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洪国壮:以号子为笔,绘就舟山渔文化长卷

2025-04-27 20:40 阅读量:2.7万+

华人号:意大利侨网

王冠仑摄

       在舟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一生与渔民号子紧紧相连,用六十余载的坚守,让舟山渔民号子从海岛走向世界舞台。他,就是舟山渔民号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国壮。

       4月27日,参加“in舟山,连世界”-同舟侨韵·2025海外华文媒体浙江行活动来自18个国家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资深记者在定海区“状元阁”在观看了舟山渔民号子表演号现场采访了洪国壮,探寻他与舟山渔民号子背后的动人故事。面对记者们的提问,他边演示,边介绍……

      洪国壮出生于1947年,15岁便出海捕鱼,那时,渔民号子就已在他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洪国壮毅然投身到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工作中,自此开启了漫长而坚定的传承之旅。

     说起洪国壮的传承贡献,不得不提他在传播推广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他带领团队在国内外演出超过1200场,观众累计超500万人次。舞台上的他,用浑厚的嗓音,让舟山渔民号子的独特魅力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他曾两次走进国家大剧院,两次登上“星光大道”,十四次亮相中央电视台,还在国际舞台上斩获金奖。在《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的录制现场,他在1分钟的表演时间里,热情高歌,将舟山渔民的劳动智慧和渔文化历史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带着自家技艺登上央视舞台,机会难得而且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我的表演,让更多观众看到舟山渔民号子的魅力。”洪国壮说道。

     在教学传承方面,洪国壮同样不遗余力。他自费制作演出道具,下乡收集、刻印成册、演唱录音许多首舟山渔民号子,还投入10多万用于传承活动。在定海柳行中心小学、海山小学等学校,每周都能看到他授课的身影。在柳行中心小学的课堂上,他以沉浸式教学,现场还原“出洋”“归航”等劳动场景,手把手教孩子们模仿摇橹姿势,让孩子们在边唱边学中,体验“一唱众和”的凝聚力,感受渔民“劲往一处使”的团结精神。他还向孩子们分享自己年轻时翻山越海收集号子的故事,讲述渔民号子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听得入神。

     谈及舟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特色,洪国壮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舟山渔民号子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通过节奏和韵律的变化,生动模拟出各种劳动场景。“出洋时的号子,节奏明快有力,那是渔民们对出海的期待和信心;归航时的号子,带着丰收的喜悦,节奏会稍微舒缓些。”洪国壮一边说,一边即兴哼唱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大海。

      然而,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洪国壮对此深感忧虑:“年轻人对号子缺乏了解,这是目前传承工作中最大的难题。但文化需要扎根生活才能生生不息。”为了让非遗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柳行中心小学全面升级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每周常态化开设两节“和乐非遗”特色课程,特邀洪国壮等非遗传承人组建导师团。洪国壮也表示,未来他会继续走进校园,培养更多“小小传承人”,借助更多的舞台和比赛,将舟山渔民号子推广出去。

      采访接近尾声,洪国壮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舟山渔民号子传承的坚定信念。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领航者,带领着舟山渔民号子穿越岁月的长河,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舟山渔民号子这一文化瑰宝将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意大利侨网采访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洪国壮:以号子为笔,绘就舟山渔文化长卷》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危地马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