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乌克兰危机三周年:中国推动“止战促和”赢得国际尊重

2025-02-24 19:25 阅读量:7k+

华人号:聚焦中国ChinaFocus

自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战事已持续整整三年。

乌克兰危机延宕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造成严重冲击和深远影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为推动局势降温、维护全球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经验证明,乌克兰危机没有单纯的军事解决方案,对话谈判才是停火止战、恢复和平的根本解决之道。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乌之间的攻防形势几经变化。由于双方都缺乏“毕其功于一役”的能力,消耗战仍在持续。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寻求全面重塑对俄乌两国的政策,和谈“窗口期”初现。俄乌战事在经历了最初的“闪电战”、中期漫长的“拉锯战”后,进入“边打边谈”的新阶段。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化解乌克兰危机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8月12日,在俄乌边境俄方一侧别尔哥罗德州首府别尔哥罗德市,军人在临时掩体旁执勤。新华社发

01. 

漫长的“拉锯战”和“消耗战”

乌克兰危机爆发初期,俄军从多个方向对乌克兰发起全线突击,试图长驱直入一举拿下基辅。但俄方显然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与西方的情报支援能力,两军很快陷入僵持。“闪电战”遭遇挫折后,俄军开始从基辅方向撤离,转而将战场重心转移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2022年4月,俄乌之间短暂的和谈宣告破裂,继续展开激烈战斗,俄军占领了马里乌波尔等地。8月底,乌军在美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发动大反攻,重新控制哈尔科夫和赫尔松部分地区。为夺回战场主动权,俄罗斯宣布进行二战后首次“局部军事动员”,同时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四地举行“入俄公投”。此后,双方互有攻防,战场形势逐步走向战略僵持阶段。

俄乌双方都想在战场上获得压倒性优势,但都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俄罗斯主要通过高速运转的军工产业和能源出口等为战事提供支撑,并取得几场关键性胜利。乌克兰表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在美西方国家支持下数次发动反攻,试图扭转战局。

2022年10月,俄罗斯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对顿巴斯重要据点巴赫穆特形成围攻之势,瓦格纳集团成为俄罗斯在当地的主力。俄罗斯汲取经验教训,改变最初的思路,加紧构筑多层次、纵深的防御工事,并取得预期效果。

2023年5月,俄罗斯宣布完全控制巴赫穆特城,结束了冲突爆发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血腥、长达9个月的城市“拉锯战”。6月,乌克兰宣布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重点聚焦扎波罗热、顿巴斯方向,试图突破俄军防线。然而,历经数月苦战,乌克兰仅占领零星村庄,未能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此役暴露出乌军在战略规划、协同作战和资源分配上的多重短板,标志着俄乌战事进入长期“消耗战”。

2023年10月起,俄军向乌东重镇阿夫杰耶夫卡发起猛攻。持续了4个多月后,这场继巴赫穆特战役后的最血腥战役告终,俄军占领区面积大幅推进。随后,俄军将下一步关键目标转向顿巴斯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与此同时,俄军在多条战线攻势明显增强,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为缓解乌东地区面临的军事压力,2024年8月,乌克兰另辟蹊径,冒险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突袭。乌方希望将所占领土作为后期与俄方进行谈判的筹码。俄罗斯随即调整军事部署,收复了一半以上的领土。为进一步强化乌克兰反击能力,西方多国放开对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的限制。不过,由于援乌远程武器有限,对扭转战场形势作用并不明显。而且,面对西方国家不断升级对乌援助,俄罗斯也修改核政策,持续强化核威慑。

除了在前线展开拉锯,俄乌双方也利用远程武器打击对方后方目标。俄军密集打击乌境内军工设施、弹药仓库、通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乌军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开展“非对称作战”,加强对俄境内目标的袭击力度,并频繁在黑海海域发动袭击,导致俄罗斯黑海舰队损失惨重。

02. 

进入“边打边谈”阶段

2024年底以来,面对特朗普胜选带来的不确定性,俄乌和谈的信号频频出现。特朗普本人多次表示能够迅速结束冲突,其团队成员也对外推出了多个版本的“停火提议”,核心思路是要推动俄乌双方冻结前线,停火止战。2025年2月,俄乌局势变得更加迅速和出人意料。2月12日,美俄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等进行通话。2月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并就修复两国关系、推动解决乌克兰问题谈判进程等达成广泛共识。


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始举行会谈。

当前,俄乌在战场上依然深陷僵局。双方都在争取更多战果,增加谈判筹码。俄罗斯目前控制了近20%的乌克兰领土,且在持续推进战事,以期实现对乌东四州的全部占领。乌克兰仍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新一轮反攻。乌克兰方面正在“认真考虑”特朗普政府修改后的“以矿产换援助”提议,希望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在战场胶着的同时,美俄就推动停火谈判达成初步共识。冲突可能很快出现拐点,但全面转折尚未到来。

03. 

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彰显中国担当

冲突爆发三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化解乌克兰危机作出多方面的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
提出中国方案,明确原则立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四个应该”“三点思考”等原则主张,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认为,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应得到支持。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条主张,系统阐释中方基本立场,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全面、综合、可行的方案。中方的解决方案以和平、公正为核心,兼顾短期停火与长期安全架构,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智慧与担当。
坚持劝和促谈,反对拱火浇油。

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国推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反对将乌克兰危机简单化或阵营化,主张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协商构建均衡、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共同维护欧亚大陆的和平稳定。习近平主席多次与俄乌等各国领导人沟通,呼吁尽早举行和谈。中国外长王毅在与各国代表会见以及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场合,多次重申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冲突,提出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中国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先后开展四轮穿梭外交,访问俄、乌、欧洲和“全球南方”多个国家,协调各方利益诉求,推动停火止战。中方的斡旋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成为凝聚各方共识的重要桥梁。中方还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场合呼吁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的国际会议,重申谈判需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并保障所有的和平方案得到公平讨论。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缓解民生危机。

中国积极为缓解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的援助方式体现出中立性、及时性、透明性等特点。中国提出关于乌克兰人道局势的六点倡议,强调人道主义行动应遵守中立、公正原则,防止将人道问题政治化。中国在冲突爆发后迅速行动,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食品、药品、医疗设备等,同时根据乌克兰的需求调整援助内容,帮助乌克兰人民渡过难关。中国还派遣专家团队协助乌克兰开展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恢复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此外,中国通过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协调援助行动,确保援助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遏制危机外溢,推动国际合作。
乌克兰危机的外溢效应引发了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危机和供应链中断等问题,严重冲击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团结国际社会力量,不断凝聚“全球南方”国家共识,共同应对挑战。2024年5月,中国与巴西共同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等。9月,中国和巴西团结多个“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会后各方发表联合公报,强调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能源、货币、金融、贸易、粮食以及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还通过“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等机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并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危机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冲击。
三年来,中国通过提出重要倡议和主张、积极劝和促谈、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国际合作等,为促进危机降温、缓解危机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坚持的和平路线赢得了广泛国际认同,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止战促和”,助力构建更加包容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乌克兰危机三周年:中国推动“止战促和”赢得国际尊重》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温尼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