢地咀嚼、品味,再将药草的功效一一记录下来,编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药书典《神农本草经》。书中详细记载了365种药草的特征、性能、用途和疗法,为后来中华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炎帝神农氏每天起早贪黑,往返于神农架茫茫林海之间,通过亲自采摘、品尝的办法,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分辨出药草寒热温平四性,拯救长期受病痛困扰的黎民百姓。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搜寻能解除病痛的良药,他这种克难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委实令人由衷地敬佩。每当我伫立香溪源头,脑海里就呈现出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采尝百草、疗民疾矢的情景,增添了我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动力和决心。

香溪源头,奇峰竞秀,芳草萋萋,云缠雾绕,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香溪因昭君声名远播,昭君因香溪俏丽动人。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诗句中所说的明妃村,就是位于香溪河畔的宝坪村。据说昭君因朝饮香溪水,暮淋香溪浴,才出落为绝代佳人,与西施、貂蝉、杨玉环一道享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盛誉。

汉元帝时,昭君被选入宫,传说天真清纯的昭君姑娘不知贿赂画师,那楚楚动人的美貌竟被画师故意抹杀,致使她深居冷宫,以至无缘与汉元汉帝相见。

汉元帝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汉求亲,表示愿与汉室永结友好。为了国家太平,社会安宁,人民乐业,昭君自愿嫁于单于,出塞和亲。直到这时,汉元帝才发现昭君袅娜妩媚,气质非凡,痛惜相见恨晚。但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睦亲善,汉元帝只好忍痛割爱,让她远嫁匈奴。《后汉书 ·南匈奴传》在记述此事时说:“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殊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汉元帝为了表彰昭君和亲报国精神,改年号“建昭”为“竟宁”,以象征长久安宁,民族和睦。

昭君和亲,对结束汉匈的长期战争具有重要作用。昭君为民族团结,深明大义,以巾帼之身,灭烽烟战尘,换来友好和睦。

昭君远嫁塞外,跟以往那种屈服于暴力的做法完全不同,而是出于呼韩邪单于祈求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至少在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汉朝没有与匈奴发生过血流成河的战乱,对两国的士兵和百姓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福音,正如元末明初诗人卢昭在《题昭君出塞图》讴歌她那样:“此去妾身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

传说昭君出塞之前,汉元帝恩准还乡省亲。不日乘船沿香溪离乡回宫时,昭君依依难舍,轻弹琵琶,悠扬婉转,倾诉离别之情,竟使两岸桃花为之动容,纷纷飘落香溪,化作水母,簇拥着彩船,护送昭君远行。从此,每当香溪河畔桃花灿烂的时候,人们定会看见溪流中那些身着粉红色连衣裙似的“鱼儿”们优雅飘逸的身影,不由得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就是香溪河特有的稀有鱼类桃花鱼(桃花水母)。鱼的主体如伞,因伞部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桃花鱼与桃花一起出现,也同桃花一起消逝,两者同生共死,休戚与共,创造着同生共存的奇迹。

碧绿的溪水倒映岸边桃花,水中鱼群追逐嬉闹,是花是鱼确实难以分辨。为此,清代诗人写下:

“花开溪鱼现,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

桃花吐蕊时节,倘若你有幸走近香溪,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片惊喜和一份永久的记忆。

据传说当年昭君在溪中洗脸时曾掉过一串珍珠入水,从此溪水一年四季芳香扑鼻。美丽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昭君的追慕,也是人们对香溪名副其实的认可。“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其实,只有真正探访过香溪的人,才会体会到奇花异草自然释放出来的精华,那才是溪水飘香的真正原因。

香溪河畔不只是王昭君的故乡,也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在香溪河流入长江汇合处约5公里的地方,就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这里山清水秀,盛产柑橘,屈原的千古名篇《橘颂》就写于此地。这里立有“屈原故里”牌坊,每逢端午节,人们还能观览屈原故乡人民为纪念屈原举行的“龙舟竞渡”。秭归乐平里是屈原的出生地,现存屈原读书洞、照面井等遗迹。

香溪水不只是孕育了绝代佳人王昭君,同时也孕育了伟大诗人屈原。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唐朝以来,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在归州镇东1.5公里的向家坪修建屈原祠。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将屈原祠再次迁建到秭归新县城凤凰山,2003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屈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在秭归县的乐平里。司马迁称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国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从政当初,屈原深得楚怀王的信任,曾担任左徒等重要职务。他主张改革政治、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合纵抗秦,力图以楚国来统一中国。由于屈原触动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遭馋人而嫉之”,致使楚王逐渐疏远了他,甚至遭到撤职和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陷楚国郢都。屈原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悲愤不已,于同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终年62岁。屈原的一生,是坚贞爱国的一生,心系百姓的一生,上下求索的一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他创造出“楚辞”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不朽诗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等千古名句在世间广为流传。因此,在屈原投江后的2231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纵观屈原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的理想追求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的品质被后世誉为楷模,他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可以说,屈原搞政治,收效甚微,很不成功,但他搞艺术,成效卓著,犹如一颗明星,永远悬挂在神州大地的天宇。

在长江众多的一级支流中,香溪河的长度、流域面积、水量和水力蕴藏量与许多大支流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兄弟。但是,由于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汉代远嫁匈奴的一代美女王昭君都诞生在这一流域,所以香溪反而比许多大支流更有名气。

茶道鼻祖陆羽曾泛舟长江,途经香溪口时,深深地为香溪水的甘甜醇香所吸引,他逆香溪而上,寻访香溪源头,掬一捧泉水,顿感爽心悦目,遂称香溪山泉为“天下第十四泉”。

香溪水冬暖夏凉,冬天水面上冒着热气,夏天却凉爽宜人,年平均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香溪清泉从地下暗河涌出,水质纯净,富含人体需要的锌、锶、铜、钴等多种微量元素,加之流经之地山花烂漫,林幽谷深,水中终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馨香,令人赞不绝口。

名山名泉出好茗。香溪源头所在地也正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这里的茶叶分布在林深绿重、朝日暮雨、海拔1000至1400米之间的山谷中。由于空气湿润,日照较少,散射和漫射较多,既无严冬酷暑,又气候温和宜人,且尽得高山之云雾、香溪之净水、万木之芳香,这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造就了优质的神农有机茶。

据《神农百草经》载,“神农采药,为民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用香溪水浸泡的高山云雾茶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还有提神解乏、延年益寿、排毒养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亲自品尝由香溪泉水泡制的有机茶,袅袅清香中你定会感觉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炎帝的奋进、屈原的求索、昭君的奉献以及陆羽的勤勉,为香溪平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香溪这条见证圣人、文人、美人、旅人的长河,以其崭新的姿态,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探访香溪》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温尼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