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吃鸡蛋会降低死亡率吗?

2025-04-03 14:48

华人号:非药而愈

人们最爱听坏习惯的好消息。最近,关于鸡蛋降低死亡率的媒体报道,生动地展示了主观偏倚对普通人知识获取的影响。

这篇澳大利亚的研究对80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6年的随访,发现每周吃鸡蛋人群比每月吃鸡蛋人群,心血管死亡率降低29%,全因死亡率降低17%。虽然每天比每月吃鸡蛋人群死亡率略高但不显著。该研究结果被国内众多自媒体和网络媒体竞相报道,甚至用了“鸡蛋又立大功”的标题。

这不禁让我们回想起四年前,中国健康营养调查得出的关于鸡蛋的另一个结论。那项研究对9000多人随访了十几年,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使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60%。这篇同样受到媒体极大关注的学术报告,得到的却是质疑、解释和辟谣。

同样面对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的双标昭然若揭。我们宁可去选择接受那些与我们的好恶一致的结果,也不愿意接受那些和我们的认知相反的结论。这就是背离科学的第一步实事求是保证我们客观中立、获得真知的基本科学态度。如果科学数据可以被辟谣,那么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了。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学博主勇于站出来分享不同的声音。如果用抖音搜索“鸡蛋死亡率”,就可以看到诸多关于鸡蛋有害的科学结果的视频。

那么,鸡蛋能否降低死亡风险?我们不能仅依据一项研究做结论,因为关于这一议题,多项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营养学领域,我们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汇总多项相关研究结果,重新做统计分析,得到一个汇总结论,其可信度要比单个研究的结论更高。

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过一篇关于鸡蛋和死亡率的荟萃分析,涉及19项相关队列研究,总共173万受试者,最终发现,每天每增加一个鸡蛋,全因死亡率增加8%,癌症死亡率增加16%。很遗憾,这篇有更高证据等级的报告被自媒体和网络媒体选择性地忽视了。

即使荟萃分析也有可能出现偏倚,于是,我们还有一个更高证据等级的研究方法,叫做umbrella review,可以理解为荟萃之荟萃。因为这种研究荟萃了荟萃研究的结果。

就在今年1月份,意大利科学家发表了一篇涵盖14项荟萃研究的umbrella review,发现鸡蛋消费量高的群体比消费量低的,心衰和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而每天每增加一个鸡蛋,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都显著升高。此外,与心血管风险直接相关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显著升高。所以,关于鸡蛋和癌症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研究是很一致的。

五年前,兰州大学也曾发表过一篇umbrella review,涉及8篇高质量、16篇中质量以及5篇低质量荟萃研究。结果发现,鸡蛋的消费显著升高血脂、心衰风险、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消化系统癌症和卵巢癌风险虽然同时降低了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总的来说害处多于益处。

本文开始提到的澳大利亚这篇论文存在一些方法学的疑问点。首先,我们要明确是和谁相比,升高或降低了死亡率。从机制上来讲,在促进不利的健康结果方面,红肉要比鸡蛋更厉害,因此,如果一个人群的饮食以红肉为主,那么用鸡蛋替代部分红肉会降低死亡风险。因此,对于这种研究数据,我们需要对红肉、肉类或者至少动物蛋白做调整。但是很遗憾,这篇文章没有做这样的调整。实际上,大多数关于鸡蛋的研究都没有做这样的调整,这使得这类文章的结果需要重新评估。

哈佛大学的学者在一项替代研究中,用不同食物来替代奶制品,看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工肉类和鸡蛋替代牛奶会显著升高死亡率;红肉替代牛奶倾向于升高死亡率;鱼和禽类替代牛奶,不增加死亡率;唯一在替代牛奶之后会降低死亡率的食物类别,是所有的植物性来源。所以更严谨的结论,应该建立在和素食做比较的基础之上,至少应该对红肉或动物蛋白等做调整。

此外,澳大利亚研究在调整数据时,对多项相互非独立的变量进行了反复调整,包括腰围、血脂异常、高血压、二型糖尿病、抑郁等。这些因素已经被诸多研究证明,与鸡蛋的摄入相关。如果调整掉这些因素造成的死亡,那么剩下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说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鸡蛋和胆固醇的研究,一直受到企业资助和利益冲突的影响。一篇2019年发表的研究发现,2000年以后关于鸡蛋和胆固醇/心血管风险的研究,企业资助率达到了60%以上。荟萃研究发现,企业资助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得出对资助方不利的结论。这给关于鸡蛋的相关研究带来了另一层的不确定性。

比如15年和16年发表的两篇美国荟萃分析发现,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无关,或者不能得出结论,但是二者都受到了美国蛋业协会的资助。同样,2020年发表的一篇umbrella review,也得出了鸡蛋与死亡率之间模棱两可的结论。这篇文章也受到了鸡蛋营养理事会的资助。

总之,根据现有的较为中立的荟萃之荟萃研究,鸡蛋是会升高死亡率的,尤其是癌症和心血管死亡率虽然可能略微降低中风的风险。这些结论都是在和普通荤素搭配的人群做比较得出的。

参考文献

[1].Nutrients. 2025 Jan 17;17(2):323.

[2].Br J Nutr. 2021 Jul 14;126(1):110-117
[3].Nutr Rev. 2022 Jun 9;80(7):1739-1754.
[4].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25 Jan 3:103849.
[5].Ann Transl Med. 2020 Nov;8(21):1343. 
[6].N Engl J Med. 2020 Feb 13;382(7):644-654.
[7].Am J Lifestyle Med. 2019 Dec 11;15(2):165-172. 
[8].JAMA. 2003;289(4):454-465
[9].J Am Coll Nutr. 2016 Nov-Dec;35(8):704-716.
[10].Am J Clin Nutr. 2015 Aug;102(2):276-94. 
[11].Public Health Nutr. 2020 Apr;23(5):935-955. 
-END-
 
【作者简介】
徐嘉博士:《非药而愈》作者,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2014-2025年期间,健康饮食巡回演讲1600余场,足迹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现场20万余人受益,200多次知名媒体报道。
【相关文章】

我们的科学态度哪儿去了?

关于鸡蛋,我们是如何陷入误区的?

吃鸡蛋升高心脑血管风险?我到底该信谁的?

 

*文章仅代表该文发布时期由之前的相关科学研究得出的判断和认识,欲知新近的研究成果可以关注最新发文或直播。

 

 

 


 
【郑重提醒】
本公众号案例为网友自发分享,平台发布仅用于知识分享之目的。
本公众号仅为分享健康理念,不能够替代任何药物或者医疗措施,请勿因此放弃任何必要的医疗手段!如有治疗需求,请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咨询,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健康科普/康复案例/菜谱参考】

 

排版 | 妙 量
      校对 | 普韵 慕云
音频 | 智 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吃鸡蛋会降低死亡率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危地马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