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被Reddit群嘲的国际学生:为什么你们总觉得藤校offer是自己应得的?

2025-04-17 17:07 阅读量:7.6万+

华人号:留学全攻略

还记得2年前这位怒告哈佛的佛州小哥吗?他在SAT考试中拿到了1590的超高分,高中平均绩点为4.65,却被哈佛、普林斯顿、MIT等6所顶尖大学拒之门外。

这件事情让很多亚裔申请者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对美国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讨论:“成绩优秀”并非Top大学的入学保障,在美国大学“整体录取(holistic review)”的招生制度下,课内成绩、标化分数只是一个庞大的评估体系中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复杂到近乎玄学的录取标准,很难稀释学生家长的藤校情结。最近Reddit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篇帖子:

发帖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一些国际学生和家长总认为自己有资格进入藤校接受教育(并获得奖学金)。有位母亲曾发布帖子,哀叹她可怜儿子的命运:她的儿子一直梦想进入哈佛和耶鲁,现在却因为只能拿全奖去瓦萨而感到沮丧。她确信,唯一阻碍儿子进入哈佛的原因就是他的印度父母。

在发帖人看来,这位母亲的儿子已然十分优秀,也很幸运,但他母亲这样的认知是种错觉,原文使用了“delusional”(妄想)一词。究竟该由谁来为这些“错觉”负责呢?是宠爱儿子的父母还是招生顾问?

帖子发出以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很多人都对帖子的内容产生了同感。主页菌总结了一下网友观察到的国际学生对美国大学申请的“错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美国大学的录取机制存在误区:误以为标化分数高、GPA高就能稳稳地被录取。如这位网友所说:

“…如果你是国际学生,比美国申请者选择了更难的课程并超额完成,那可能会产生一种大学欠你一个offer的错觉…”

2、选校策略失衡: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目标而忽略了顶尖大学录取难度很大的事实,比如评论区就有位网友,因为从小就承受了家里人非常高的期待,潜意识里认定自己会去哈佛或者哥大,把UCLA当作了保底校。

3、认知局限: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很多人只知道藤校或者像MIT、CIT那样的大学。尽管还有其他的美国大学很好,但它们都不那么出名,所以大家会只专注于藤校。也许非藤校比藤校更适合自己,但有的人只看到了大学的名气。

那么造成种种错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Reddit网友尝试着结合自己的观察作出了分析。

只关注「最好的」,忽视次优的

这种根植于亚裔学生和家长心中的藤校情结,似乎就是国际版的“状元情结”,其本质都是只追求最好的,认为次优的是丢脸的,好像只有到藤校留学才是留学,其他的学校都不值一提。

正如这位亚裔学生所说,自己家里最大的那位兄弟/姐妹去了哈佛,叔叔是哥大的教授,周围亲戚的孩子都去了藤校,所以父母从小就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连自己也默认了将来一定会进哥大,但这样的“错觉”让她倍感压力和挫败

更有人一语道破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其说是关于学术卓越,不如说是关于社会地位的焦虑。

在申请这场赌博中,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于名声的渴望的学校很少。还有更深的对于美国社会流动性、霸权和精英大学的幻想…

文化差异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接待中国学生的经历,并解释了这其中的文化差异。

“我在一次为期两周的交换旅行中接待了两名中国学生,他们12岁。即使在这个年龄,他们也面临巨大的压力,要努力学习并取得成功。那时是夏天,但他们正在为美国之行做功课。当时,那些在考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就无法进入大学(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他们高中成绩不好,就没有像社区大学这样的后备系统支持他们。

我看了看其中一个孩子正在写的作业。他12岁,刚刚读完六年级。他正在学习这个国家十一年级的代数课程——代数II

他们和我住在一起时,参观了UMASS,这是项目活动的一部分,然后我带他们去了附近的达特茅斯,即使我给他们看了U.S.News的排名,他们好像也没有兴趣——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我竭尽全力带他们体验美国的生活。当我们又有一天空闲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可以带他们去任何地方——山里、湖边、海边或者在合理车程范围内的任何地方。

他们选择了参观MIT。我12岁的时候从未听说过MIT,只在电视上听说过踢足球和打篮球的学校,可能还有一些当地的大学(顺便说一下,我九年级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况,最终去了常春藤学校,所以在九年级或十年级开始恐慌并为冲刺常春藤做准备并非必要,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带他们去了MIT,我们参观了学校,他们在MIT的标志前拍了照,买了T恤,并且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他们的休息日。

因此当我们阅读这些报告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孩子和父母与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我们也得意识到,这些公告板上出现的帖子反映的是一部分人的现状,而不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

对美本录取的认知存在偏差

楼里也有人从其他视角补充了观点:

“事实上,学生签证要求你声明自己没有任何移民意图。我明白,招生过程极其不透明,而你想为它寻求一些解释。然而事实是,它并没有什么合理的解释。这是个非常随机的过程。没有人知道大学究竟在一个申请者上寻找什么。显然有一些基准,你知道如何区分好的申请者和不好的申请者,但最终你只是在碰运气并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

消除认知偏差的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多做research:

“我觉得很多国际学生没有广撒网。他们只申请自己听说过的学校(其他人也听说过),因此竞争会非常激烈。世界上有许多很棒的学校,但并非所有都很知名,所以做些research吧。”

这场热议的价值并不在于批评谁更天真妄想,而是在于如何解决认知不全造成的心理落差。要在美本申请这场游戏中胜出,就需要透彻地了解游戏的规则。主页菌能想到的可行的方法包括:

1、制定合理的选校策略再优秀的申请者,如果在策略上冒失,都有可能沦为“全聚德”。综合考虑自身的优势、长期规划、学校的录取偏好进行合理的选校(保底、匹配、冲刺),能帮助你放大优势,提高录取几率。

2、做好充分的School Research:大学在寻找的不是“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最适合”的学生,因此是一场“双向奔赴”。了解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之后,能最大程度展现自己与学校匹配程度的材料,才是“有效”申请材料。

3、调整心态:有藤校情结也无可厚非,藤校带来的光环和名声的确能让人获得一些机会,但如果要计较投资回报,有些专业的性价比并不是那么高,还是需要辩证地看待。发掘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藤校所欣赏的学生是最好的,如若不然,那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或许能走得更远、更稳。

你对于国际学生家长的藤校情结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被Reddit群嘲的国际学生:为什么你们总觉得藤校offer是自己应得的?》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越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留学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